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當抑鬱來臨時,我們的“認知”、“情緒”、“思想”、“語言”、“知覺”、“行為”、“病識感”、“生理症狀”通常會有所改變,有的非常容易受到影響,有的不容易受到影響,只有在嚴重抑鬱時才會改變;有的一但出現,就很容易走上自殺之路。

因此,為了預防抑鬱患者出現危險行為,我們不妨瞭解一下“抑鬱出現時,會有哪些身體或心理的影響”。下面,我們來一一講述這幾個可能潛藏“抑鬱痕跡”的地方。

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抑鬱會影響認知

“認知”指的是一個人透過感官,來認識環境,覺知環境的過程。在這邊,我們將把“定向感”也包含在認知裡頭。所謂定向感,指得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誰?你知道身處於何處?你知道對面走過來的那個人是誰?你也知道此時此刻是何年何月?其他的認知則例如:有人在馬路上,拿菜刀向你走過來,你知道事情有點不對,應該趕快躲開;而你要是在廚房,廚師拿起菜刀,你知道他的用意就只是切菜而已,不必擔心;倘若你是正在跟一個不該跟你有戀情的已婚者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情,被原配發現時,對方拿起菜刀向你衝過來,即使當時身在廚房,你也知道對方的目的一定不是想切菜而已,而你應該趕快落跑。

在不同的環境當中,面對不同的人,以及各種不同的事物與動作,你卻依然清楚事情到底是什麼回事,而你又該做些什麼──這就是認知的功能

抑鬱會影響這種認知的過程。人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試想,當你心情不好時,原本很平常的動作或人物,也可能讓你掉眼淚相反的,當你心情很好的時候,就算捱罵,你也會很興奮。

一些文學作品,裡頭多的是例證。例如:“草木含悲”──草木本無心,怎麼會含悲呢?悲傷的應該是作者的心情吧!

相對的,認知也會影響情緒。諸如岳陽樓記中的景象:“陰風怒吼,山嶽潛形,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光是想像那些又溼又冷的情景,就夠讓人心情低落了;而岸芷汀蘭,錦鱗游泳時,又是一片和樂融融的模樣。

所以“認知”與“情緒”是高度相連的,幾乎可以把他們連在一起看待。很多時候,老人家不懂得什麼叫做情緒,與其直接問當事人:“你心情好不好?”,還不如問他:“你的兒孫對你好不好?”

事實上,所有的人都一樣,抑鬱加深的時候,就像戴了個灰色的眼鏡,眼前所看出去的,通通都是灰色的,充滿了悲傷與無力感。在一些自殺的相關研究也顯示:抑鬱本身不是造成自殺的原因,但是抑鬱所帶來的“抑鬱認知”才是罪魁禍首:

抑鬱在剛開始的時候,患者的注意力開始從外界慢慢退卻,他們忽視正向而快樂的事實,卻只在意無力、無助的那些事件。隨著抑鬱的加深,患者的視野也越來越小,他們不再去參與社會的活動,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關心世界上的各種新聞。

相反的,患者只是一心一意地關注著自己,或是一些已經發生,卻又無力挽回的事件;抑鬱繼續發展的事實,也讓患者喪失體力去參與各種活動,於是患者越來越是意興闌珊,成天躲在自己的世界裡頭。當抑鬱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患者會認為這一切已經無法改變,而且沒有人能夠幫助他,這即是所謂的“無助感”。

在嚴重的無助感影響下,患者將會放棄對外求援的嘗試,不再向其他人吐露心事,這也會讓其他人忽視了他的抑鬱,而間接釀成悲劇。最後,則是最深沉的抑鬱──“無望感”。患者出現無望感時,他將對未來不再抱持希望,他認為這一切悲慘事件就會永遠永遠地繼續下去,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這時候,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設法自己了斷,以讓這悲慘的故事結束。透過認知這個重要的指標,我們可以有效地觀察抑鬱症的嚴重度。

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抑鬱影響情緒

抑鬱本身就是情緒的一種,絕大多數人對於抑鬱的描述都是:“心情低落”、“惡劣心情”、“沮喪”、“失志”等等。

這些惡劣心情有個特徵:就是不太受到外界的“好訊息”所改變。抑鬱性的心情低落往往是持續性的,當事人即使聽到了什麼好事臨頭,也難以改變其低落的心情。

但是這些情緒是主觀的感受,正如先前所說,不是每個人對於情緒都有足夠的表達能力,所以光從情緒的主觀陳述,不足以判斷抑鬱。我們還得輔助上“外觀上的情緒”與“抑鬱相關的情緒”。

外觀上的情緒部分,最主要的就是表情。通常,在抑鬱狀態下,表情都會減少,也就是說,抑鬱患者未必會哭,但是通常會缺乏笑容。這情形再抑鬱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會變得明顯起來。重度抑鬱患者通常是缺乏表情的,從外觀看不出有什麼變化,對於環境的刺激也沒什麼反應。有些時候,身旁的人一個不小心,就會漏失這重要的訊號。所以,千萬要記住──無表情或表情淡默本身可能就是抑鬱的表現之一。

另外,抑鬱未必會以心情低落來呈現,更多時候,抑鬱患者陳述的是“很煩”、“為小事情發怒”、“快要爆炸的感覺”、“坐立難安”等等。這些就是抑鬱連帶引起的焦慮症狀與憤怒。當抑鬱症狀還不明顯的時候,焦慮與憤怒通常頗強,這時患者的主觀感覺就是“自己不知怎麼回事,很容易發脾氣”。

隨著抑鬱慢慢增強,焦慮可能持續著,但是憤怒就會逐漸減弱,患者會說:“唉,連罵也懶得罵了。”到了抑鬱更嚴重的時候,焦慮可能會持續──此即所謂的“躁動型抑鬱”,患者會煩躁異常,看到每件事情都不順心,事事讓它憤怒,恨不得毀掉這一切,而且,患者沒有辦法安心坐下來,完成自己原本的工作,對於日常的娛樂與休閒,也沒有辦法去享受。

當然,在重度抑鬱的時候,焦慮也可能會下降,通常到了極重度抑鬱的時候,患者連動也懶得動了,連心情的表露也懶得表露,所以外觀上可能也沒有煩躁的模樣。此時,家屬千萬要當心:這不是抑鬱症改善的跡象,相反的,患者是因為萬念俱灰而懶得生氣。

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抑鬱影響語言

在輕度抑鬱的狀態下,患者的講話速度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是語氣通常是變得比較軟弱,而態度也顯得比較不確定。通常,焦慮越強烈者,講話速度會上升,當事人言語顯得急躁而不耐煩。焦慮較弱者,當事人的語氣就和緩許多,而顯得有氣無力。有時,這兩種情形會交替出現。

當抑鬱慢慢加重時,患者的言語速度通常會慢慢減緩,患者即使依然容易發脾氣,但通常沒能力用繁複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會觀察到的是患者的表達能力在下降,要說不說的,很沒精神。

當抑鬱到相當嚴重之後,患者的言語速度可能慢到會出現“中斷”的現象。有些時候,你問過一句話,須等上幾分鐘之後,患者才能給你回答。甚至,患者連講話的意願也沒有了。

抑鬱影響思想

抑鬱毫無疑問的,會影響思想。抑鬱帶來灰色的思想,當事人往往事事朝向悲觀的一面去思考。常見的現象是:對未來預期的失敗,對自己價值的否定,對自己或他人能力的否定,對可能的一線生機的否定。基本上,“否定”是抑鬱的特徵之一。

當抑鬱逐漸加重,到達精神病態性之後,還可能出現一些與抑鬱相關的妄想。諸如:罪惡妄想、貧窮妄想、虛無妄想等等。在罪惡妄想部分:患者堅信自己的邪惡,堅稱自己因為一些過錯,已經鑄成大錯,永遠無法彌補,而且即將受到懲罰──即使這些過錯小之又小,可能只是闖黃燈而已,但患者依然會相信自己會因此而入獄或被重罰;貧窮妄想指的則是:患者相信自己一貧如洗,所有財富都已經消失,無依無靠孓然一身。而虛無妄想是更嚴重的抑鬱性妄想──患者相信一些東西已經沒有了,不復存在了,例如:這個世界已經毀滅了,一切生命都沒了,它只是個空軀殼而已,行屍走肉,一切都不復存在。

但是上述的情形只是個通例而已。在少數的狀況下,重度抑鬱會出現跟情緒無關的妄想,諸如:自大妄想、被害妄想等等。但是不多見,倘若有的話,也得多考慮一下其他潛藏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思想內容的改變,抑鬱也會讓思考速度變慢,注意力變得不集中,很多患者都會抱怨自己的記憶力變差,但其實是注意力變差的緣故。通常記憶力是不會受到抑鬱影響的。

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抑鬱影響知覺

知覺就是我們各種感覺器官在感受外界刺激後,在心中形成的感受。諸如:視覺、聽覺、味覺等等。正常的時候,這些感覺應該在某種程度下,忠實地反應外界的刺激,但在情緒干擾的狀況下,也會發生病態。

抑鬱症狀下,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知覺的減弱。這時候,患者會自覺食不知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於衣服的色彩不感興趣,對於香氣、味道也變得無可無不可,毫不在意。表現在外的,就是一副興趣缺缺的模樣。

上述是知覺強度的改變。但是一旦抑鬱繼續惡化,改變的就不只是強度而已。在某個程度下,知覺會開始扭曲──例如說:晚上看到白影,卻誤當成來索命的黑白無常;晚上有人在講話,卻感覺到對方說的是自己。這階段的知覺改變算是“錯覺”的一種,也就是說,原本真的是有外界的刺激,但是患者因為抑鬱的情緒,而誤解誤判了這些刺激,而產生了錯誤的知覺。

但是抑鬱繼續惡化時,知覺扭曲的程度可能就加大了。此時,所謂的“幻覺”就可能產生。例如一位重度抑鬱症的患者,可能聽到耳邊有聲音在罵他,認為它活著根本沒意義,它是個廢人,或是叫他去死。有些時候,患者會走上絕路,並不是因為抑鬱而直接引起的,相反的,卻是抑鬱引起幻覺,幻覺再間接干擾患者,最後才釀成悲劇。

幻聽是最常見的幻覺之一。視覺幻覺、嗅覺幻覺、味覺幻覺就相對比較少見。通常,內容都是批評、嘲笑、譏諷、攻擊為主,少數也會有命令式的幻聽出現(例如叫患者“跳!跳下去!跳下去就什麼痛苦也沒有了。”

抑鬱會影響知覺,而知覺的減弱卻會阻絕外界的援助,而加深了抑鬱的程度。很多助人工作者都會發現:自己在跟抑鬱症患者講話的時候,彷彿是在跟木頭說話,他根本聽而不見,事而不聞。當抑鬱嚴重到出現幻覺時,這種知覺變異的殺傷力更大。讀者不妨捫心自問:倘若你心情已經夠差了,當你走到窗邊時,還有聲音嘲笑你,命令你跳下去。你會怎麼樣?

抑鬱影響行為

抑鬱既然會影響上面的幾種精神弁遄A自然會透過行為而表現出來。行為是最容易被外界所發現的一種抑鬱特徵,但也是很容易為外界所忽略的部分。最典型的抑鬱行為,就是動作變慢、反應變慢、思考變慢、表情減弱,患者像個未老先衰的老頭,一切都是慢吞吞的。而且,對於外界傳來的好訊息一點反應也沒有,整個人沉浸在悲觀的念頭當中。

通常,抑鬱在較為輕微的時候,行為的改變比較少,當抑鬱變強時,行為的改變就會很明顯。這時,就可能會發生一種情緒與行為脫節的現象──患者不斷抱怨自己心情不好時,其實還沒那麼抑鬱;等到患者不再抱怨時,抑鬱已經達到了非常非常高的狀態。

讀者也許不信: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高峰期是在抑鬱改善後,剛出院的一週內。事實上卻是如此──因為抑鬱症患者在最嚴重的時候,雖然一心想死,但是卻毫無動機與體力來實施自殺動作;等到抑鬱將好未好時,內心尋死意念還強,但行動力已經恢復了,這時,正是自殺的最高危險期。

抑鬱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快速識別和預防?

抑鬱影響病識感

所謂病識感,指的就是患者知道不知道自己有問題。一般來講,病識感分成四個階段:完全的病識感指的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也願意配合就醫”,次一等級的病識感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但不覺得需要就醫”,再次一等的是“患者知道自己有點不太對勁,但歸咎於太累或其他因素,不認為是生病,更不認為應該就醫”。最糟糕的是“患者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一般而言,抑鬱症患者的病識感都還不錯,至少都知道自己有些什麼問題。相較之下,躁症患者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病識感就差多了,家屬與醫護人員往往為了他們的醫療配合度而傷透腦筋。但抑鬱症患者往往會自己來求醫,也願意配合治療。主要可能原因是:沒人喜歡自己的心情保持這麼低落的狀態。

但是,抑鬱症的症狀與其他重大精神疾病比起來,卻是含蓄而隱約很多,患者雖然一旦知道自己生病,就會來就醫──但患者很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或是其他人也不相信他生病,而將所有的症狀推給“失眠”、“想太多”、“工作太繁重”、“生理期的關係”等等。這時,就可能錯失治療的良機。所以,無論讀者您是心理工作者還是一般民眾,擁有判斷抑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這能力會救了你自己、親人、好友的一命。

抑鬱的生理症狀

抑鬱除了會影響上述的精神層面,也會影響生理層面。但是抑鬱的生理症狀非常的多,又很容易跟焦慮的生理症狀混合在一起。結果就是一大堆的生理症狀,難分難捨。

這些生理症狀包括:頭痛、頭暈、頸部痠痛、手腳冰冷、手腳輕微顫抖、喘不過氣來、彷彿吸不到空氣、心悸、胃痛、便秘或腹瀉、全身懶洋洋、提不起勁、不太想動、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缺乏食慾(也有可能食慾反而異常增加)、失眠(但也有可能整天嗜睡)。在男性身上,還可能出現陽萎的情形;女性則可能出現經期很亂、月經中斷、痛經、或是性冷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