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走近科學為什麼不播了

9月

30

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這檔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時光的節目,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說實話,小時候我一直把它當懸疑大片看來著。幾乎每一期都能和“鬼”、“怪”、“靈異”扯上關係,現在那些所謂的恐怖片,在它面前都能被秒成渣。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吊人心絃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托出的恐怖氛圍,簡直是我的童年陰影。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1 標題黨鼻祖

讓我們看一看走近科學2010年時期的標題,每期都堪稱“懸疑大片”。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自媒體行業廣為流行的“震驚體”,早在10多年前就被《走近科學》用爛了。

《走近科學》最廣為流傳的莫過於2005年播出的“UFO系列”。

當時資訊相對還很閉塞,電腦也沒完全普及,這個系列可以說是我關於UFO的啟蒙節目了。

節目組甚至一本正經給取了個名字《中國UFO懸案調查》,包括“誰在揹我飛行”、“尋跡空中怪車”、“第三類接觸”、“飛棍出沒的世界”。

藥廠上空驚現神秘物體,引起人們各種猜測,是“空中飛龍”?還是外星飛船神秘造訪呢?形如棍棒、高速飛行的不明飛行物會不會是另類UFO“飛棍”呢?

一位農民被兩個不明飛行人攜帶,一夜之間飛行數千公里,是外星人劫持還是人類會飛?28年的疑問撲滿了河北大地,誰在揹我飛行?

黑暗之夜,恐怖景象驚現貴陽。神秘破壞終釀UFO世紀奇案,離奇原因十年探索。真偽虛實科學明鑑,奇案真相能否浮出水面?

同學們……這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2 《走近科學》的六大“套路”

在小公舉看來,《走近科學》的節目內容有六大“套路”,離奇事件、懸疑標題、線索鋪墊、採訪調查、陰暗畫面、詭異音樂。

離奇事件:

每期的節目,都會選取一個非常離奇的事件拍攝製作。

例如“農民被不明飛行人攜帶,一夜騰空1000多公里”、“空中怪車襲擊貴陽”、“每次睡醒,頭髮就被剔光”……

這種話題放到現在,我估計連“UC震驚部”都不敢用。要多誇張有多誇張,在21世紀初,足夠吸引大家的

關注

懸疑標題:

《走近科學》雖然大多數的標題都很短,但字不在多,“狗血”就行。

例如:“鬼”、“影”、“怪”、“探秘”、“揭秘”、“神秘”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詞,這些懸疑的詞語

加上

另類的修辭手法,往往能扣人心絃,引發獵奇心理。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線索鋪墊:

公眾號

裡的“摘要”一樣,節目開頭總是給出一堆線索和一連串的問號,給人遐想的空間。而且在播放的過程中,總會給用重重的劇情進行鋪墊,一環扣一環。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例如:奇案真相能否浮出水面?、到底是天大的謊言?、還是真實經歷?、這究竟是真實故事還是一個現代神話?、難道外星人真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採訪調查:

和營銷號“開頭一張圖,後面全靠編”不一樣。

節目組真的會去採訪當事人,為了塑造出真實性,還會把整個村子裡的人都問個遍,製造出一種“眾說紛紜”的懸疑效果,就是要讓觀眾以為是真的。

陰暗畫面:

節目組在“探秘”的過程中,放棄了全綵色,總是會切換成黑白畫面,

加上

微弱的燈光拍攝,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走進洞穴”,說實話真有種在看鬼故事的感覺。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詭異音樂:

如果僅僅是文字和畫面詭異還不夠,節目的BGM也堪稱一絕,全程都是陰森詭異的配樂。尤其是每當關鍵畫面,總會冷不丁插入一段滲人心靈的BMG。

這六大套路讓《走進科學》硬是讓不受待見科普節目,獲得了一大票觀眾。

3 不受待見的《走近科學》

實際上在1998年開播到2003年期間,因為立意高遠,講解的內容太過高深,那時候的大眾還難以理解。有一次請了留個

諾貝爾

獎得主來撐場子,結果收視率奇慘。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如果要讓節目下沉到農村群眾中,就得一改嚴肅高深的風格。

於是瞄準了人人都有的獵奇心理,開始聚焦社會中的怪事,每一期一個主體進行探秘。而且幾乎每一期都是瞄準了農村、深山採訪報道。

畢竟在過去,“外星人”、“飛碟”、“水怪”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大多都出現在農村,可以說是深挖大家的“痛點”。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2003年,《走近科學》改版後,由於這種推理手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收視率迅速飆升。

但是,由於節目故弄玄虛,結論和主題大相徑庭,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詬病。

例如誰在揹我飛行系列,報道了足足三期,說是看到了外星人。節目中收集了很多證據,採訪了專家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是當事人患有臆想症,看到最後觀眾能不氣嗎。

再比如UFO飛棍系列,也是播了兩期把人嚇得不行,結果第三天揭秘,飛棍實際上是蟲子在飛,之所以看成飛棍是因為攝像頭靈敏度不夠。

說實話,當時真有種“侮辱智商”的感覺,能有理有據的扯大皮,《走近科學》是第一家。

但是,換種角度思考就能理解了。

因為節目最終目的就是要破除迷信,那些信以為真的靈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解釋,所以叫做“走近科學”,而不是“走進科學”。

進入2010年後,大眾的學歷普遍變高,網路資訊傳播速度也變快,《走近科學》也從“恐怖片”再次恢復成了嚴肅的科教節目。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

播出20年,低調落下帷幕。再見了!《走近科學》。

你看過《走近科學》嗎?

在留言區聊聊

《走近科學》停播,再也看不到“懸疑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