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齊長城·東遊記|第二十九回:相家溝村偎長城,野鶴先生續金

開啟百度App

徒步齊長城·東遊記|第二十九回:相家溝村偎長城,野鶴先生續金

五蓮東行,自馬耳山東主峰,齊長城進入了諸城地界,最後至諸城與膠南交界處的史家夼東嶺出境,全長49850米,穿過40多個村,歷經146座山頭。

另外,在諸城西南部的牆夼水庫大壩東端,牆夼村南嶺上與五蓮縣交界處,還存有一段齊長城遺址,高0。3米-0。8米,基寬2米,大約1000米。

諸城市博物館原黨委書記、齊長城研究專家邴曉東介紹說,在牆夼水庫這一段齊長城遺址上,有一羊腸小道,地面呈白色,當地放牧老人向他提過一件神奇的事。老人說,每次羊兒放牧到這裡,地面雖無青草,但群羊喜歡舔食地面土壤,樂此不疲。因為羊對鹹味特別喜愛,老人猜測,這段齊長城可能是夾雜著海水夯起來的。從這裡往南30多里,就到海邊了。

齊長城入諸城處的馬耳山,海拔717。8米,是魯東南第一高山,因主峰雙石並舉,狀如馬耳,故得此名。唐開元年間,官秘書正字、史館待制的“蕭夫子”——蕭穎士,“慕名託疾”不遠萬里,來諸城馬耳山遊覽,寫下了《遊馬耳山》詩。詩云:茲山表東服,遠近瞻其名。據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琊巨海,千里餘里,蓋田氏所造也。”諸城當地學者還特意釐清一個事情,從馬耳山到三界石這段齊長城,都屬於諸城地界。但是現在一些資料寫屬於五蓮,這是不準確的。

徒步齊長城·東遊記|第二十九回:相家溝村偎長城,野鶴先生續金

齊長城茁山段,當地沿著齊長城修了一條路,用來觀光旅遊。

馬耳山繼續東行5公里左右,齊長城進入了諸城茁(zhuo,當地人念zhua)山段,山下有個村落名叫茁山村,村裡有一條原先通往齊長城的路,名約十八盤。村裡人說,這條路就是當年為了修齊長城,開鑿出來的。這條路從山下皇姑殿前的馬嘯石開始,盤山而上,一直上至茁山風門口的齊長城前的小車場,綿亙5裡之遙,垂直高度300餘米。

當地人常言,要知茁山險,必上十八盤。從十八盤上山至風門口,山勢巍峨、怪石嶙峋,松石盤錯、重巒疊翠。齊長城從這裡蜿蜒而過,起伏於連綿群山之巔,如游龍盤旋,又似綵帶飄逸。

如今上山參觀遊覽齊長城,不用再走十八盤這樣的險路了。邴曉東介紹道,政府在齊長城沿線投資1800萬元,修了一條環山路,這條路就叫齊長城路,東面自平日路(平度到日照)開始,西面到齊長城入境的馬耳山,全長15公里,現在已經全部完工,市民可全程自駕遊覽。

徒步齊長城·東遊記|第二十九回:相家溝村偎長城,野鶴先生續金

有了齊長城路,市民可以自駕遊。

遊覽到了茁山段,會發現這段齊長城建造工藝與丘陵地帶有所不同,雖也是兩邊石塊壘起來,中間夯實土,採用的仍是石包牆的建造工藝,但這段遺址建造上也有改良和創新。記者俯身細看,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在中間夯土層,每間隔3米到5米,又橫上了一道石牆,清晰可見,把齊長城內部的夯土部分隔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格子。專家分析,這道橫著的石牆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這種建造方法能讓長城更堅固。這道橫著的石牆到底有多深,是在表層還是深入到最底部,出於保護齊長城的角度,當地沒有挖開一探究竟。

沿齊長城路一路走下來,齊長城腳下的相家溝村是一個必須要打卡的好地方。該村由黃豆山、鳳凰山和望海樓山環抱,山上的齊長城就建在了分水嶺上,三山中間的一條龍灣溪水繞村東而過,向北一直匯合到濰河,最終流到渤海。

小橋流水,群山環抱,這個靜謐的小村落,因明末清初文學家丁耀亢而有了更多的歷史積澱。丁耀亢是丁惟寧的兒子,丁惟寧被考證為《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而丁耀亢續寫了金瓶梅,並有《醒世姻緣傳》等一大批著作傳世。據記載,丁耀亢“少孤,負奇才,倜儻不羈。弱冠為諸生,走江南,遊董其昌之門,與諸名士聯文社。既歸,鬱郁不得志”。

明亡清興,鬱郁不得志的丁耀亢選擇了到相家溝村隱世,在這裡教書為生,著書傳世,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遂字野鶴。

徒步齊長城·東遊記|第二十九回:相家溝村偎長城,野鶴先生續金

野鶴橋明末清初修建,至今能用。

在這灣溪水之上,至今還有明代時期修建的一座石橋,名曰野鶴橋,來歷就與丁耀亢有關。相家溝共有1000多名村民,三分之一姓丁,是丁耀亢的後人。對於這座野鶴橋是誰出資修築的,有人認為是丁耀亢為了出行方便,親自出資修建。60歲的相家溝村民丁銀升,聽老一輩人講述了另外一個版本:丁耀亢的外甥在本地為官,來探望他時,要涉水而過,十分不便,回去之後便命人在此修建了這座石橋。“聽祖輩上說,這座橋叫作魚橋,99根石條建造而成,魚頭朝西南,魚尾朝東北,橫跨在這條河上。”

如今,魚橋已經看不出來最初構建時的造型,但一直是村裡人出行的主要通道,步行走車,都十分牢靠。20世紀90年代,為了保護這座文物遺址,當地又在旁邊修建了另一座便民橋,兩橋呼應,古今共存,置身橋上,別有一番人生感觸。

執筆/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鄭希平

影片/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