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做題需要強過學生嗎?

今年的高考題目之難,讓“老師親自做題”的話題又浮出了水面。網上有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感慨到:今年的高考題,學校裡的老師獨立完成都搞不定,看來學校也亟待換一批高層次、高水平的老師了,不然還真應對不了今後的高考形勢。

其實,老師做題能力要超過學生的聲音一直都在,經久不衰,簡直要成為廣大老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了。

老師做題需要強過學生嗎?

這個要求過分嗎?有合理的一面,但不應太過分。

首先,做題能力是教師教學水平很重要的一面。

要想把題目講深刻、講通透,讓學生能夠立足所講之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老師就必須具備較高的獨立做題能力。不僅要會解題,還要清楚題目重點在考察什麼,涉及到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對應了課程標準的哪些內容和要求,出題者在設計題目時挖了哪些坑,學生應該從該題目中總結出哪些經驗……

所以,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可惜的是,現在的確有相當多的老師極少、甚至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一張試卷。所謂的做題,不過是把題目看一遍,稍稍思考一下,甚至不假思索就翻看答案,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然後就開始給學生講題。更有甚者,有老師給學生講試題都是“臨堂發揮”,課堂上當場讀一遍題目,看一下答案,然後“現學現賣”……

這樣的老師給不了學生什麼,因為老師能看懂的答案和答案詳解,大部分學生也能看懂

。這樣的老師往往照本宣科,無法立足考題延伸拓展,這種教學下學生的談不上有很多收穫:因為講得淺顯,聰明的孩子根本吃不飽;自律的孩子藉助教輔就能自主學,課堂反而減緩了節奏。這種老師的課堂作用也不是沒有,一是監督自律性差的學生完成作業,二是對基礎太差、學習力太薄弱的孩子起到點撥。

老師做題需要強過學生嗎?

但老師的做題能力一定要超過學生嗎?不需要,也做不到。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所有老師的做題能力都超過所有學生根本不可能。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又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舉個極端的例子,韋東奕曾經也是個高中生,試問有幾個老師的解題能力可以超過他?推而廣之,智商和勤奮程度上超過老師的學生太多太多,如果要求所有老師的解題能力都超過學生,恐怕是不可能的。

二是受時代和地域影響,教師水平做不到統一標準。

不同年齡段的老師受教育經歷不同,老一輩的很多老師都是師專畢業,他們的教學能力並不見得比別人差,但要求他們的做題能力超過學生,也有點勉為其難。不同地域的老師也應該做不同要求,比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老師,近幾年都有清北等名校的碩博去應聘了,要求他們具備很好的做題能力無可厚非。但邊緣落後地區的基礎教育,學歷要求都降到大專了還大量卻老師,如果一刀切的要求他們具備較高做題能力,會不會造成更加缺老師的後果。

三是做題能力不能等同於教育教學水平。

有些老師自己很會做題,但受制於個人性格、教學風格、教學理念等,卻並不擅長講授,好像“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這樣的老師不在少數,自己知道的很多,能夠講給學生的卻很少。有些老師雖然獨自做一張試卷並不一定能得很高的分數,但是教學經驗豐富,學科體系、知識構架、課程標準也是瞭如指掌,對學生的情況也十分熟悉,這樣的老師往往能點出超過自己的學生!

老師做題需要強過學生嗎?

所以,要求老師做題能力超過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但我們因此就可以說,老師不需要做題能力了嗎?就不需要對老師的做題能力進行考核了嗎?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首先,無論什麼受教育背景、在什麼地方任教的老師,都必須透過不斷做題來提升自己的做題能力。

任何一個只會照著答案講的老師都絕對是平庸的,任何一個常年不自己做題的老師也絕對是不稱職的。道理很簡單,只坐而論道而不親自實踐,不可能對學科教學有全面深刻且正確的認識,老師只有自己不斷在做題中思考、在做題中總結,才能精準把握講什麼、怎麼講、講到哪個廣度和深度、學生聽講後應該達到什麼效果……

其次,學校必須對教師的做題能力進行考核!

說到這個,可能會有不少老師罵我是教師中的叛徒,是在“自掘墳墓”。可先不說做題能力超過誰誰誰,作為老師,具備較強的做題能力難道不是最基本要求嗎?這個能力無關智商,關乎的是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職業操守。教師不做題,不就相當於農民不種地,司機不開車,警察不抓賊嗎?一個常年不自己做題的老師,可能連稱職都算不上,遑論優秀;這樣的老師自己都可能沒有一杯水,遑論給學生一杯水,不誤人子弟,不讓學生就此枯死就萬幸了。

教育是個育人的工作,教師的態度和水平不僅關係到自己的職稱、績效,更關係到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教師是一個不僅對自己負責,更需要對學生負責的職業,是一個“良心活兒”。所以,學校必須對老師的做題能力有所考核!

老師做題需要強過學生嗎?

第三,學校對老師做題能力的考核應適法、適度。

做題能力對老師而言固然是基本功,但考核方式、標準和獎懲措施也應該因地制宜。我比較反對對老師採取“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有網友建議說,考不好的老師應該淘汰掉。這種建議太籠統,也太激烈。一來考試無常,就算是學霸,也會有幾次考試失掉水準,老師也如此。二來做題能力只是老師教學能力中的一面,對老師的考核不應只拿做題能力也來衡量,前文已述,不再贅言。

我的想法是,學校一個學期組織一次老師的考試,嚴格組考和閱卷,將最終分數內部公示,並將考試成績作為學期績效考核重要一環,和評優表模掛鉤。長期做題能力達不到最低要求的,可以考慮末尾淘汰,調離教學崗位。

近來,一些高校對高校老師推出了“非升即走”的考核方法就引起了廣泛質疑。中小學老師的考核要引以為戒。

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學校既要考慮到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也要考慮到教師隊伍的穩定性。畢竟,多少年來,教師都不是一個很具有吸引力的職業,對老師提要求的時候也要考慮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