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時隔四年再次來到西遞,沒有什麼差別,一樣商業,一樣遍尋不著幾處好風光。只是秋天各個舊街巷裡多了許多臨摹、創作的藝術生,他們把現實降維於畫紙上,或許比肉眼所見更純粹與永恆。走在村兒裡,我竭盡全力地想象著它和世界遺產的關聯,於此,我只能借由區域性和典籍,在思維中還原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西遞。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西遞原名西川,又名西溪。中國的河流都是向東去的,而西遞周圍的三條溪水卻往西流,“東水西遞”;後又因村外三華里處的徽州府西古驛過道設了鋪遞所,改名為西遞。清·俞正燮在《黟縣山水記》中寫道:“自江寧至黟縣 ,羊棧為捷道,向置鋪遞。”所謂鋪遞就是驛站。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如碧山村為汪姓聚居地一樣,西遞村是由胡氏家庭幾十代子孫繁衍延綿聚族而居形成的古村,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相傳,西遞胡族的先祖本姓李,是唐昭宗李曄的幼子,因為躲避朱溫之亂,由近侍郎胡三公護帶到婺源避難,後來改姓胡,取名昌翼。到了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胡昌翼的五世孫胡仕良從婺源去金陵(今南京)路過西遞,被這裡的山形水勢所吸引,認定是一塊極為難找的風水寶地,一年後就舉家遷來居住,所以歷史上才有“真李假胡”之說和“明經胡氏”之說。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胡氏家族經歷代傳承,發展於明朝景泰中葉,鼎盛於清朝初期,寫下了壬派分支在西遞970餘年繁衍生息的歷史。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西遞村依山傍水,同眾多徽州古村一樣,遵循著周易風水理論而建。村子四面環山,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以正街、橫路街、前邊溪街、後邊溪街四條正街為主要骨架,形成了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街巷系統,還有多條古巷輻射全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整個村落形狀就像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組成了船身,明萬曆六年(1578年),明神宗為表彰荊藩首相胡文光在任上對民眾做的善事,恩准胡文光的鄉親敕建了胡文光刺史牌樓。牌樓就像是它的風帆,西頭的銀杏古樹便似船的桅杆。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西遞古村落整體佈局和建築風格完好地儲存了明清時期的古樸風貌,徽派建築錯落有致,大街小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道路兩側均砌有排水明溝。古建築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點綴其間。兩條清泉穿村而過,巷道、溪流、建築佈局相宜,走在99條高牆深巷如置身迷宮。可惜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因戰亂全村1700多幢房子被燒過半,西遞村原有13座牌坊,到了今天,僅留下了14至19世紀的祠堂3幢、明清古民居建築224幢,其中有124幢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牌坊僅胡文光一座倖存。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村中住宅多臨水而建,庭院大都置於庭前,也有置於樓兩側或房後,設定靈活,小巧玲瓏,層次錯疊。房屋一般為三開間,佈局對稱,中間廳堂,兩側廂房,有通風采光的天井,兩進、三進、四合等多種形式。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西遞鎮是個人才輩出的寶地,從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文光出任江西萬載縣知縣到清道光六年(1826年)的261年間,僅胡氏家族就出了130多名官吏,數位商人、文人。當年的古建現在開放的有凌雲閣、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篤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築、仁堂、追慕堂等。

堪稱磚雕精湛的園林建築西園,是清光緒四年(1842年),四品官河南開封知府胡文照所建。而大夫第則是胡文照的祖居。他是當時一位具有進步性思想的文士,因看透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而辭官還鄉,長居西遞。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要想深入體味感受西遞的古建築和生活,經過兩次的走訪,個人覺得住在豬欄是唯一的選擇。西遞的豬欄酒吧是豬欄的第一家店,2005年開業,由一棟明代的三層建築改造而成。這也是中國最早的民宿,由此開始,拉開了黟縣古宅改建的序幕。之前的村民總覺得老舊的房子應該拆掉蓋新的,當有人花了大價錢買下了幾近坍塌,甚至被一對老夫婦當豬圈的古宅後,觸發了人們的意識。

僅有5間客房,300多塊起的價格,沒有同質化的風格,無法複製的手工傢俬,和當地大姐管家,以及她們手中滿是徽州家庭味道的私家菜,牽引著國內外無數旅客專程到訪。單人房、雙床、套房……各取所需。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藍色粗布的桌布和沙發,手工縫製的床品,透著一股鄉土氣息,但它不嗆人,土得那麼親切。許久後,我又去到一個藏在深山裡的設計師民宿,當我和主理人聊天兒的時候說道,你們其實可以去看看豬欄的設計,很適合。不料,主理人告訴我他們專程到碧山老油廠店看了,學習了一些。後來我參觀了這家民宿,的確有幾分豬欄的意思,但又相去甚遠,有著自己的風格。

舊時光裡的古董掏到今天,淳樸的歲月的味道,勤儉、持家、簡單、粗茶淡飯、過日子、平淡……是我看到這些空間能想到的詞彙,是生活。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豬欄把更多的空間設計成了公共空間,一層原本是豬圈地方改成了小酒吧,一個小院子可以接地氣,看天色,老宅樹德堂的正堂依舊遵循著古法,在條案上擺著座鐘、花瓶、鏡子,寓意“終生平靜”,為鐘聲瓶鏡的諧音,角落還擺放著徽州人冬天取暖用的火桶,像大澡盆,供二人對坐,腿上蓋著毛毯,促膝而談,腿下是燒熱的木炭;二樓有可以坐在地上享受休閒時光的書房和音樂廳休息區;三層則是觀看西遞層層疊疊屋頂的好地方,半開式的觀景臺,看雨腳擊打青瓦。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這座明清徽派建築博物館急需搶救

古村落的生存、發展、保護、使用有很多的矛盾點,這個度很難把握,也是中國許多古村落所面臨的困境。希望商業化的古村少一些標語,一些生硬招牌,一些突兀的現代建築,用更美觀的文字,更巧妙的方式,還原古村的原貌,在生存的同時能生活得更好,也讓村落能良性延續下去。商業化的景區不是它們的必經之路,與城市一樣走先破壞後治理的路行不通,古村落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種,一旦損毀便不可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