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最佳僱主”如何面對員工間隔年?

百度搜索關鍵詞“gap year”(即間隔年),詞條解釋是:西方國家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並不急於盲目踏入社會,而是停頓下來,做一次長期的遠距離旅行,用一段時間放下腳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

在中國,選擇“間隔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據智聯招聘《2022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18。6%的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15。9%選擇慢就業,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智聯招聘今年的“中國年對最佳僱主評選”活動,也將主題定為“出發!職場多元宇宙”,倡導職場選擇的多樣性,“間隔年”是多種選擇中的一種。

不過,中國人的“間隔年”似乎不太一樣。這一舶來詞彙飄洋過海來到國內,其原本的“詩與遠方”也有了更多的含義。

應屆畢業生王洋白天在中關村的一家公司實習,晚上學習考研英語。在他的揹包裡,還放著一本公務員考試書籍。正如一位小紅書使用者所寫的:老外的gap year,是“畢業之後花一年時間深度旅遊,感受不同的生活”;小紅書博主的gap year,是“拿了三段大廠實習經歷,順便考了幾個證,然後又去英國留學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就業壓力不無關係。面對1076萬人的畢業生大軍,有任何時間被浪費,像王洋這樣的學生都會有負罪感。

“間隔年”應該做什麼?是否有標準答案

和王洋一樣,gap year比上學還忙的畢業生還有很多。如何充分利用間隔年時間?招聘中如何正確對待有gap year經歷的求職者?這些問題,求職者在思考,企業莫衷一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提交了有關在中國高校設定“間隔年”的建議,期望幫助青年學子更好明確人生目標。

“在12年應試教育和高考衝刺壓力下,許多青少年來不及對自己的天賦才能和興趣愛好形成清晰認識,就必須作出大學專業選擇甚至就業選擇。”對於“間隔年”的建議,潘向黎表示。在她看來,透過設定間隔年,可以幫助青年學子明晰自己的天賦和志向,瞭解社會的情況和需要,為將來的發展選定方向。她表示,目前國際上實施的“間隔年”制度,對大學生等群體成長具有顯著正向作用。相較於將時間投入到備戰考試中,“間隔年”期間,畢業生可以明晰自己的天賦和志向,瞭解社會的情況和需要,為將來發展選定方向。

在一本講述間隔年的書裡,2006年,一位叫孫東純的年輕人放下工作,在13個月的時間裡去了泰國、寮國、印度、巴基斯坦……他一邊旅行,一邊做義工,在旅行中認識了一位日本女孩,後來成了他的妻子。

這也曾是王洋理想中間隔年的模樣,一個月前,他背上揹包,去了青海一家NGO組織做義工。然而僅僅一個月,他便結束了義工生活。因為他並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樂在其中,反而是在與同學對比中,產生的巨大焦慮,於是他最終選擇了考研、考公。

許亦飛也曾是一位嚮往“詩與遠方”的青年。畢業後,面對理想崗位停止校招,他沒有加入求職、考研大軍,而是獨自一人來到大理,註冊了自媒體賬號,一邊望著蒼山洱海,一邊寫寫小說,思考自己應該過怎樣的生活。

開始時,他慶幸自己的選擇。相較於擠破腦袋進入大廠,每個月在京滬深房租動輒五六千的同學,他的房租只有一千元,再加上小城市低廉的物價水平,一篇短篇小說的稿費,可以供他在雲南生活一個月。雖然最終他經營一年的自媒體並沒有像理想中那樣成為“百萬大號”,但是至少他已經明確了職業方向——尋找一份媒體工作,依舊要與文字為伴。

從這些gap過的年輕人的經歷中可以看到,間隔年做什麼並沒有唯一的答案,因為對於年輕人而言,認清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被別人“推著走”,則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也無助於長遠發展。正如智聯招聘董事長、CEO郭盛曾說,對於畢業生而言,擇業觀非常重要,擇業已大於就業。他呼籲整個社會幫助大學生建立擇業觀,讓大學生認識到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以什麼姿態進入職場。

對於年輕人畢業後方向的選擇,俞敏洪也表示:“只要你的想法能激動你自己的人心,你就應該去嘗試,去創業。失敗了回到體制內也好,回來給俞敏洪打工也好,不丟臉。”

透過這一年的嘗試與摸索,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或生活方式是“間隔年”存在的真正意義。

破解“間隔年歧視”,讓gap過的年輕人釋放更大能量

不過,gap year這一想法,在中國尚未被完全接受,仍存在障礙和限制。

選擇“間隔年”的畢業生通常首先要面對的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家長們將“間隔年”與“留級”相提並論。畢業生在gap之時,這種慢就業的行為往往難以得到父母的認同、理解。

在找工作時,用人單位對簡歷斷檔的歧視始終存在,甚至被視為“大忌”。無論是應屆畢業生還是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間隔年”的經歷都會成為一個減分的存在。對應屆畢業生來說,“間隔年”也會讓他們失去“應屆生”身份這一優勢。目前,不少提供編制、戶籍等福利待遇的企事業單位在校園招聘中,通常要求求職者為應屆畢業生。

而實際情況是,多元化就業已經成為趨勢,在年輕人中表現尤為明顯。選擇Gap的求職者會越來越多,企業應該破除歧視,像“考察”任何一段工作經歷一樣,去關注求職者在間隔年期間做了什麼,有哪些收穫,間隔年的經歷是否能夠讓他們在工作中發揮價值。

雖然表面上“間隔年”求職者存在履歷斷檔,但透過一年的Gap,求職者可能在一年中體驗了多彩的人生,鍛鍊了不同的技能,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真正的興趣所在。充實度過“間隔年”的同學積極蓄力,往往能更好的適應並融入工作,能力也會更快的提高。

智聯招聘提出的“職場多元宇宙”這樣描述如今的職場——數字化時代,00後跨入職場,不同的組織形態與個體選擇造就了職場的多樣性,僱主與僱員如同置身於多元宇宙中,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組織可以有不同的發展節奏,每個員工作為獨特的個體,可以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年輕人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作出職場規劃。相同選擇的組織和員工在同一空間內進行探索,雙向奔赴帶來的效能無限釋放,而這樣的空間數量無窮無盡,既獨立執行又互相影響。

企業首先應該能夠認識並接納不同的員工,才有可能讓他們在高效協作、創意碰撞中發揮更大的能量。從企業文化層面來看,“職場多元宇宙”這一概念倡導組織的文化包容:組織包容員工的個性,令全員加入到文化建設中,用不同的觀念、行為去影響組織的價值重塑。而從員工激勵的角度來看,面對興趣各異的員工,企業需要了解不同員工的訴求和喜好,透過不同福利滿足其需求,支援員工做真正熱愛的工作。在薪酬福利基礎之上,對於“熱愛”的滿足,能夠激發員工更大的動力。

對組織執行而言,“補充新鮮血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這一點又變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間隔年”員工帶來的新鮮或許正是企業需要的。一個積極進展是,如今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與年輕人真誠、平等地交流,傾聽他們在“gap year”都做了什麼,願意讓他們用自己的獨特想法、興趣、技能去影響團隊。即“職場多元宇宙”所倡導的為員工提供充裕空間——接受年輕員工在工作之外培養各種興趣、提升技能,相信員工不同方面的成長將反哺工作。

今年的“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活動已經進入評審期,或許求職者們會看到更多包容多元的企業脫穎而出,職場對於“間隔年”的歧視也將在這些企業的帶領下逐漸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