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分享」不是自私!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不分享就是自私嗎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羅寶鴻老師從蒙特梭利的教學經驗出發,提供建議給父母參考。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搜尋公眾號 “親子天下”關注

孩子「不願分享」不是自私!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親職作家羅寶鴻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翻譯講師,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總是能療愈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是羅老師的座右銘,期許透過這些分享,能幫助更多父母與家長了解孩子:讓他們更能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更能看到孩子真正的色彩……讓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著有《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蒙特梭利、薩提爾、阿德勒,看懂孩子內在需求,培養正向、自信、穩定好性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

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負面、抗拒情緒時,家長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瞭解「分享」這抽象的名詞呢?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成人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在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達到平衡?

討論這話題之前,我首先想表達的是「要跟別人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這籠統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各位說明一些關於「分享」的觀念:

一、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求孩子「分享」這件事,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成熟度,我們對一個5、6歲孩子所使用的方式,會跟一個2、3歲孩子不一樣。

5、6歲的孩子他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會比較理解「將心比心」的觀念,但是對

3歲以下的孩子

來說這些話語他是還聽不懂的,因為這階段的孩子

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

,著重在自身心智功能建構,

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化,

還不懂得什麼是「尊重、禮貌、輪流、等待」,所以出現不想分享、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3歲、甚至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物權觀念尚不明確,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你的」、「我的」,只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因此會去搶別人的玩具,也不樂於分享。

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希望各位瞭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面不同發展成熟度的展現。

所以我會建議成人,

在孩子還沒有足夠成熟到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不要強迫他必須要分享,

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二、分享與否,決定權在於孩子

不管孩子3歲與否,或是更大的孩子甚至大人,在分享這件事的前提之下,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有些東西是我們不想分享的」。

舉個例子:「您喜不喜歡跟別人分享您的錢?」又或者是「您剛買了一部新車,您願意跟別人分享嗎?」

我想,答案是很顯然的。有些東西(例如有紀念價值、貴重物品)是連我們大人都不想分享,別人也強迫不來的!

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

所以,不管孩子年齡幾歲,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分享,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

因為,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做出的強迫分享,是一種犧牲,是為了取悅別人的行為,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

成人需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要分享的心情。

三、沒有該物品的擁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大的要讓小的」,如果不借、不給,大人就會給予相對應的懲罰。

但這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所以就算大孩子把玩具讓給小小孩玩,他也不會學習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委屈」。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當下,蒙特梭利教育提倡的規範是:「玩具在誰手上,其他人想玩就要輪流等待,不可以用搶的。」

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成人要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或者找另一個玩具。

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急不來的,希望家長能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

四、培養孩子分享美德,要先從他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在孩子心甘情願之下、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在平時事先與孩子討論,詢問孩子有哪些玩具是在朋友來時他願意分享、哪些是他不想分享的。

到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拿出來給其他孩子玩。先從此練習,是培養孩子分享最好的開始。

又或者,孩子生日時您準備了蛋糕,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平均分享給家裡的每位成員,這也是一種分享的喜悅。

學習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還有出於孩子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他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到了。

與此同時,若成人能在孩子踏出一步時,就給予實時、誠懇、具體的鼓勵,這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五、幫助孩子瞭解「約定」的重要性

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

若孩子表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不要分享。」父母除了要注意前述提及的四個重點之外,

如果是有討論過且約定好,但當下孩子情緒卻強烈拒絕分享,建議大人要幫助孩子遵守約定,讓他了解約定的真義

(約定不是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的事情),幫助他把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使用。

當然,在當下他也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下)、以及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的(他保留給自己的那些)。

但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1.安定自己內心:

大人內心必須先讓自己內心安頓好,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2.要了解這是常有的事情:

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他當下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3.同理但不處理:

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跟他道理。

4.轉移他注意力:

引導他讓他玩其他的玩具。

5.不要坐以待斃:

若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 本篇文章由【Henry羅寶鴻 老師】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

三歲小孩一崩潰就尖叫,羅寶鴻:正確處理四句訣

羅寶鴻:培養孩子守時觀念,6歲以前是關鍵期

羅寶鴻:溺愛是錯愛,教養應秉持「自由不能沒有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