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編者按:

陰山、老牛灣、大興安嶺、烏梁素海、呼倫湖、烏拉蓋草原、庫布齊沙漠……內蒙古豐富多樣的自然地貌緊密聯絡、相互依存,彙集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元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系統,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內蒙古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不斷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

央廣網內蒙古頻道特推出《航瞰內蒙古》系列報道,用鏡頭記錄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以全新視角展現祖國北疆亮麗畫卷。

央廣網興安8月7日訊息 眼下,正是糧食作物生長的關鍵期。在興安盟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點,玉米葉下,株株豆苗規整排列,兩種作物間隔種植,一高一低相得益彰。“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今年興安盟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初顯成效,大豆玉米長勢良好,即將迎來豐收。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在興安盟科右中旗推廣應用(央廣網發 葛玉彬 攝)

興安盟科右中旗2022年實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11。5萬畝,種植面積全盟最大。目前大豆玉米長勢喜人,70%的大豆處於開花結莢、籽粒膨脹期,玉米處於灌漿結實期。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在興安盟科右中旗推廣應用(央廣網發 包向東 攝)

佟瑞金是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鎮禾日木嘎查種糧大戶,他今年承包了1000畝地,500畝託管給內蒙古中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在他家的500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地長勢特別好。佟瑞金說:“當初聽了內蒙古中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宣感測覺很有科學依據,今年就以試試看的心理種了500畝,目前長勢非常好,豐收不成問題。玉米幾乎都是雙棒,大豆長得也好。”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興安盟科右中旗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區鳥瞰圖(央廣網發 葛玉彬 攝)

佟瑞金的朋友寶亮告訴記者:“我沒相信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今天特意來看朋友種植的玉米大豆長勢,真的挺好,我打算明年也採用這種模式,種1000畝。”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農用裝置不斷升級(央廣網發 葛玉彬 攝)

內蒙古中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梅說:“今年我們公司承載66000餘畝地進行復合種植,合作社種植43000餘畝,託管20000餘畝。在全旗託管戶中,我們透過走訪發現長勢都非常好,對帶狀複合種植也都非常認可。”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內蒙古中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央廣網發 包向東 攝)

走進位於音德爾鎮的扎賚特旗保收農業專業合作社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基地,大豆、玉米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已經在扎賚特旗示範種植三年了,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現在長勢都非常好。”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推廣研究員劉復偉介紹說,扎賚特旗主要採取大豆玉米2+2、4+4、4+2、6+4等模式,基地內安排了各個模式的對比試驗和大豆玉米品種試驗,目的是選取適合本地的種植模式及品種,為下一年推廣打下基礎。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扎賚特旗好力保鎮五道河子村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基地玉米大豆長勢正旺(央廣網發 白玉亮 攝)

“黨的政策真好,我們進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不僅可以享受每畝150元專項補貼,同時按照實現對耕地的倒茬要求,每畝還有75元補貼。用於帶狀種植的農機具補貼也提高5%,農業保險還給予特殊保險支援,這比種玉米的補貼高出不少。”扎賚特旗保收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柴衛中告訴記者,複合種植和單種玉米產量相當,種植成本沒什麼增加,每畝增加15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扎賚特旗好力保鎮進行大豆玉米複合模式引領,落實大豆擴種計劃,五道河子農牧專業合作社,種植大豆麵積創歷年之最。

“去年,我們合作社試點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今年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畝。”五道河子農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崗說,不同於傳統栽植技術,透過淺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確保大豆、玉米產量效益雙提升。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航拍扎賚特旗巴彥高勒鎮興隆村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央廣網發 孫鵬宇 攝)

“我們全旗依託105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實現了6萬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目標,大豆種植面積擴大到53。73萬畝。”據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局長李雪山介紹,今年,扎賚特旗在音德爾鎮、新林鎮、好力保鎮3個鄉鎮建立以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為核心的高質量、高標準示範區4個,建設400畝核心示範區、4000畝示範展示區、1萬畝輻射帶動區,力爭在示範區內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覆蓋率達到100%。

航瞰內蒙古|興安盟:大豆“套”玉米 種出好“豐”景

在扎賚特旗巴彥高勒鎮興隆村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示範基地內玉米大豆相映成景,蘊含著豐收的希望。(央廣網發 孫鵬宇 攝)

李雪山表示,大豆玉米大比例間作種植模式的大面積示範推廣,不僅能提高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也有利於促進糧豆輪作,提高地力,保護黑土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是農業農村部推廣的一項技術,改單一作物種植為高低作物搭配間作、改等行種植為大小壟種植,這種種植模式能充分發揮玉米邊行效應和大豆固氮養地作用,有利於改善土壤條件、提升土壤地力,實現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大豆的綜合效益,是穩玉米、擴大豆的有效途徑。

據瞭解,2022年,興安盟實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26。12萬畝。為鼓勵農民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油料作物自給率,興安盟提高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差,從原來235元/畝提高到320元/畝。併成立7個業務推進組,深入各旗縣市及興安農墾指導生產。目前,大豆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監 制:田鳳元

記 者:王秋蕾

攝 影:葛玉彬 孫鵬宇

制 作:魏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