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現在的電視劇想要相對輕鬆在年輕人群體火起來,要麼賣腐,要麼賣甜。如果你想走深刻高智商高情商路線,就要有非常厲害的劇本加持,還要有能夠全面立體展現劇本內容的製作團隊,稍有不慎,棋差一招,這類作品大多時候費力不討好。再加上好劇本可遇不可求,大多數製作單位會穩妥選擇低速慢行,抓住觀眾喜好,小成本博大收益。

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當製作方習慣了快餐模式後,他們很難再花大量精力去推敲更加細膩深入的內容,如果有這些精力倒不如做電影擼獎博美名。這樣的電視環境下,我們觀眾也失去了對劇集的高度和深度要求,下飯就行,不求用腦。讓電視劇充分發揮了“娛樂大眾”的本質。

自《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始,我們發現沉寂已久的臺灣製作悄悄達到了一個超出想象的高度,再不是傳統思想裡霸道總裁愛上我式的狗血浪漫傻白甜偶像劇風格。當所有人還在觀望的時候,還在倔強堅持“這也許只是碰巧”的時候,《想見你》又與我們見面了。

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之前在聊《罪夢者》的時候提到了許光漢,這個男孩還真是個寶藏。在《想見你》中飾演王詮勝和李子維兩個人,把高中生和中年男人都詮釋得活靈活現。女主角柯佳嬿飾演的黃雨萱和陳韻如兩種完全不同性格的女生也演繹得深入人心。

在故事的一開始,觀眾對劇情的關注點在男女主分飾出的四個角色到底誰喜歡誰,是否會誤以為誰是誰,是否會在跟部隊的那個人相處中日久生情背叛原本想見的人?答案給了我們定心丸——

從始至終黃雨萱愛的都是李子維,李子維從頭到尾愛的也都是黃雨萱。

這樣的設定合理中又帶著意外,自然令觀眾大呼過癮。再者,這樣的設定也就是從一開始便敲定了故事的核心:我愛你,是愛你的靈魂,愛你這個人的本質,而不是外表。單這立意,就能贏得一大部分對愛情有態度的觀眾的人的追捧,更何況還有填充核心的故事發展。

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這部劇無論怎麼包裝,核心都不過是情情愛愛的東西,即思念一個人,想要再見他(她),不惜一切代價找到他(她)。也就是說,劇集能昇華到的層次其實跟其他愛情劇沒有什麼不同,我們能感受到的情愫也不會突然比別的愛情更高階。所以為什麼它被這麼誇獎,這麼追捧?因何它獲得這樣高的評價?即便是運用穿越梗,國產劇少見了嗎?它並不新鮮,所以說它是這部劇評分高的理由顯然站不住腳的。

在小編看來,這部劇的好口碑完全勝在出其不意上,核心很單純,但包裹在外面的內容非常豐富,每一層都有看頭,並非套娃式包裝。這就引發了觀眾每看一集都能推翻上一集的猜疑和解讀,每多看一集都會比之前的認知更混亂,更有興趣弄清楚到底是怎樣的故事脈絡。把言情劇拍成燒腦懸疑劇,這樣的搭配可以說編劇和導演非常聰明,他們不需要為一個故事的本質搭建如何強硬的基礎,就是因愛而起,少了不必要的精神層次鋪墊,可以專心投入到更耗費精力的懸疑邏輯中。

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網上光拉這部劇的時間軸就能討論出幾個論壇熱帖來,足見其開端埋線的嚴謹性和劇情演繹的可看性。

我們都知道,懸疑劇最講求邏輯性,最不能容忍【編劇設定】類似搞笑番中“百分百空手接白刃”。作為觀眾,我在梳理情節脈絡的時候輕而易舉就發現bug,那再看下去就又變回“娛樂大眾”的下飯劇,不值得拔高。邏輯本身就是一條既理性又感性的線,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怎麼走,但大部分人都會不約而同走一樣的線,若觀眾在解構你的創作意圖的時候還沒等你鋪展開就全讓我猜到了,那豈不是很無趣?所以劇本必須要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也不是單純的渲染懸疑氛圍,還得邏輯嚴密。每天看劇都啪啪打臉,還說不出個反駁的理由來,你說我能不服,能不給你高分嗎?

臺劇《想見你》核心不過還是談戀愛,為何拿下豆瓣9.2高分?

目前不知道觀眾們是否和我想的一樣,我特別怕爛尾!

現在鋪墊得這麼高能,後面要怎麼給這個無限畫開的圓打結閉合呢?要是不能填好所有的坑,真的太可惜了。《想見你》,你也在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