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在中國歷史上,提到唐朝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也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從十四歲入宮,到67歲登基,再到82歲菀逝,武則天演繹了一個女人的傳奇。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位於陝西乾縣縣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便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陵墓,這是中國曆代帝王陵中唯一的一座夫婦兩帝合葬陵墓,墓前立有兩塊高大雄厚的石碑,西面是“述聖記碑”,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八千餘字的碑文歌頌了唐高宗的功績。東面是武則天“無字碑”,碑有一塊巨大的整石雕成,碑頭雕有八條互相纏繞的螭首,碑東西兩側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神一幅,圖高4米寬1米,其身軀矯健扭動,神態飄逸若仙,線條流暢,刀法嫻熟。陽面是一幅獅馬圖線刻畫,其獅絲昂首怒目,威嚴挺立,而馬則屈蹄俯首,悠然就食。整座碑高大渾厚,雕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鉅製。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根據乾陵建築佈局對稱的特點,“無字碑”和“述聖記碑”顯然是在高宗去世後由武則天同時主持豎立的,這塊“無字碑”,也自然是武則天預先為自己準備好的功德碑,令人奇怪的是,這杯子上竟未刻一字,這塊“無字碑”於是就成了多年來人們的猜測、研究卻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謎。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無字碑為何無字?1000多年來,人們對此有種種說法和猜測,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

一是功德大無須說。武則天自公元655年做皇后開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後參與和掌握最高權力達五十年之久。如果從唐高宗死時算起,也有21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在武則天看來,自己雖然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絕對優於高宗,而且她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這應該算是她的一大政績。可惜的是,當時有很多人認為武則天搶了大唐的江山,是叛臣逆賊,對於她的功勞視而不見,因而,武則天要把自己的功勞讓後人去評述、去記載,於是就有了“無字碑”。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說。這種說法認為,武則天建立大周朝後,內心感覺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後將江山歸還唐室。但由於自己稱帝這段經歷,是她對自己死後的境遇沒有信心,更害怕世人罵其篡位之罪,因此留下無字碑藉以自贖。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三是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說。據史記記載,武則天在死前曾留有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此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認的地方。武則天當政期間,唐朝貞觀之治以來經濟繁榮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複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和智慧,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也令人後人為之讚歎不已。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例如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奢侈浪費,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的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援的新的特權貴族,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直到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時才得以結束,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四是稱謂不統一不便說。少數人認為武則天覺得此後和唐高宗合葬在一起,稱呼自己是皇上還是皇后都難落筆,因此不管這種想法是出於驕傲亦或謙虛,武則天曾經君臨天下是不可迴避的事實。權衡之後,還是“無字碑”更為恰當。

千古女帝武則天何以立“無字碑”?

以上觀點,究竟哪一個更符合當時的實際?這真是一個難題。總之,武則天立“無字碑”,給後人出了一道很大的難題,至今人們還猜不出這位女皇帝用意何在,也給後人留了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