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讀《美諾篇》 學習蘇格拉底的定義法(二)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如何生而活之、活好一生,只有唯一陪我們走完人生的智慧能夠正確指導,所以,生活的智慧才是天下最大的智慧。

——坤鵬論

坤鵬論:讀《美諾篇》 學習蘇格拉底的定義法(二)

根據對於定義(概念)的理解,蘇格拉底得出了以下三個結論。

——坤鵬論

真正的知識不僅僅是簡單地考察事實,它與我們在事實中發現那些永恆要素的能力相關。

對於這個能力,黑格爾指出:

“蘇格拉底提出問題的主要目的不是別的,而是要從我們表象、經驗中的特殊成分引匯出樸素地存在於我們意識中的某種普遍的東西。”

“分析這個存在於自發的意識中而未被思索過的具體事物,分析淹沒在素材中的普遍性,而把其中的普遍概念作為普遍概念揭發出來;他(蘇格拉底)分解具體事例(偶然事例),指出包含在其中的普遍的思想,而使人認識一個普遍的命題,一個普遍的規定。”

細讀上面這兩段話後,你會發現黑格爾總結得竟然如此精闢,確實,我們每個人形成自己的普遍概念的過程也是如此,而此能力的關鍵在於:自我意識的培養,理性的發展。

黑格爾認為,小孩、沒有文化的人生活在具體的、個別的觀念中,而受過教育的成年人,在自我教育中是作為思維者反省自己,反思就變成了對普遍概念的反思,蘇格拉底的助產術的核心就是:引人反思。

因為“他(人們)過去是在具體表象中自由運動,現在則是在抽象概念中、在思想中自由運動。我們看到(蘇格拉底)這樣一種從特殊事物中進行抽離的工作,列舉很多事例,用一種很麻煩的辦法去做。”

反思的英文為:turn over to think,是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其中的turn over有翻轉、傾倒的意思,在英語中還常被用於(在腦子裡)仔細考慮,深思熟慮,細想。

很像咱們常說的翻來覆去地想。

所以,坤鵬論認為,我們將其譯為反思似乎有點不太合適。

因為,其中的“反”指回頭、反過來,並不能100%體現英文原意,更沒有了那種在意識中翻來覆去、深思熟慮的思想的過程。

而且,英文turn over to think中所表達的似乎較少含有“反過來”的意思,在裡面“反過來”也是思想的部分過程,還應該有“反回去”,這樣不斷來回。

個人感覺,turn over to think翻譯成“思索”似乎更貼切些,因為它的意思是反覆思考探索。

在翻譯中,將資訊熵低的英文翻譯成資訊熵高的中文,真的非常困難,在不創造新詞的情況下,相對於豐富的英文詞彙來說,中文詞彙明顯不夠用。

總之,這種反思就是意識從紛繁的表象到概括的抽象的思想過程。

為什麼蘇格拉底要重複舉例,用這種很麻煩的循序漸進方法呢?

可能在當時,人們還普遍缺乏普遍概念的反思、普遍概念的知識以及教育。

坤鵬論:讀《美諾篇》 學習蘇格拉底的定義法(二)

一、結論一:如何發現真正的知識?

透過上面的結論一,蘇格拉底進一步又區分出了兩個層次的知識:

一個層次是基於事實的觀察;

另一個層次則是基於對事實的解釋。

前者基於特殊的事物,後者基於一般的或普遍的概念。

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思考過定義(概念)這個習以為常的東西,但它就像一層窗戶紙,被蘇格拉底一捅破,人們都會輕鬆地理解和認同。

如果在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我們能夠內觀到自己的意識,一定會發現,它露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這個定義,這個概念,就在自己熟知的事物裡,為什麼自己竟然從來沒有在那裡尋找過呢!

坤鵬論認為,關鍵就在於它是抽象創造出來的抽象,我們在話語中總會使用美、善、直線、三角形、圓、人、動物等普遍概念,它們都是我們從熟知的表象中發展而來,但是,只要深思一下,我們的意識就會有點懵圈,因為,這個事實表明,它們的使用實際上存在著某種實在的基礎,可是,它們本身是否像個別的語詞一樣有著某種存在著的實在嗎?

比如:張三指存在於一個特定地方的一個人,那麼,人這個概念是否也指存在於某處的實在嗎?

蘇格拉底提出了特殊和普遍,在哲學領域稱為共相(柏拉圖理型論的雛形),不過他並沒有深入到具體內容中,是柏拉圖進行了發展和延續,並創立了著名的理型論(也稱理念論、相論)。

理型是什麼呢?

後面坤鵬論將會專門且詳細地介紹理型論,這裡先大概講一下。

就像我們不曾創造出、描繪出,也不曾見過完美的圓形,但是,我們可以理解和說出什麼是完美的圓形,這種只存在於我們頭腦中的完美圓形,可以稱為圓形的理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理型基本就是概念的呈現。

理型論認為,這些概念化的理型是永恆不變的、最實在的存在者,它們獨立於我們這個只存在紛繁複雜的、可感的特殊事物的現象世界,存在於理型世界,我們所在現象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部分分得了理型世界中相應的理型,是永恆而完美的理型的複製品、“影子”。

顯然,不管是蘇格拉底的共相,還是柏拉圖的理型論,都屬於畢達哥拉斯“變,也不變”的繼承和發展,更是與赫拉克利特學說有著解不開的緊密聯絡,因為,赫拉克利特明確地指出,萬事萬物內全都有“一”的分身,並且隨之也分有了“一”的邏各斯——世界運轉的秩序。

而柏拉圖的理型世界和現象世界,更是直接傳承自畢達哥拉斯的二重世界理論。

簡單溫故一下什麼是二重世界:

畢達哥拉斯將知與非知嚴格地區別開來。

他認為,依靠感覺的知,即非知;真正的知一定超越感覺。

這個主張被認為是二重世界觀,即存在著理性與感性、知與非知、真理與假象這樣的兩個世界。

畢達哥拉斯被認為是西方哲學史中最早主張二重世界的人。

當然,這樣的觀點在當時也不算新鮮。

在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等大文明那裡,類似觀念已經壟斷了人們的思想。

巴門尼德那首真理與意見的詩歌,其背景就是二重世界——神所在的真理世界與凡人所在的假象世界。

換言之,共相論、理型論的根基是建築於畢達哥拉斯、巴門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

坤鵬論:讀《美諾篇》 學習蘇格拉底的定義法(二)

二、結論二:兩個層次的知識

正是分出了兩個層次的知識,針對智者派的說法,蘇格拉底認為,雖然人類存在著文化的差異,存在著實際的法律和道德規則的差異,但是,法律、正義和道德的概念還是可以像人的概念那樣被嚴格定義——決定它們是什麼的確定性要素。

由此,蘇格拉底擴充套件到了我們周圍不斷變化的事實,堅信只要運用分析和定義的方法,這些事實都能產生出清晰而確定的概念。

這樣的推導使得他相信,宇宙萬物背後有著一個確定性的秩序,這個秩序必然是因為某個目的而存在。

這就是蘇格拉底哲學中考察宇宙萬物的方法。

它是典型的目的論構想,也最被所有事都想要個為什麼的人們認同。

從蘇格拉底的這個觀點看,事物不僅有著它們自己特殊的本質和功能,而且在所有事物的整體安排中還有某種另外的、本質的、終極的目的。

所以,宇宙,以及其中的萬事萬物,都不是偶然的混合,每個事物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它們各盡其職,所有事物共同構成了有序的宇宙。

蘇格拉底認為,每個事物的終極目的:都朝向善。

也就是說,對於蘇格拉底來說,“一”的邏各斯是:善。

顯然,這與恩培多克勒的思想是相通的。

在恩培多克勒那裡,“一”的邏各斯是:愛。

而愛與善,在很多時候是共性的,但是愛以及它的對立面恨,是客觀的,善與惡,則滿滿的主觀色彩。

所以,坤鵬論認為,蘇格拉底也多多少少有著智者派類似的觀念——人是尺度。

三、結論三:宇宙有著確定性的秩序和及其目的——善

前面講到真正的知識與人在事實中發現那些永恆要素的能力相關,這種能力被黑格爾認為與人們的自我意識緊密相關。

由於我們從小就受到過從表象抽象事物的教育,學習過抽象的原則,學過大量普遍概念,可以說,對於普遍概念的反思,以及具體事物的普遍概念,早已植根於意識中,這種能力使得我們認識普遍的東西,並且能夠加以理解。

不過,坤鵬論認為,也恰恰是由於更多透過書本學習而非實踐中來的學校教育,造成現代人中真正透過自己的反思形成或驗證普遍概念的情況並不多,而且,成年以後,雖然實踐多了,但是普遍概念又成了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絕大多數人則不再對它們進行任何反思。

於是,絕大多數人的普遍概念是建築在沙灘上的,經不起考驗,所以,在現代的我們看來,蘇格拉底的方式很繁瑣、很無聊,甚至有些討厭。

為什麼會討厭?

在認知方面,很多時候討厭情緒背後往往掩蓋的是對自己無知的心虛。

蘇格拉底的定義法是,從許多特殊事物發展出普遍概念的做法、不厭其煩地舉例的做法,做的就是一個抽離工作——將一種永恆不變的要素從特殊事物中抽離出來,並使其呈現在別人的意識面前,透過一再重複,藉助反覆說明來建立抽象概念的主觀確定性。

正是經過這樣費力、冗長的抽離定義的過程,蘇格拉底讓那些與他交談的人相信,雖然他們自以為對某件事物非常熟悉,實際上卻是彼此互相矛盾的。

接著,蘇格拉底趁熱打鐵繼續發問,使交談者不得不承認一些道理,這些道理包含著與他們的出發點相反的東西,當他們把自己的一些觀念聯絡到一起的時候,矛盾就在他們的意識中自動地產生了。

這就是絕大部分蘇格拉底談話的套路和內容。

蘇格拉底在對話中總會透過定義法而發展出一些觀點,這些觀點是與交談者意識中原有東西相對立的,從而使得交談者的意識陷入困惑。

將意識匯入困惑,就是蘇格拉底對話的主要趨向。

“他想用這個方法喚醒人們的見識、羞恥、意識,使人們知道他們以為是真的東西並不是真的,相反地,卻是動搖的,由些便發生了認真努力求知的要求,這就是蘇格拉底的作風的主要方面。”黑格爾總結道。

坤鵬論:讀《美諾篇》 學習蘇格拉底的定義法(二)

四、蘇格拉底的套路

概念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它,人類的知識就是無數散沙,根本從無串成美麗的珍珠項鍊。

所以,沒有一門學科離得開概念。

而哲學的基本單元更是概念,黑格爾說過:“哲學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真理就是概念的科學體系,真理是過程,真理是主體。”“做哲學的科學道路完全不同,它是真正的思想和科學的洞見,只有透過概念所做的勞動才能獲得。”

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概念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比如:就像尼采所批判的,由於每一個概念都必須“同時適合許許多多彼此相似的個例”,所以它只能透過“忽視”個體特徵和實際存在狀態,透過將“不同事物等同起來”而形成。

因此,概念(即詞語)所引起的聯想甚至不是人們接觸其所指稱事物中任何一個時候的經歷過的那種“獨特、完全個別的原始體驗”。

再比如:概念也會成為人們認知的牢籠,讓人變成教條,不敢越概念半步。

但是, 我們每個人都該有的覺悟是,如果將400萬年壓縮成24小時,人類歷史始於午夜時分,即使進入到農業時代,也就大概出現在23點55分後,當下的我們呢,也不過是23點55分零幾秒而已。

那麼,如此渺小的我們憑著如何的自大去確定自己得出的概念就是終極版的呢?

再加上機率法則告訴我們,很多概念只不過是眾多可能性之一,它們不過是幸運地在只有短暫歷史的人類那裡成了真,從而被人類確定為概念,可是一旦其他可能性,比如:與其相反的可能性發生,這樣的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比如:曾經熱力學第二定律是那般的言辭鑿鑿,但是當機率論而非決定論的量子力學誕生後,它也只能從:

“在孤立系統內,任何變化不可能導致熵的總值減少。”

修改為:

“隨著時間推移,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不必然但非常可能會增加。”

所以,我們都該做一個像塞克斯都·恩披裡克所說的懷疑論者:

“一些人聲稱已經發現了真理(獨斷論者),一些人表明真理是不可理解的(不可知論者),一些人則繼續他們的研究(懷疑論者)。”

懷疑論是一種認識論,是認識問題的一種態度,更是探索真理的源泉,它拒絕對問題做隨意的、不夠嚴格的定論,它不贊同真理永遠保持現有的樣子。

黑格爾推崇懷疑論,他認為,在追求和探索真理的過程中,要力戒獨斷論,在懷疑的基礎上去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堅持正確的道路,避免失誤。

他的過程哲學揭示了:真理的實現是自己建立自己,自己實現自己的過程,真理不是靜止的、僵死的,因而求真是源源不斷的,是我們終其一生需要做的一件事。

五、對於概念怎麼看?

請您關注本百家號,坤鵬論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百度百家、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