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龍城‖張瘦石:"野鶴橋“隨想

“諸城行”一一桃林④

諸城市南約12公里,有黃豆山、鳳凰山和望海樓山,三山環抱一小片開闊地,相家溝村就位於這片開闊地帶中間。一條溪流夾在三山中間,呈蚯蚓狀,自南至北,蜿蜒遊動,繞過村南,依山流經過村東,在村東龍灣頭上就是遠“野鶴橋”。

“鶴橋”始建於天啟3年(1623)。當時,丁耀亢(丁野鶴)在相家溝橡谷山莊隱居,因見村塾堂與村子之間隔一條小河,每年汛期到來,村裡人無法過河。於是丁耀亢就出資出力,在河上修建了這座石橋,相家溝村的人為感恩丁耀亢,給這座石橋取名為“野鶴橋”。今天,橋頭南邊還立著刻有“野鶴橋”的石碑。“野鶴橋”為拱形石橋,單洞,弦長3米,弧高4米,橋洞全部藉助力學作用,共34層,約30公分的長方形條石,一塊塊擠壓而成。橋面長約20米、寬約3米,石橋的獨特之處,是橋墩利用自然優勢,建在溪水兩岸裸露的岩石上,既堅固,又美觀,還省工省料。遙想當年,丁野鶴帶領村民和能工巧匠,一無鋼筋水泥,二無大型機械,全部是人拉肩扛,真可謂匠心獨創,為後人所驚歎!據褚仁志老師介紹:當初的石拱橋都是村人,用豆腐汁子和大米汁子,摻上沙子、泥土和石灰漿等材料灌縫,使石塊與石塊之間相互粘連起來的。直至現在,生眼看上去還是跟當初一樣堅固。

其實,在筆者的老家,張家衚衕最北端與南張洛村相接的地方也有一座橋磚木橋,村裡人都稱其為“善人橋”。傳說,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涼臺平原及四周的村莊都被康熙爺冊封為劉啟家的賜地。後來,劉家生了一個大孫子,也就是劉統勳的兒子劉羅鍋。劉墉十七歲那年,去青州參加完府試後,回來路過南營村的“水事”後所建。“善人橋”的橋洞也呈拱形,洞高約三米,橋面長約有五米,路面約一米半寬,磚木結構。據衚衕裡的人說,橋洞是用大青磚和糯米粥湯摻著石灰砌建,十分堅固。橋欄最初是木質結構,後毀於戰火,村裡人就用青磚重新砌建,橋面還是沿用方形青磚鋪成,橋兩端各有兩個用青磚雕刻的小獅子……可惜,捻軍與清軍在衚衕裡作戰時,橋欄與磚獅子又一次被毀,戰後只剩下橋面和橋洞,供衚衕裡的人在橋面上來回走動……解放前夕,因年久失修,橋洞被車壓垮,直至一九六八年再次重修,失去原貌,改為石橋。

一九七四年洪水過後,平整地面時石橋再一次被毀壞,隨後“善人橋”遺蹟,蕩然無存。“野鶴橋”與“善人橋”結局卻不同,人站在橋面上,雖說“野鶴橋”歷經滄桑,風侵雨蝕,人踏車往,但橋面仍堅固如初。我雙手祈禱,腳下是否還能尋覓到丁野鶴留下的痕跡?(文章來源於“喬有山文化傳媒”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