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招賢令怎麼獲得

培養和引進人才,在我國已不是一個新話題,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的秦國,秦孝公《招賢令》的頒佈就揭示了這一點。那麼,秦孝公是如何引進人才的,又是如何確保人才不流失的呢?

一、 吸引人才,不能只靠吹噓,要真誠待人,是《招賢令》被關注的基礎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人才競爭,其實有點像今天的社會。由於周天子衰落,諸侯各自為政與秦朝以後的統一王朝相比,人才的選擇更加廣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要想吸引人才,就不得不扯虎皮拉大旗,首先,你可以談談你輝煌的歷史和無限的未來。在秦孝公的招賢令中,也少不了這種表面功夫。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

這句話的精髓就在最後三個字

“甚光美”

。作為陝西人,秦孝公顯然和後人一樣對“美”字有著獨特的情懷。

他在招賢令中大讚了祖先的光輝歷史,最後說:“甚光美!”每次讀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用陝西話重複一遍,想象秦孝公吹牛時的樣子。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除了描繪一個光明的未來,增加吸引力外,

更重要的是以誠待人,讓人才知道他們進入了“大秦集團”後,我們將要面對的現狀。

所以他在後面又說:

“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翻譯過來就是:歷史是輝煌的,前途是無限的,但是現在,這個國家出現了一些問題,因為上幾任老闆不好,三晉欺負得快要亡國了,有點丟臉。

之後,他什麼也沒說,但意思很清楚,就是希望吸引人才幫助大秦走出困境。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看上去這樣直陳自己的困難,似乎沒有現代公司招人那麼有吸引力。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傻瓜,對於真正的人才,他們考慮的是公司的未來,不僅是目前能得到的待遇,更是未來的發展。如果你的公司這麼完美,那麼我還可以在裡面做點什麼呢?

直面困難,不僅是向人才展示自己以誠待人,更是讓他們知道,進入公司後,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功。

二、 明確職責,明確責任後的待遇,是秦孝公引才後留住人才的法寶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如果說引進人才靠的是真誠,激發他們的成就感,那麼留住人才就要靠腳踏實地的對待。畢竟,人們不能只靠成就感和理想生活,得吃五穀雜糧。

但如何保障人才待遇是一個大問題。

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國家事業單位還是民營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往往會誇大自己。如果是和國家有關的企業,本科能提幹,碩士能分房,博士只恨不得給配個媳婦。

民營企業更是過分,如果有三個員工,他們就敢說自己有無限的潛力。如果員工超過10人,他們就可以誇海口說可以上市了。如果有一條網線,他們會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未來的獨角獸。總之,怎麼牛怎麼來。

然而,誇大公司規模的結果是,員工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感到受騙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員工堅定

為公司做貢獻就是痴人說夢了。

那麼秦孝公是怎麼做的呢?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在這段文字中,不僅有履職後“尊官”、“分土”的相應待遇,

更重要的是,透過前面對秦獻公政績的描述,實際上明確了招賢納士的方向和相應的職責。也就是說“鎮撫邊境,且欲東伐,復繆公之地”。

換言之,就是告訴人才,我在這裡有高官高薪,所有的列土封侯都給你準備好了,但要得到這樣的待遇,你得幫我強盛國家,贏得三晉,奪回他們佔領的土地。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在招聘人才時,一味誇大待遇,卻不強調明確的責任,也不強調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相應的待遇。對於人才來說,難免會感到受騙。

而秦孝公在招聘人才時,明確了自己的職責,並在之後嚴格地按照自己所定下的標準辦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正是在這個時候,商鞅進入了秦國,幫助秦國完成了變法,為秦的國家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孝公也信守諾言,授予商鞅“商君”的稱號,實現了自己列土封侯的諾言。

三、 應該以優厚的待遇吸引人才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開始如今的社會上卻對人才過於苛求,特別是對科學家的要求更高,搬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好像知識分子談錢是什麼大罪似得,這顯然是錯誤的,也並不是這句話本身的意思。

“君子喻於義”指的是自我修養,不能成為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說,人才可以選擇像前輩一樣甘於貧困,也可以選擇為國家發光。但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社會不能要求他們這樣做。

如上所述,儘管人需要有成就感,但他們不能獨自依靠成就感而活。畢竟,是要吃五穀雜糧的,科學家也是人,有子女和妻子,有點虛榮心也就足為奇了。

要讓他們投身於科學研究,就必須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必要給他們提供超出常規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報效國家。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如果社會總是要求科學家樸素,要求他們的妻子都應該是賢妻良母,不應該愛包包,那麼在未來,願意嫁給科學家的人會越來越少,想成為科學家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因此,科學家如果能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對國家是好事,但盲目要求他們這樣做,未必是好事。

更何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本領賺錢,過上更好的生活,但要求一群本領更高的人堅持樸素,這就是一種道德綁架。

秦孝公招攬商鞅後,並沒有讓他艱苦樸素地生活。相反,直接列土封侯,

並給予許多皇室沒有的待遇,這就是秦國能夠留住人才的原因。

秦孝公一則《招賢令》,奠定天下一統基石,看他憑什麼留住人才?

四、 結語

在中華民族復興進入關鍵時刻的今天,各種國際壓力接踵而至。要打破封鎖,除了團結,我們只能依靠科技進步。

如果說全中國人民的團結是一隻手的話,那麼科學技術就是這隻手上的武器。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在決戰即將來臨時自毀武器的事情。這個時候,是時候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時候,但卻屢次發生人才流失的現象,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未來就在手邊,能否抓住他,就看我們的內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