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大家都知道,元朝和清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特殊的兩個年代,因為他們不是由漢人建立的政權,而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清朝在1644年入關,享國二百多年,在這二百多年裡,漢族人的社會地位和滿族人是有巨大差距的,就拿後宮選妃來說,一般只有滿族貴族女子才會成為後宮嬪妃,除了少數例外以外,漢族女子多數都只能去當宮女伺候別人,那麼清朝的時候,是如何分辨一個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的呢?只需要看一個隱私部位就可以了,不過一般人不知道。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清朝時期,滿族作為統治階級,在很多習俗上對漢人有著重要影響,最為明顯的就是男子的髮型了,在清朝以前,漢族男子是需要“帶冠束髮”的,有的影視劇裡成年男子會披頭散髮,這是很不符合歷史常識的。

因為在漢唐等年代,男子不束髮的話,會被視為蠻夷,滿族入關以後,漢族男子也留起了“金錢鼠尾辮”,就是留一個小辮子,剃光頭部其他地方的毛髮,意思是掃去四方異族,定鼎中原,不過這樣一來,從外表上就很難分清楚一名男子到底是漢族人還是滿族人了。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隱私部位——耳朵

滿族起源於女真族,所以他們保留了一種與漢族人不同的習俗,他們在出生的時候,會在兩邊耳朵上扎三個小孔,這樣佩戴耳環比較方便,而漢族人則沒有這個習慣,就算是帶耳環的人,多數都是一隻耳朵一個孔,這樣的話就給區分滿族女子和漢族女子提供了方便。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女真發展到了後金時期,佩戴耳環更是成為了他們的標誌性習俗,女子不光是佩戴耳環那麼簡單,她們會在耳環上下很大的功夫,選材很講究,有金銀玉材質的,做工也很講究,造型各異,更有甚者,一隻耳朵上會佩戴四五個耳環,看起來會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在滿族一統天下以後,他們在保留這一習俗的同時也進行了規範,佩戴耳環的習俗被確定了下來,並且滿族的女性一定要這麼做,“一耳三鉗”漸漸成為了規範,意思就是說每隻耳朵都要有三個孔佩戴耳環。不過這個地方比較隱私,要仔細看才能看清楚。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所以,滿族女子不管是出生貴族還是貧民,都需要佩戴耳環,只不過有的女子出生好,家庭地位高,在耳環材質的選擇上會更講究一些,她們佩戴的耳環多數都是上等玉石或者是黃金做成的,而一般的滿族女子,佩戴的耳環多數都是銅製的,所以不需要檢視戶籍,光看一個人的耳環數量,就可以大致看出一個清朝女子的身份。

明顯部位——腳

除了耳朵,其實他們還可以透過腳來分辨一個女子是漢族還是滿族,我們都知道,古人有裹小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不是滿族人創造的,而是漢族人創造的,在秦漢唐時期,也沒有這樣的習俗,南宋才可以以小腳為美,漢族女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把腳裹起來,阻止其生長,讓其長成“三寸金蓮”。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但我們知道,女真人天生就是很擅長騎射的,女子也是如此,如果裹小腳的話,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運動能力,所以滿族女子是不裹小腳的。

在順治元年,孝莊皇后就下達過這樣的命令:禁止女子裹小腳,有裹小腳的女子進宮直接斬首,在順治二年,又頒佈了法令,禁止纏足。

康熙元年,康熙又頒佈了很嚴格的命令:違者罪其父母,輕則罰40大板,重則流放10年,但這個習俗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

清朝如何區分女人是漢族還是滿族?有兩個部位,一個明顯一個隱私

在漢族人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就算是滿清的統治者們多次明確禁止纏足,也沒有完全禁止掉這個陋習,乾隆年間也下過纏足令,專門針對旗人女子,他嚴禁旗人女子纏足,所以從腳部大小,也可以看出一個清朝女子到底是出資八旗呢還是底層百姓,是漢人還是滿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