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一場戰爭差點讓明朝亡國,20萬大軍灰飛煙滅,一國之君慘遭俘虜,明朝如何用兩萬殘軍力挽狂瀾,又是誰救明朝於水火之中呢?

明朝中葉土木堡之變後明軍大敗,瓦剌部落一路南下逼近北京城,敵軍來勢洶洶,明朝守備力量不過兩萬餘人,如何抵擋住10騎兵的衝擊?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明朝宦官亂政十分嚴峻,土木堡之變中宦官王振從中蠱惑,加上明英宗十分崇拜朱棣御駕親征,不顧朝中大臣一致反對,

親自帶領20萬大軍協同王振一同出征。

此次出兵北伐事發突然,根本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與後勤工作,在下詔兩日之後明軍匆匆集結出發。

明英宗雖然崇拜朱棣幾次征戰漠北,自己卻沒有任何領兵作戰的經驗,而王振只是一個自大的宦官,這兩個人的組合顯然遠遠不及朱棣,從準備到出征一片混亂。即使如此

明英宗還是一意孤行,大軍出行隨行的大臣有不少,然而有關軍務的指揮權卻由王振把持。

朱祁鎮對王振十分崇信,什麼事情都交給他去辦,這也註定了此次大軍出征必然失敗的結局。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說是出征更像是一次遊玩,很快明軍就暴露出了準備不足的問題。

走到半路的時候糧草告急,許多士兵根本沒有到達戰場就餓死在路上,明軍上下軍心渙散,卻只能聽命陪著皇帝與大太監玩耍,更何況王振哪裡懂得什麼兵法,一通瞎指揮讓明軍屢戰屢敗,一路上沒有任何好訊息傳來。

加上行軍艱難環境惡劣,隨行的大臣們再次勸諫明英宗回朝。不成想卻激怒了王振,一意孤行堅持行軍,對面的瓦剌部隊早已知曉明軍的情況,一路上閉而不戰佯裝撤退誘敵深入,等到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達到漠北深處,幾十萬大軍在漠北漫無目的的四處遊逛。

等到明英宗玩夠之後只能帶兵回朝,然而真正遭遇危機的時候正是在回朝途中。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途中大軍途徑王振家鄉,王振向皇帝進言為避免踩踏家鄉青苗,建議大軍繞路而行。

這使得明軍撤退時間過於緩慢,改道耽誤了大量時間,等到了土木堡的時候,一直消失不見的瓦剌部落突然出現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明軍士氣低落幾乎沒有像樣的反抗,兩軍交戰明軍慘敗,20萬大軍全軍覆沒,隨行50多名大臣戰死,就連明英宗也被俘虜。

土木堡一戰之後瓦剌部落士氣大振,積蓄力量意圖南下奪取中原版圖。

部落首領也先率領十多萬瓦剌精銳進軍京城,此時的京城內人心惶惶,20萬大軍是明軍中堅力量,經此一戰全軍覆沒。滿朝文武悲憤驚恐,頓時亂做了一團,城內的許多百姓紛紛逃離,一些大臣們也在勸諫遷都南京。不過此時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于謙,一個憑一己之力為明朝續命的文臣。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于謙堅決反對遷都,只是城內守衛兵力不過兩萬,如何與瓦剌10萬人馬抗衡。

于謙臨危受命擔任兵部尚書,並開始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為了朝堂穩定,朱祈鈺登基稱帝將兵馬調動大權授予于謙,轟轟烈烈的首都保衛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于謙接受重任開始了準備,在朝中挑選大將,撤換京城守將進行人事洗牌,在朱祈鈺的支援下於謙聲威日盛。下令集結各地兵馬進京,彌補京城守備力量的不足。至於戰爭急需的糧草器械,命令各地自行攜帶進京。

一切部署完畢之後,有大將建議于謙將大軍收攏在城內,囤積糧草堅守城池準備打長期消耗戰,瓦剌遠道而來如果久攻不下自然就會退兵。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于謙對此不置可否,認為這是在向敵軍示弱。只能讓敵人更加輕視,既然是戰爭就要正面對決不能退縮。此言一出眾多將士都驚了,認為于謙太過莽撞,明軍剛剛損失了幾十萬大軍,兵力嚴重不足。

以目前的情況看敵我雙方相差甚遠,怎麼能正面出擊呢?

只是在皇帝的絕對支援下,手下的大臣們都不敢有什麼異議。

一代文臣于謙究竟做了什麼,讓明軍在生死時刻守衛住了京城。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經過一番準備之後,各地集結的兵馬先後趕來,全部列陣在前與瓦剌正面交鋒。

將城門關閉之後,于謙親自在戰前指揮,這個戰法顯然有死無生,十分剛猛。

于謙同時下令若是部隊在發起衝鋒時有將領撤退可當場斬殺,有部隊撤退則後隊斬殺前隊,這個命令將戰場上所有人的命都聯絡在一起。

如此一來命令下達就只能堅決地執行,于謙還將城內的百姓聯合起來,積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事後勤工作。

軍民一心聯手抵禦外敵。北京保衛戰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戰爭,以于謙為首的文臣誅殺亂黨堅決主戰,在情況危急的時候及時擁立新君穩固了人心,加強與百姓的合作從而使得軍民一心保城殺敵。

明朝的逆襲之戰: 是如何用兩萬殘兵, 一舉扭轉大局?

同時于謙能冷靜分析敵我勢力,瞭解雙方的優勢缺點,瓦剌騎兵擅長突襲兵力卻十分有限,在攻堅戰中無法發揮全部實力,而明軍以城池為後背,以攻代守。

同時發揮自身火器的優勢,利用精良的裝備優勢發動攻擊,充分結合雙方的特點,從而確保了明軍在危機中化被動為主動,打贏了這場戰役。

史料記載:“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無愧於後世評價。這場戰爭的勝利延續了明王朝之後的統治,于謙居功至偉,然而在後來的權力爭奪中卻淪為犧牲品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