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釋迦牟尼佛在講經說法中,經常提到“性”,也就是自性、本性,明心見性的那個“性”。孔子也多次提到“性”,尤其是在《論語。陽貨》裡有一句名言: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孔子說的這個“性”,孔門弟子中能解其義的人不多。顏回聽了孔子之言,無所不悅;曾子聽了孔子之言,明白孔子的道是“一以貫之”,這兩位都是屬於上等根性的人,一聽就能明白。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他知道這個“性”是不可得而聞的,只能靠個人覺悟,證明他也能夠了解一部分。那孔子說的這個“性”與釋迦牟尼佛說的“性”是一回事嗎?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孔子說的性與佛說的性,是一不是二,無二無別。

釋迦牟尼佛說性,分為體、相、用三個方面。體是本體,本性;相是所現之相;用是業用,作用。這個本體是空性,但不是無,遇上因緣就能現相,相是假的,但相卻有業用,能造善業,也能造惡業、無記業。本體和現相本無善惡,但是業有善惡,所以才有了善惡之說。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孔子所說性相近的“近”字,是說其前,是先天的,原本我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現的相也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指的是佛說之性的體和相。習相遠的“遠”,指的是其後,後天形成的,是佛說的業用,指的是因無始劫以來業用所造成的善惡習氣,這個方面每個人就都不相同了。

不僅佛家講體、相、用,其實儒家也講體、相、用,只是文字不同罷了,但是有些人心胸比較狹窄,總覺得儒是儒,佛是佛,擺出一副水火不容的樣子。《周易。繫辭傳》是孔子所著,其中很多話也是在說“性”,我們引用幾條: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陰陽難測,精微奧妙,所以無方。易則是唯變是從,沒有一定之體。所以說,無方無體,說的就是本體空性的意思,這個“神”和“易”就是指我們的自性、本體。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不管是成象還是成形,講的都是現相。什麼現的相?就是我們的本體,上面所說的神和易,有因,再遇到緣,就現相了。這些都說明,孔子所說的性和佛說的性,其實就是一回事。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裡面的性,就是指佛講的自性,自性是一體三面,本體是空性,雖然是空,但不是無,它真有,遇到因緣,就能現相,相卻是假相。這個自性和現相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比如我們吃的姜,姜有 熱性,但是我們卻看不見熱,摸不出熱,只有吃到肚子裡,身體才能感覺到熱,這就是性,沒有善惡之分。再比如我們人的身體,就是假相,在沒有任何行為時,你不能說是善身,也不能說是惡身,這就是孔子說的“性相近也”。必須由人表現出一些行為,是害人還是助人,這才能說善惡。這些行為不是相,而是習氣所造成的業用,這個業用是根據人的習氣不同而不同,所以經常說習慣成自然,人們都喜歡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所以越發展,各自的差異就越大,這就是孔子說的“習相遠也”。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裡的“性”,是佛講的“性”嗎?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而是稱讚、讚歎的意思,是“善哉”的善。所以說孔子和佛講的“性”沒有差別,指的都是人的本性、自性,是一回事,只是個人理解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