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望穿的只是秋水而不是春水與夏水?

望穿秋水表達什麼意思

秋水恆有,著名的便是莊子《秋水》。但真正以秋水喻眼睛直至望穿秋水的喟嘆,還是唐以後的事。白居易“凝了一雙秋水”開其先河;元人王實甫“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開始定型;清代蒲松齡“今日箇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錦上添花,畢其功於一役。及至今日,我們的作文本里還是常有“望穿秋水”的成語。必須指出的是,一句話,一個比喻一旦固化為某個成語,其好處是言簡意賅,壞處是習焉不察。我們往往會在習慣性的語言動作裡忽略語言本身的豐富,比如為什麼我們只說望穿秋水,而不言望穿春水或夏水呢?

白居易寫出“離離原上草”的名句後,李賀出生。晚生李賀“一雙瞳人剪秋水”句也常常被人誤為“望穿秋水”一語的前世。我沒有查勘白、李二人具體的作品編年,晚生李賀的“秋水”詩句也許早於白居易的“一雙秋水”。但這種可能性的存在機率極小。好在我並不一定非要確定他們二人的詩句究竟誰寫得更早些,而是知道唐人在中唐已經開始說“一雙秋水”就夠了。從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到王勃“秋水共長天一色”再到清人王士禛“蘆花無花秋水長”,“秋水”的自然屬性沒有改變,也不可能被改變。但是,一旦秋水這個詞進入身體的情感編碼,它就脫離其自然屬性而成了水汪汪的情感。基於此,我必須問一句:為什麼只有秋水指代眼睛,還可以望穿,而春水、夏水卻不能呢?

我檢索了一些答案,點贊較多的是以下幾種:1、秋水清澈,看後讓人心曠神怡,因此古人又用“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李賀《唐兒歌》有句“一雙瞳仁剪秋水。”後來便因此有了“望穿秋水”之說;2、秋水在秋風的吹拂下波光盪漾,有脈脈意。而秋水亦有脈脈意。秋水的含情脈脈,常常代表一種愁緒,女子有了愁緒容易心波盪漾。同時,眼睛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的,作為本體的眼睛和成為喻體秋水合在一處便有了唐以後的“秋水”之情;3、秋水眼傳說是女子最美的眼睛,亮晶晶的,彷彿眼睛裡含著水,漾著微波,眼睛裡含著的水,傳說具有淨化人心靈的魔力,再花心的男子見到這種眼睛也會變得專一起來,不過生這種眼睛的人並不多見。以上諸說,各有自己的鼓點,都有自己的道理,卻都不能使我完全滿意。於是,我又請教陳仁先生。

陳仁先生結合自己的專業說,“春天的水主情感,許多事物都不一定眼見為實,而是依靠肝膽來體會。春日,肝氣抒發,易於感覺事物。肝膽的體會也因此主要在春天。比如‘春暖花開’的‘暖’字,就是一種感覺、體會,它不是‘看’的結果。夏天的水陰陽交合,也不適宜‘望穿’二字。因為夏屬火,缺水。秋水就不一樣了。水屬陰,秋亦屬陰,在這個陰的環境中,由於秋本身同時還屬金,金克木,秋金旺、肝木必窮,終致肝氣鬱結、缺乏。鬱結的肝氣使身體失去了感受外物的能力,很多事物只能靠眼睛而不是靠肝膽功能來體會。這種只能‘目睹’的結果,使得‘秋水’一詞因之有了比喻‘眼睛’的語意。眼之所見,無非草木搖落的秋日,其間的‘悲’,不請自來。即使豪言秋日勝春朝的劉禹錫也不能否認‘自古逢秋悲寂寥’。因此,‘望穿秋水’也因之有了悲愁的意味。”

秋之為氣,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這個詞有很多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就是冷落悽清的模樣。如此悲情,自然需要抒發,而“望穿”這個動作,望穿的恰恰是因秋而來的悲情以及關於久別之後再度相逢的期待。故此,“望穿”的詞義不僅僅是看破、望盡之意,它還有非常濃烈的期冀在裡面。與秋之悲涼相近的另一個詞是“悲苦”。悲,是感覺;苦,是味覺。感覺之悲與味覺之苦合二為一,悲與苦相互加持,各自深了一層。它們與秋的共同點在於,五行之中,秋屬金,悲苦亦屬金。金易沉澱,難於揮發,這也是所有的“望穿秋水”總有一種深層悲苦的原因。這種悲苦的極致就是悲苦本身的石化,最典型者便是傳說的“望夫石”。

清代廖燕說,古人詩篇,秋佔其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寫秋的詩篇?杜甫說,百年歌自苦。秋水落芙蕖的時節,偶爾會有劉禹錫似的造反派:我言秋日勝春朝。但大化流行。衡之時運,劉禹錫再大的才氣也改變不了草木搖落露為霜的秋氣。惟其如此,我把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壯語理解為“望穿秋水”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也是古人寫詩的一個小技巧:不說我想他,偏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作家,尤其女作家中,蕭紅的名字,其字面意義悲喜交加,其一生的命運也是如此。悲喜中,她寫了奠定其文學史地位的《呼蘭河傳》。她說,“秋末,後園裡的大榆樹也落了葉子,園裡荒涼了,沒什么好玩的了。”其實,悲喜一生的蕭紅,由於過於悲情而忽略了言,文字,都在悲苦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