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瞭解抑鬱、焦慮和精神衰弱?告別胡思亂想

“睡眠質量”、“亞健康”、“人際關係敏感”等話題越來越多地走入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視野。你是否也被這些籠罩在自己身上的標籤而倍感身心壓力?是否又有過“自己是不是病了”、“自己是否應該得到心理諮詢或治療”這些困惑呢?接下來3分鐘的閱讀,讓您放下這些胡思亂想的包袱,輕鬆應對生活中的心理狀態壓力。如果內容對您有幫助,請不吝您的關注!

第一步,瞭解這三種心理狀態的表現。

第一步,瞭解這三種心理狀態的表現。

抑鬱情緒=不愉快的情緒+一些可怕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的想法。

焦慮=不愉快的感覺+一些可怕的事情將要發生的想法

其常常表現為心理軀體帶來的障礙,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注意,其與精神病和神經衰弱雖有實際心理表現領域的重合,卻不在一個討論的範疇裡。精神衰弱可歸納為心理範疇,而精神病和神經衰弱屬於醫學範疇。)

三步瞭解抑鬱、焦慮和精神衰弱?告別胡思亂想

精神衰弱≈抑鬱、焦慮等情緒的綜合表現+自我感覺不受控的心理活動。

第二步,明確三種心理狀態的表現。

情緒最主要的特點是,情緒低落、思維緩慢、言語動作減少和遲緩、興趣減退等。

第二步,明確三種心理狀態的表現。

主要的特點是,坐立難安、恐懼、自我存在感降低,如對周圍環境的不熟悉和不真實感,感到自我與身體的疏遠等。

“我的心態馬上就要崩潰了”(焦慮);“我真的徹底傷透了心,心態已經崩潰了”(抑鬱情緒)

“我可能失去你了,你可能不再愛我了”(焦慮);“我已經失去你了,你已經不再愛我了”(抑鬱情緒)

“你已經消失或死掉了”(焦慮);“你已經消失或不在了,再回不到從前了”(抑鬱情緒)

“有什麼東西將會進入到我的身體,傷害我,讓我沒有力量應對”(焦慮);“有什麼東西正在殘害我的身體,我已經失去力量去應對”(抑鬱情緒)

“我將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受到懲罰”(焦慮);“這就是我的下場,我在受到懲罰”(抑鬱情緒)

抑鬱

更明確來講是焦慮、抑鬱等心境所導致的心理軀體障礙。表現為無緣無故的心煩氣躁,不容易入睡、入睡後容易醒來等失眠障礙,經常感到身體疲累,無精打采。工作效率降低等。

三步瞭解抑鬱、焦慮和精神衰弱?告別胡思亂想

焦慮

通俗來講,這一步也是明確自己心理障礙的嚴重程度,是否需要得到心理諮詢或醫療就診的程度。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精神衰弱

不能理解自己無意識的行為動機,如“因為受到了責備而貪吃/做出破壞性的舉動”;對日常分析性的概念很難理解,如“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意思是與父母長得很像類似的俗語。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擁有抑鬱情緒的人,他們習慣於“把憤怒轉向自己”,他們不能理解這種無意識的愧疚感是如何讓他們變得心情低落,這種認知概括可能只是暫時的心境。

第三步,瞭解這三種心理狀態的發展帶來的心理缺陷。

比如說話總跑題,總是忘了剛剛說話的內容,在一些細節上迷路,思維跳躍、不連貫或表達不能停止等。

第三步,瞭解這三種心理狀態的發展帶來的心理缺陷。

。這是區別於心理問題和是否需要醫療診斷介入的關鍵考量。意思就是,是否可以用一些方式來檢驗自己所處的環境。例如,對自己焦慮的情緒,可以尋求自我開解的途徑,說明我們是對自身目前狀況和過往參照有明確而正確認知的。如果對“汽車不是人、是機器”這一現實產生懷疑和過分糾結,其現實檢驗能力就出了問題。

1.認知概括能力。

現實中的崩潰可能是源於我們強烈的情感,例如失去親人;或者是源於自己的情感容受能力不同,例如有的人對受到上司批評責備表現的壓力可以很快釋懷,有的人會覺得持續瀰漫性的羞辱感,這些情感表現不足以說明我們自我保護能力的降低。這一能力是指,我們自己對於生命或生活價值感的缺失,例如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一般來講,這四個方面是判斷我們是否有心理缺陷障礙的表現依據。

三步瞭解抑鬱、焦慮和精神衰弱?告別胡思亂想

關於抑鬱、焦慮和精神衰弱,最後艾肯要給出您一些建議。

首先,我們從認識上不要總想到自己“得病”了,自己給自己帶來的心境壓力危害是巨大的,比如“我有失眠障礙,別指望我明天能如期赴約”,這樣的心理暗示只會導致我們對失眠障礙的過分關注,不利於其緩解。

其次,您目前的心理症狀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種表現,就像人總會偶爾感冒一樣,心理衛生問題同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不能劃等號,同樣偶爾的焦慮情緒也不能直接和焦慮症劃等號,我們需要在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心理門診的指導下明確自己的問題。

最後,大家不要盲目去做一些心理評估,比如“測一測自己屬於哪種性格”、“瞭解自己婚姻中出現哪些了問題”等,市面上的評估不乏有一些是為了博人眼球,另一方面心理評估無論是在心理諮詢還是心理門診就醫時,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從來不會作為定性、診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