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回擊楚王侮辱

晏嬰(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聰慧過人,史上最出名的就是晏子使楚。楚王想羞辱晏嬰,被他機制靈活的給應對過去了。成為歷史上一段佳話。

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

楚王聽說晏子是善於辭令的人,想借機刁難他,楚王君臣商議,透過誣衊齊人為盜,進而誣衊“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表面上是衝著晏子個人,實則矛頭直指齊國。他不僅僅侮辱晏子,更想侮辱齊國。因為楚王羞辱晏子是經過周密部署的,且目的是想借羞辱晏子達到羞辱整個齊國的目的。而對楚國君臣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巧施辯辭,應付裕如。針對楚王誣衊齊人“善盜”,晏子引用橘化為枳的故事,採用類比推理,指出齊人在齊不盜,人楚則盜,正是楚之水土、地氣,即社會環境使然,讓楚王無話可說。

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回擊楚王侮辱

這則故事透過晏子出使楚國,挫敗楚王誣衊齊人入楚為盜陰謀的故事,表現了晏子機智善辯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風度。說明了侮辱別人的人到頭來必然受辱於人。

也可以透過這則故事讓很多人明白,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也可以提醒很多人,對人貿然無禮只能自討沒趣。

晏子如何回擊楚王侮辱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麼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裡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了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