品讀增廣賢文(二十五)

差以毫釐失之千里的意思是什麼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ěr)。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品讀增廣賢文(二十五)

有福氣的人碰到災禍時只損失錢財,沒有福氣的人遇上災禍時就會傷及自己。

錢乃身外之物,不要過分看重錢財。在遇到災禍之時,如果破財就能免於傷害,就該當捨棄錢財以保全自身。錢沒了就沒了,還能再掙,如果命沒了,有多少錢都沒用,你也花不著也帶不走。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當你運氣特別差,差到極點的時候,那麼好運也就不遠了。反之,在運氣非常好的時候一定不要太過得意,因為福禍相依,你離倒黴也就不遠了。在遇到災禍時也要保持冷靜,做出理性的抉擇,事過之後,好運可能就會來臨。

極小的差錯最終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不能馬虎大意,開始一點小小的錯誤,最終的結果一定是相去甚遠。這句話應該是出自《禮記·經解》:“《易》曰:‘

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後兩句改動一下,表達的意思還是一樣,稍微有一點差錯,就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意思一樣的還有“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

”、“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

品讀增廣賢文(二十五)

如果要登上高處就一定要從低的地方攀登,如果要去遠方就一定要從近的地方起步。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無論做任何事都是從頭開始的,一點一滴透過量變的積累,最終爆發達到質變。就像《勸學篇》中所說:“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雖然做事情需多次思考後再行動,但實際上只需要思考兩次可以了。

做事情需要多次考慮,但不能考慮得過多,這樣很容易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難以做出決策,也有可能使你忘了初衷,亂了方寸。越是重大的決定,人們越是考慮得仔細,恨不得方方面面都考慮清楚,殊不知想得愈多,愈難以行動。詞句語出孔子《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好,今天就到這,咱們明天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