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反思多一分,成長就多一分

覆盤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它會不斷逼近你最不敢面對的地方,而真正的覆盤都發生在最痛苦的時刻。——何伊凡《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

《 論語》裡面背的最熟的就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現在再靜下來反思,一件事情發生以後,我們刻意的在腦海裡面重現,回望前因後果,發生發展過程,自己怎麼做的?得失何在?這是最好的成長。

內向的反思多一分,成長就多一分

可是很多時候,我卻不願意覆盤,甚至會發自內心的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我知道它很重要,也很有意義,可是我卻不願意做。正是因為不敢面對內心的那份惶恐不安。在覆盤時,自己還是置身其中,為弱智的錯誤感到羞恥,為取得的成績歡欣雀躍,尤其是傾向於看自己犯的錯誤,所以每一次覆盤,每一次回望,都是對自己的一次打擊,時間久了,就刻意的去淡忘,去模糊,這算不算是自欺欺人呢?

在讀到《知行力》一書中的最後一部分時,不由地陷入思考,迴避錯誤確實是會讓自己當下心裡舒服一點,然而,那又能怎樣呢?真的能夠“吃一塹長一智”嗎?就這樣來看,肯定是不能的。

內向的反思多一分,成長就多一分

尤其是看到何伊凡分析總結的曾國藩日記的三個特點時,更是受到了刺激,“有恆、細緻入微、對自己足夠狠。”曾國藩年過三十,在官場也經歷了許多打擊牽絆,開始意識到從自省察己開始,儘管人到中年很難顛覆自己,然而,曾國藩卻做到了,成長為一代中興大臣。

開始學習元認知的相關理論,也就是以自我為研究客體,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剝離出來,冷靜客觀的分析。“內向的反思多一分,成長就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