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 忙碌, 跑步, 早睡

楊絳先生曾在書裡寫道:“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中年以後,經歷了太多無常之事,看著人生起起落落,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深意。世間所有的事情,皆有因果;命裡所有的得失,皆有定數。你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再透支自己。你想獲得穩定的情緒,就要找到好的自愈方式,學會放過自己。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要經營好當下的人生,開始改變自己。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其實就這6個字。

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 忙碌, 跑步, 早睡

忙碌,治癒一切壞情緒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中,有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太多對生活失望的人,都不敢走出第一步。”

一生中有太多時刻,讓你感到痛苦的,其實是自己的選擇。你不自渡,天也難助。人之所以活得累,究其根本,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久而久之,被憂思和恐懼裹挾,負能量越堆越多,精力越來越差,每天都感到疲憊不堪,就會進入精神內耗的迴圈。

而解決內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讓自己忙起來。

前些日子,天壇獎頒獎典禮上,84歲的“國民奶奶”吳彥姝奪得了影后的獎盃。在旁人眼中,84歲的年齡應該停下腳步,甘於平淡,不能再“折騰”。可吳彥姝卻表示:

“人就像機器,你要是放著它不動它,它就會老化生鏽。沒有一個好的狀態,生活和工作都不會順心。”

平時只要閒下來,她就會去做喜歡的事情,比如:插花,打籃球,練習各種健身動作……她不想被年齡限制,始終堅守著信念,多年來一直堅持演戲,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永遠保持熱忱。很多人都說,吳彥姝活成了最理想的老年模樣。忙碌的節奏,讓她沒有閒心憂慮;樂觀的心態,讓她不再畏懼歲月。

人活一輩子,最好的狀態莫過於:忙的有價值,朝夕有樂趣。

漫畫界泰斗方成老先生曾作過一首打油詩:

“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書畫寫文章,養生就靠一個字:忙。”

而詩中所描述的,正是他貫徹一生的態度和習慣,用興趣填充生活,用忙碌治癒內心。人一旦閒下來,各種念頭就會如雜草般叢生,陷入情緒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僅老得更快,日子還會毫無生機。與其繼續荒廢光陰,不如從現在開始,戒掉懶惰,行動起來,尋找情緒的出口,積極面對人生。

培養愛好,讀書、畫畫、爬山、旅行,總有一件小事,能成為一劑良藥,解開你的心結。

充實當下,整理房間、清理垃圾、打理形象,在有限的生命裡,不辜負自己,不將就生活。

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 忙碌, 跑步, 早睡

跑步,滋養身體和靈魂

知乎上有個提問:“有哪些看似很微小的習慣,卻能明顯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有個高贊回答寫了四個字:“堅持跑步。”的確如此。跑步,不僅能夠滋養身體,讓你擁有健壯的身材,帶來健康的狀態,還能為精神排毒,豐盈你的靈魂。看過這樣一個觸動無數人的真實故事:30年前,浙江東陽的樓德新因視網膜脫落導致失明,身體也逐漸變得虛弱。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活在無盡痛苦中,經常失眠,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妻子為了讓他振作起來,用一根頭繩掛在兩人手上,開始帶著樓德新跑步。

每天清晨,天還未亮時,夫婦倆就帶上收音機,出門跑步,這一堅持就是30年。從家門口到附近的一處景點,大約兩公里的距離,無論嚴寒酷暑,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從起點跑至終點,然後再返回來。即便是雨雪天氣,需要帶著傘出門,他們也沒有停止這個習慣。談起多年的堅持,樓德新表示:“不跑步,就會不自在。”但其實,由於樓德新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最開始的那幾年,一百步他都跑不動。因為有妻子陪在身邊,帶著他向前,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如今72歲的他從臺階上跑上跑下都毫不費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跑步,讓樓德新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心情也慢慢變得開朗,揹負的痛苦一點點卸了下來。傑斐遜有句名言:“每天鍛鍊不應少於兩小時,無關天氣。如果身體虛弱,心靈就不會強壯。”

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學著富養身心,唯有身心健康,生活才能充滿陽光。

而跑步,正是富養自己最好的方式。正如周嶺所說:“時常運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猶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則更像是一潭死水。”

人生下半場,養成跑步的習慣,並且長期堅持下去,終有一天,你會遇見一個全新的自己。當你邁出步子的那一刻,大事小事,難事爛事,所有煩惱都會隨風消散,靈魂自會得以安寧。

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 忙碌, 跑步, 早睡

早睡,積蓄生命的能量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人在睡眠不足時,很多認知功能都會減退,進而影響到人腦對資訊的加工。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因為生活的壓力,人情世故的煩惱,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後來才發現,即便是熬了一整夜,也想不出問題的答案。還會因此影響大腦的反應速度,整個人變得心浮氣躁,解決問題更加無力。熬夜的同時,也在讓生命的能量加速衰退,就像一株失去養分的植物,日漸枯萎。

隨著年齡漸增,越來越明白:你不把“好好睡覺”當回事,其實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的很對: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休息,休息不僅為工作蓄力,而且有時工作必須在休息中醞釀成熟。”

睡商高的人,生活往往都不會過得太差。1978年,作家村上春樹萌生了創作小說的念頭,立志成為作家。從那時開始,他便設定了一個雷打不動的寫稿模式:每天晚上九點,準時就寢;早上四點,起床吃完早餐,開始寫稿,實在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就出門跑步,調整狀態。常年規律的作息,為他帶來了充沛的體力和源源不斷的能量,從而保持高效的創作輸出。

好好睡覺,就是一個充電蓄能的過程。

白天需要處理各種事情,會消耗掉身體和精神的一部分能量,如果不及時補充,遲早會拖垮自己。

《半山文集》裡講到:“變化,是先改變了認知,再改變了習慣,二者缺一不可。”

你對於生活的認知,往往決定著你的人生走向;你的睡眠習慣,很大程度決定著你的生命質量。當夜幕降臨時,早點放下手機,停止胡思亂想,保證睡眠質量。堅持早睡早起,才是對人生真正的負責。請記住:睡前原諒一切,醒後便是重生。

▽來人世走一程,真正通透的活法是什麼樣?豐子愷總結的很好:“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淨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方式便是:忙碌起來,提高人生的高度;堅持跑步,拓寬生活的寬度;早睡早起,增加生命的厚度。

後半生,願你活得坦蕩且從容,所遇皆歡喜,所得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