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應的是哪個歷史時期?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堯等何力。“

上古堯時代《擊壤歌》

都市上班的人,苦於早晚班和加班的勞累,無論辦公室和工廠,白天是很難沐浴到陽光的,當然這使得當代人擁有白皙嬌嫩的肌膚。不過加班和熬夜,也使得這一成就遭受摧殘,有無數人困於疲勞和睡眠不足。有時候分外思慕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和自然天光共進退的自然生活。

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為成語和口語,也流傳甚廣,可以作為幾千年農民生活,田園生活的的一種高度提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歌是什麼時期創造並且流傳的。

這首詩歌最早記錄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校釋》裡:孔子的論語說,大氣啊,堯作為皇帝,坦坦蕩蕩,身為他的人民無以名狀這種美好。這是孔子論語中的原話,而王充補充到,傳說,堯帝時代,有年齡五十歲的老人,在路上擊打著肥沃的土壤,邊擊打土壤邊唱歌,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裡鑿井就可以飲水,耕田就可以獲得糧食,這是堯的能力啊。王充最後說,這就是孔子說的,堯對於百姓的功德,這是堯治理下,人們安居樂業的效果。

那麼孔子,以及孔子之前,孔子之後的人,對於堯為何如此崇尚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因為孔子,是見過堯舜禹一直夏商周官方文獻和聽聞過民間傳說的人。這些文獻被他編撰成《尚書》,而民間口頭流傳的堯的故事,又應證了堯確實是個偉人。

比如這種堯時代人們的安樂,一直在民間流傳,到了東漢,這種傳說還在。

那麼堯到底有哪些貢獻呢?

第一個,就是制定了確切的太陽曆,確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因為以農業生產為主要食品來源的古部落,對應節氣,做好耕種生產,才能保證一年的收穫和積蓄,免於饑荒,才有空閒享受閒暇太平,也因為太陽曆的確定,人們有了時間年歲的概念。

第二個,就是堯關注自己子民的生存和生活,力求相對平等和均衡。在他執政的時候,在宮廷門口設立柱子,有人們來投訴,他要求接待,傾聽人們的訴求和建議。

第三個,就是他禪位給舜。雖然有各種版本,似乎說明堯並非是主動讓位給舜的,但是堯之後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舜繼承統治者的地位,在歷史傳說裡,這是確定的。人們解決了生存危機之後,就是自己的基因和地位財富傳承,這是人性,原始社會也不例外,但是堯從結果上來看,是大公無私的。

這首詩歌雖然是在東漢收錄進王充的論衡著作,但是顯然流傳民間很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來看看,這首詩的魅力。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隨著早上的太陽,去農田耕作,太陽落下了,就回家休息。

古人有天象崇拜,因為萬物生長靠太陽。這是長期不間斷

觀察體驗得出的正確結果。

傳說黃帝時期,就開始教人播種五穀,但是那個時代,黃帝還要和許多部落打仗,比如傳說大戰蚩尤,戰爭的頻繁,也會導致人們不斷的遷徙,安穩感減少。

實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很多外圍的條件,一是這個地方適合農業耕作,第二,這個地方因為收到保護,長年太平,三,這個時段,生產力進步,人們勞作,可以積累糧食,有著安定的未來。

而有了安定,農作物的收成,更依賴自然氣候和光照。人們在陽光下辛勤耕耘,當夜色來臨,土地,植物和人,一起進行休眠調養。這是最美好的自然時段。

也就是這首詩歌的背景,一定是在太平時期,悠悠日月,田野作物拔節生長。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原始社會,人們為了獲得水源和糧食,往往逐水草而居,當一個地方的天然食品消耗枯竭後,又轉戰另外的地方。

但是這個地方,這個時段如此不同,人們掌握了挖井的技術,直接可以從井水裡獲得飲用和土地用水,只用耕作田地,就能獲得安穩的糧食。這是自然和人力智慧的均衡。

“堯等何力。”

而這些,都是因為有了堯,是堯的功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雖然這首詩,很可能是堯之後的創作,但是人們的確是在緬懷一個傳說中的堯的時代。那時歲月靜好,太陽每天升起,照耀平原,作物生長,沒有戰亂遷徙,有安穩的井水提供水源,有農田提供一年的糧食,在農閒的時候,人們還能悠閒在路上游戲。

擊壤,歷來有多種解讀。

最古老的解釋,就是農民踩踏上好的可以耕作的肥沃的土地良田,可以說,資深的農民,都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判斷土地的優劣。而常年耕作的土地,泥土細膩,更適合作物的生長。是誰讓他們擁有了這塊安寧肥美的土地?

擊壤在後世的解讀中,逐步演變成一種在土地上的平地遊戲。比如用一塊鞋子形狀的木片,放在幾十米的遠處,然後用另外的石頭或者木頭擊打,以考驗人的命中率。這往往是一種農閒或者悠閒時期,在土地上的一種安逸遊戲,舒展身心,以小孩子和老人結群遊戲為主,其外在的氛圍也是太平無事的好年份。

擊壤到了近代,直接有種說法,類似石頭子打水漂,表達一種悠閒歡愉,釋放活力。

那麼這首《擊壤歌》的擊壤,到底更接近哪種呢?

我想是第一種。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這首詩的歷來解讀,都是說對應的堯舜禹的堯時代。

那麼近來年關於堯的古蹟,被髮掘展現,那就是堯都平陽,現在的山西陶寺古城。

陶寺時代,距今約為4000年,對應傳說中的堯時期。

這裡年平均氣溫12。5度,年降水600毫米以上,氣候溫潤,光照充足,平原溼潤多雨,適合農作物的生長,而的確地方如同名字,可以看到太陽徐徐升起,緩緩落下。

那麼在這裡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古觀象臺,實際是一座史前的日壇,這裡 13根夯土柱組成的可以觀測塔爾山日出日落的景觀,對應的是用太陽光影,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節氣節令。

而這正是古中國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從原始社會進入國家文明的開始。

正是因為根據太陽劃定了節氣,才使得人們的日常生產可以有規律遵循,最大利用自然,創造豐厚的農耕收穫,使得人們的生活空前穩定,才有了人們將美好快樂的歌,獻給堯和那個時代。

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那不過是現代農村早已經淘汰的原始的耕作後的小安穩,但是對於上古人來講,有一片陽光,有一片安寧,有可以根據節令而生產耕作的農田,是何等幸福的事。

飽經流離戰亂的人們,終於有一塊自己的土地,安居樂業,且生產力極大提升,能不熱愛這片土地和帶領他們走向安穩繁榮的人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那麼這首詩的美,也強調了日。

後來稱堯帝為太陽神,如日中天,因為他確實是有記錄有實證,根據太陽,制定節氣歷之第一位上古首領。

在堯帝時代,人類還在原始社會的沼澤裡,向岸艱難攀行,依靠的是群體的智慧,在非戰亂的年代裡,人們還是頗能感受那種天子和人民堅守一起的淳樸。

這也是歷經夏商周後,連孔子也羨慕那個時代,連王充也讚美堯和人民的互動。

堯時代,是真實存在過的。那是歷史上短暫的一瞬,以他的壽命,據現代學者研究,那個時候的一歲等於半年,堯最多活了六十歲。

在他執政的短短几十年裡,以極大的熱忱,推動了天文日曆,節氣對應農時,提高了生產力。

而這首詩,無論是不是當時

所做

,都可以作為一種民間文化對於時代的鮮活記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古老的詩歌《擊壤歌》與陶寺時代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冬橘好詩五首欣賞:江南有丹橘,自有歲寒心

六首古詩中的冬日相思,李白的綿長清新,而孟郊的相思,最為痴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初衣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