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婆婆要我們全家正月初一到十五都別洗頭,背後的原因說出來讓我們哭笑不得

。跟老人家一起過日子都能寫出一本難唸的經!

01

婚後我跟老公一直是兩個人單過。平常下班了有興致就自己做飯,沒興致了就點個外賣,週末想睡多晚睡多晚,屋子一週不打掃都沒有問題,小日子過得別提多不自在了。很可惜,這樣的日子沒持續多久,因為我懷孕了。

到孕九個月的時候,家裡老人不放心,加上以後也要照顧孫子,婆婆便主動提出要過來幫忙。

我心裡是做好了婆媳難以相處的準備,

只是沒想到住在一起的頭一天,婆婆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

老公是週五下班去鄉下接的婆婆。

週六一早,我們還像往常一樣在夢遊周公,一陣乒乒乓乓的鍋碗瓢盆聲音就把我們吵醒了。隔著十米遠,我就聽到廚房傳來的動靜:“這東西怎麼這樣放,年輕人就是不會過日子。”

不一會兒婆婆便來敲門,

我跟老公睡眼惺忪地爬起來,還沒站穩就被她老人家拉進廚房劈哩叭啦地數落一番:

“豆子這些不能放在灶臺底下,鍋子熱,這些五穀雜糧很容易壞掉知道嗎?拆封過的這些乾貨要放進冰箱裡面,放在外面不怕長黴嗎?調味品放在左側也不嫌拿著不順手,我都給你們調整到右側了……”

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婆婆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也不管我跟老公呵欠連天。等她說完,老公連忙道:“好好好,媽,都按你說的來。我們再去睡一會兒,起來就收拾啊。”

婆婆卻不可思議地說:“都八點了還睡什麼?趕緊洗漱出來吃飯了,我熬好了小米粥。我跟你們說啊,小米粥可養胃,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懂得照顧自己……”

眼瞧著婆婆又要長篇大論一番,老公趕緊拉著我躲進洗手間,以洗漱為由避開了她的嘮叨。

嘖嘖,還睡什麼呀?聽了這麼久的教訓,睡意早沒了。

02

雖說老人在家可以幫忙減輕家務負擔,

但前提是,老人的衛生習慣要跟你一致呀。

我婆婆是從鄉下來的,

鄉下的廚房很簡陋,泥抹的牆壁,地板沒鋪磚,平常有點水漬菜渣,就從灶臺往地上一揮,再往院子裡一掃,完事兒。

剛來跟我們同住,婆婆還是保持著這樣的習慣。

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灶臺用抹布過一遍,

地面上洗菜擇菜散落的零星廚餘垃圾婆婆通通給掃到門外,堆在電梯邊上,而且要命的是她還要去跟樓道保潔阿姨理論,投訴人家不幹活,不打掃!

阿姨很委屈,她說,這是我們自家的垃圾,不能這麼堆在公共走道里,要是家家戶戶都這樣,她24小時工作都打掃不完。我下班回來時見到這一幕,尷尬極了,

好說歹說才說通婆婆城裡不比鄉下,衛生還是要注意的。

但儘管如此,

婆婆有時候還是會習慣性地把碗碟水漬甩在地上,吃飯嚼到什麼沙粒或魚骨頭,也是朝地面“呸”一聲,看得我胃口全無。

還記得孩子剛開始吃輔食,有次我讓婆婆幫忙給遞個碗。寶寶碗是懷孕時候買的,被我收在櫥櫃裡。

婆婆拿出來之後沒有再過一次水,而是直接抓起胸前的圍裙,當抹布似地把碗裡擦了一遍。

那圍裙每天洗碗拖地她都戴著,上面不知道有多髒。

可婆婆毫不在意地把碗遞給我,說已經處理乾淨了!

打那之後,我不敢再讓婆婆幫忙裝飯裝菜了,都是自己先提前把碗碟拿出來,開水燙一遍,再用來盛飯菜。

真是怕了她老人家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又做出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且婆婆很節省,東西用久、用舊了也不捨得換新的。本來這是好事,

但有些東西是不能省的,比如廚房的抹布就要定期換

,否則很容易滋生細菌。病從口入,說的不就是廚房衛生的重要性嗎?

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婆婆不僅自己不捨得扔,還見不得我扔。每回我扔抹布、筷子都要被教育好久,

搞得我後來想做點啥都得偷偷摸摸的,家都不像自己的家。

03

跟老人在一起,還需要遵循很多規矩。

春節不洗頭,初一不掃地,這些我還能理解,但在元宵節前都不能洗頭這我就不能接受了。

婆婆說:

“頭髮頭髮,發財發財,過年是上好的積財機會,你這一洗,不就把這一年的財氣都洗掉了嗎?”

婆婆為了怕我們洗頭,把洗髮水護髮素都收起來了。

氣得老公大罵:“都什麼年代了,還是這樣老古董!你收一瓶我們買一瓶,看看這樣浪不浪費,費不費財!”

大過年的,一定要搞到家裡雞飛狗跳吵吵鬧鬧,也是無語。

有一次,幼兒園佈置大家做手工頭飾,我和孩子選擇做他最愛的小恐龍。我們找的恐龍樣本是綠色腦袋,黃色甲片,非常可愛。兒子跟我說:“媽媽加油,我們一定要做幼兒園裡最威風的恐龍!”

我們娘倆費勁洪荒之力終於搞定了一整套配飾,孩子興高采烈地戴上:“太好啦,媽媽你看我像不像一隻真恐龍?”兒子超開心,給我展示一圈還不夠,又興沖沖地跑去給奶奶看。

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誰知道奶奶看了卻勃然大怒,她衝出來說:“誰讓你做這個的,快點脫掉,太難看了!”

邊說著邊摘去兒子頭上的恐龍帽。兒子不依,大聲喊著:“不要啊不要啊,這是幼兒園要用的。”奶奶一把抱住兒子,抓下頭飾,又刷刷撕碎,扔進垃圾桶說:“不可以,太難看了,像什麼話。”

我氣壞了,問婆婆:“您什麼意思,我跟孩子做了好久的,現在弄壞了,明天拿什麼去參加活動?”

婆婆說:“壞了就壞了,誰見過戴這個的?”

“怎麼就不能帶了,你倒是說個理呀?”

“老人家說不能帶就不能帶,你聽就是了,問那麼多幹嘛?”眼看說不過我,婆婆氣呼呼地轉身進房間,砰地一聲甩上門。

簡直莫名其妙!直到我接到大娘姑的電話才明白,

原來,黃色,綠色,藍色,白色在婆婆眼中都不是吉祥的顏色,是在特殊場合才能戴的。

難怪每次我給兒子穿這幾種顏色的衣服,婆婆都嫌棄地說難看,原來不是表面上的好不好看,而是寓意問題。

類似的風俗還有很多,

比如晚上不能帶孩子出門,哪怕小區溜達散步也不行。家裡不能吃石榴、葡萄這種多籽的水果,不吉利。問她為什麼又不說,說就是“問這麼多幹嘛,照做就是了!”

04

這些相處的細節,雖說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就是讓人難受。

加上婆婆比較強勢,看不慣就是責罵,不順意就甩臉色。還不愛說清楚,搞得我和老公像守著一顆定時炸彈,時刻擔心什麼時候會爆發。

但是你說要讓她回去我們單過,也不現實。

我爸媽身體不好,照顧自己都夠嗆,更別提來幫我們帶兩個小的。我也曾經請過阿姨,

但阿姨真的不如親人放心。

我遇到過一個阿姨,表面上待人客客氣氣的,

僱主不在的時候卻是自己在一旁刷手機,孩子哭也不管。另一位阿姨會帶孩子下樓放風,但她任由孩子在身後跟著,完全不擔心小區裡來來往往的車輛。

這些我在監控裡看得,或者聽鄰居轉述得一清二楚,嚇得我再也不敢請阿姨了。

跟老人住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現在我算想明白了,世上哪有兩全的好事呢?

如果想要自由自在,那就得接受自己搞家務做衛生看孩子,必要的時候甚至只能辭掉工作全職帶娃。如果想要老人幫忙,那就得接受彼此間的差異,儘量磨合,爭取一起把日子給過好。

好在婆婆屬於那種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說話不好聽,但心是很好的。

而且她也一直唸叨著,等孩子大了,她想回鄉下找那群小姐妹撈海蠣打麻將去,不想跟我們一起過。

看吧,其實雙方都在忍受彼此,沒有嚴格的誰對誰錯。看在因為血緣湊在一個屋簷下的緣分,先珍惜當下,過好眼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