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道德經49章:你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將多少人裝在自己心裡

你的世界變大了我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出自哪裡

本章老子講民主領導方法。這不是西式假民主、真壟斷,而是真正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當家作主。在這種治理模式中,領導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人民的服務員,其初心是建立一個和諧世界,追求人類共同的幸福。

【原文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釋義】聖人沒有一成不變的意見,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

圖說道德經49章:你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將多少人裝在自己心裡

▲圖片故事:黃河上游

“以百姓心為心”,就是順從民意。在領導工作中,沒有個人成見,制訂方針政策時,能夠拋棄個人名利得失的計較,充分體現民意。

但是,民意如水,有清有濁,流向不定,到底順從哪個民意呢?

自然是順從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就像黃河之水,黃河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千年萬年不變。主流民意也是這樣,嚮往和平、安樂、富足、自由的日子,這個大趨勢從來沒有改變過。

黃河的流量、流速、流向是變化不定的,入海口也一變再變。主流民意也會發生區域性變化,不同時期,民眾的核心關切不同,亂世渴望和平,災年盼望豐年,貧窮祈求溫飽,富裕重視自由、尊嚴……所以,“聖人無常心”,他制訂的方針政策,也會與時俱進,致力於解決民眾當下的核心關切。

聖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更不是享有天下、窮奢極欲的既得利益者,那他是什麼人呢?他只是一個“人民服務員”,初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他的事業,是建設一個和平幸福自由美好的大同世界。而他的成功和幸福,也建立在

在中國歷史上,領導天下但不享有天下,他的子孫也不享有特權的聖人,除了傳說中的堯舜,幸好還有一個,我不說他的名字,相信有良心、能實事求是看問題的中國人,都心中有數。

“以百姓心為心”的策略,對我們普通人有學習應用價值嗎?

當然有。不論你是誰,不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你能“以百姓心為心”,並且把與做到位,你就是人生嬴家。

例如,你是一個商人,不是生產、銷售“我喜歡”的東西,而是以顧客的喜好為喜好,全心全意滿足他們的需求,你的事業就會越做越大。

你是一個老師,不是講“我喜歡”的知識,而是以學生的需要為需要,因材施教,用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傳授有利於他們成長的知識、技能、道理,你就是一個好“園丁”,能成就“桃李滿天下”的事業。

你是一個作家,不是寫“我喜歡”的文章,而是以讀者的興趣為興趣,寫他們喜聞樂見且有助於他們改善觀念、陶冶情操、獲得知識經驗的文章,你就能收穫眾多“粉絲”。

你是一個公務員,不是做“我喜歡”的事,而是以群眾的訴求為訴求,真心實意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你就能贏得群眾的衷心歡迎和擁戴。

……

做“大聖人”領導天下,確實有點難,因為“主席臺”上沒那麼多椅子,坐不下很多人;但做個成就一番事業的“小聖人”,只要你想,你就能。因為你總能在世界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原文2】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釋義】對稱道我的人,我善待他;對批評我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能形成彼此親善的風氣。

圖說道德經49章:你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將多少人裝在自己心裡

▲圖片故事:陽光普照

領導跟群眾的心貼得越近,親和力越強,越能發揮非權力影響力,工作開展得也越順利。

真實的親和力,正如百科詞條概定的一樣,“以善良的情懷和博愛的心胸為依託,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特殊秉賦和素養”。

善良,就是心地純正,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博愛,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活得很好,不論他是贊成自己的人還是反對自己的人。善良博愛的聖人,像陽光一樣,普照在每個人身上,而不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有所揀擇。

這不是糊塗,而是智慧。

當了領導,站在眾人瞻目的位置上,一定譭譽隨身,有人讚美你,也有人批評你。讚美可能是真誠的,也可能只是虛情假意;批評可能是對的,也可能只是吹毛求疵。平庸而心胸狹隘的領導者,喜歡讚美而討厭批評,對二者的態度和給予的待遇也不同。這恰恰顯示了自身的脆弱,太容易被他人擺弄,缺乏“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舉世譽之而不加勸”的定力。

其實,讚美者和批評者本質上是同一種人,都有生活安樂、精神豐富的追求,有的人因滿足而讚美,有的人因渴望而恭維,有的人因缺乏而發出不滿的聲音。寬容仁善的領導者,初心就是讓百姓過上物質豐富、精神充實的好日子,所以,不論對讚美者還是批評者,都一體善待,儘量助力他們實現內心的渴求。這樣的領導者,誰不愛戴?上下關係自然和諧。

管理學家勞倫斯·米勒說:“親密是介於組織、主管和員工之間一條看不見的線。有了親密感,才會有信任、犧牲和忠誠。”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建立親密感的必要一環。

【原文3】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釋義】對相信我的人,我示之以信;對不信我的人,我也示之以信,這樣就能形成相互信賴的風氣。

圖說道德經49章:你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將多少人裝在自己心裡

▲圖片故事:水清如鏡

群眾對領導者的信賴感,是慢慢培養起來的。剛開始,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半信半疑,這都是正常心理。

怎樣取信於民?一是真誠,二是守信。當群眾感受到了真誠,看到了你的值得信賴,自然會信任你。

“民無信不立”,從古到今,中國老百姓對領導的信用要求非常高,任何一句假話,都會被上綱上線,追究到底。像美國特大總統那種“平均每天說謊7。6次”,以毀約為樂事的領導,在中國沒有生存的土壤。只有信用卓著,才有立足之基。

所謂“天子無戲言”,當大領導,必須一言九鼎、言出必行,只有絕對守信,才能嬴得絕對信任。

當小領導,也要守信,不能信口開河,食言而肥,否則就會失去群眾信任,遲早也會失去領導身份。

【原文4】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釋義】

聖人領導天下,收斂自己的慾望,為了天下而保持一顆“糊塗心”。百姓都聆聽他的話、模仿他的行為,而聖人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他們。

圖說道德經49章:你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將多少人裝在自己心裡

▲圖片故事:大地生機

聖人要收斂什麼慾望?第一要收斂表現欲,“以百姓心為心”,而不是固執己見。

領導百姓就像教養自己的孩子一樣,大原則是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在方法上,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狀況安排生活、提供適宜的教育,而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最好的教育”。讓嬰幼兒吃大魚大肉,讓小學生讀大學課程,這都是拔苗助長,不如順其自然,循序漸進。

總的來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其核心是“包容”二字,主要有以下三個要點:

其一,尊重百姓的權利,包括生存權、發展權、勞動權、收益權、健康權等各種權利。尊重個人權利,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其二,尊重百姓的差異性,不強求一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的修養性情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有的人心直口快、剛直不阿,有的人樂觀豁達、不拘小節,有的人精細嚴謹、追求完美……正因為大家各不相同,在處理問題時,必然表現出不同的傾向性,在帶來摩擦和衝突的同時,也帶來種種新奇的變化,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其三,尊重百姓的自由意志,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真理也許“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只有多數人認同,真理是才可能行之於世。所以,不要總認為“我是對的”而去勉強幹預他人。

羅素說:“參差多型乃是幸福本原。”人們按自己的心意和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追求幸福,才有真正的幸福。古人說:“愛月遲眠、惜花早起。”喜歡賞月的人睡得晚,喜歡賞花的人起得早,每個人有不同的嗜好或特長,其生活習慣也會因此慢慢養成而具有自身的明確特色,這些特色得到伸張,就會產生幸福感,同時也會喚起對生活的熱愛和創造的積極性。

正是因為熱愛和積極創造,才使這個世界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