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姓氏志》:水磨五週周氏,北宋“父子三進士,兄弟同及第”

據南宋歷任吏部尚書、樞密使、左丞相,追贈太師周必大(1126~1204)《益國周文忠公全集》等史料可知,周家是世居鄭州管城的仕宦家族。周必大的祖父周詵中哲宗元符三年(1100)進士,伯父周利見、父親周利建,同登政和八年(1118)進士。

由於周氏世代仕宦,其姻親關係也很顯貴,周必大曾祖母郭氏出自名門,祖母李氏和張氏出身於河南濟源的官宦名族,伯母尚氏是世代居住在安陽的大族,母親王氏也出身世代官宦之家。這些對維持周氏家族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北宋進士周利見的《金紫光祿公手記》記載,北宋時期周氏在鄭州人丁興旺

周必大的伯父北宋進士周利見(1100年鄭州進士)晚年,在南宋有《金紫光祿公手記》,回憶鄭州生活:“自遠祖以懋遷來於鄭,愛其田疇之美,遂徙居焉,宗族相從者源源不已,田園既富,故人亦謂之‘周村’,隸滎陽縣敦武鄉蘇村,去州三十五里許,地勢爽而平肆曼衍。”周家移墳至此,有百餘年。

“先祖雲:吾家之遠祖,亦不復能究,其遠近世次,意其為祖墳。五兄弟之族人,不知今尚無恙否也。其祖墳五兄弟雖支分派別,然先祖一行,名皆從水,如太保名澤,五主簿名浚,雜事名濟,先祖名洙。以此見服屬未遠也。”太保、主簿、雜事都是官職名稱,古代有功名者,多以官職名代稱名諱。

以下編者代為翻譯成白話文:“郎中(伯祖)的墳在諸墳最西,墳前有一寺,名無敕額。每年祭日,拜掃祭奠畢,和在鄉下居住的諸親友飲酒於寺中,天快黑了才喝醉而歸,騎著馬前後相連。今天追思那些歲月,悵然下淚。”

“曾祖

叫作

周定,以農桑起家,年五十而卒,其墳離其他墳的東面較遠,北面較近,有子九人。十六伯祖其長也。我的祖父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十七,名洙,字原魯,後改名秉彝,字德常,又名中大,晚年又改名衎,字行之。以讀書起家,未嘗一問財利。曾祖父去世後,祖父就遂遷居州城管城。宅基宏麗,產業皆富以。十八叔祖(不記名)有子,小六郎,名議;十九叔祖(不記名),有子,小五郎,名詳;二十一叔祖名浩、遷淮南;二十三叔祖名洵;二十四叔祖名淇,有子:十郎、十二郎;二十六叔祖名漣,有子二;三十叔祖名沔。”

文章記述:周利見的曾祖父,有兒子九人。因為年代久遠,周利見已經不能說清。祖父一代的名諱,只知道名字都以“三點水”為偏旁。其祖父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十七名,另外有第三十叔祖。可見,其家族之龐大。

到周利見的父親這一代,名字多以“言字旁”為名字,頗有講究。

滎陽縣敦武鄉蘇村指今滎陽市南周村和北周村

其中:“故人亦謂之‘周村’,隸滎陽縣敦武鄉蘇村,去州三十五里許,地勢爽而平肆曼衍。”

《鄭州姓氏志》:水磨五週周氏,北宋“父子三進士,兄弟同及第”

按照周利見所述方位,周村“去州三十五里許”,定位至今滎陽市

城關鄉的南周村和北周村。北宋滎陽縣周村後來分為

南周村和北周村,

今中原區西流湖辦事處大李村(西四環和中原西路交匯處東部)為北宋時期滎陽縣和鄭州的分界線。距離周村距離40裡左右,和周利見所述方位吻合,可見周利見所屬不虛。

北宋滅亡,周氏官僚南遷,大部分族人留在了鄭州

周利見的侄子周詵(1070~1128年)宣和七年(1125),調任吉州通判,帶全家去赴任。1127年,金軍滅北宋,遂定居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周家村)。

此時,周家在滎陽縣周村和管城縣(今鄭州市城區大部),周氏家族一部分南遷長江,一部分留居鄭州。修家譜時,家族成員相距千里,分屬南宋(1127年~1279年)和金國,戰爭頻繁,失去聯絡。周詵有子六個,孫輩眾多,其中有後來的南宋名相周必大,此支周氏自詡為南渡派,尊周詵為始祖,取偕同宋高宗從北南渡之意也。

1232年以後,蒙古窩闊臺在中原大括民,族人零落。

水磨週週氏,很可能就是滎陽縣周村周氏的後裔

周利見所述“

我的祖父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十七,名洙,字原魯,後改名秉彝,字德常。以讀書起家,未嘗一問財利。曾祖父去世後,祖父就遂遷居州城管城。宅基宏麗,產業皆富以。”

所謂產業,封建社會主要指購置土地,也就是說,周利見的祖父周洙在管城購置有很多土地。地在哪裡?很可能就是在本世紀初期拆遷的水磨五週。按照封建社會慣例,自己的土地,首先要交給自己的族人耕種管理。

《鄭州姓氏志》:水磨五週周氏,北宋“父子三進士,兄弟同及第”

水磨週週氏祠堂建於清乾隆三十年:據東周村《周氏建立祠堂碑》記載:明永樂四年,周龍、周虎兩兄弟由山西洪洞縣移民遷此,鄭州城東十五里古邲城下定居安家,繁衍生息,故名東周,也稱水磨周或水磨東周。

《鄭州姓氏志》:水磨五週周氏,北宋“父子三進士,兄弟同及第”

水磨五週之古城村古槐

近期,周氏續譜,修祠堂,家史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卻將自己千年鄭州土著,東郊望族,修成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縣移民了。很明顯,是清朝初年修譜,文獻盡失,不知道北宋周家在鄭州的光輝歷史,人云亦云了。

明朝《鄭州志》中,沒有永樂四年,洪洞縣往鄭州移民的記錄,也沒有其他時期洪洞縣移民的記錄,可見所謂鄭州洪洞縣移民,是無稽之談。

即便有,古邲城,是鄭州、中牟縣、原武縣(明朝弘治以前在黃河南岸)、新鄭縣中間的歷史名城,魚米之鄉,臨近州城,難道周圍的土著,不知道遷來居住?大家都空等著一個山西人,在明朝建立三十多年以後,來此開荒辦水磨發財嗎?而且來了不久就人丁興旺,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