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北周時期的飛天服飾也趨於龜茲石窟中的特點,南壁上繪有四身飛天,為持樂器的伎樂飛天,有早期西域飛天的風格。它們有著蛋形的圓臉,面部具有五白特點,四肢粗短,體形健壯,上身半裸,腰繫長裙,肉體部分用濃厚的凹凸暈染法。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這些飛天一邊演奏一邊飛翔,其飛行的姿態十分輕盈優雅。線條流暢,色彩簡單。如在第290窟中心柱東向龕上,畫面兩側畫有飛天,飛天面面相對而飛,身形健壯,面部圓潤,除了白色的眼、鼻、嘴之外,還有白色的吉祥痣,成為白毫。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以黑白紅三色間隔分出帔帛、長裙及位於裙腰處的長腰帶,顏色搭配的十分明顯,他們有的戴花蔓或寶冠,有的束髮髻、頭後有圓光。在同窟前室的南壁上還有一組中原式打扮的伎樂飛天。這些伎樂飛天們在空中一邊奏樂一邊飛翔,清瘦骨感,頭上束髮髻,上身著寬袖衣袍,對開敞領為對襟式的袈裟,下身著遮足長裙。

在北周時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畫中飛天的著裝還經常出現一種叫做僧祗支的服飾。在僧服中有三衣和五衣之分,它們又被統稱為法衣。而僧祗支屬於五衣中的一種。是一塊長方形布,用以遮左肩掩兩腋而袒右肩。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在《敦煌學大辭典》中有對其的解釋:僧人之覆肩衣、襯衣。此著裝在敦煌壁畫及彩塑中頻頻出現。僧祗支始於十六國,其穿著方式為掛左肩,繞過右腋長至腰處。飛天所著的僧祗支在早期的莫高窟中幾乎沒有發現,在北周時期的一些洞窟中發現了此類服飾,諸多佛像及僧侶均著之於袈裟內,可由之推斷出僧祗支在北周時期最為流行。

在莫高窟很多洞窟中都可看到此類服飾,按照壁畫影象所反映的直觀資訊來看,對這種服飾的正面形式可以做出判斷,但對其背面的樣式卻很難分別,只能靠猜測進行大概的推測。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從諸多圖片與文字資料中分析其穿著方式可得出兩種樣式,一種是用一塊長方形布料對摺,並將一角繞過右側腋下裹住身體,另一角搭於左肩,最後將布料的兩角在身後打結,並將所繫的腰帶置於體前,或覆於左上臂,看似半袖。

另一種大致相同,也是將一塊長方形布料對摺,將一角繞過右側腋下裹住身體,一角繞過左肩與另一角在身後打結,所繫的腰帶繫於身後,將左臂露出。雖然再度出現了西域式的飛天形象,但此時的敦煌飛天畫法已經進入了中原人物畫法的範疇之內。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北周洞窟的繪畫風格和整體的構制是西魏之後新湧現出的技法,其主要特點是有著強有力的中原風格,新的內容和形式即繪畫技法共同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服飾的方面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或上身半裸,著僧祗支服飾;或著中原大袍,褒衣博帶;或頭束髮髻,身著長裙,赤足,著牙旗形裙帶。

手持各種不同的樂器,長帶在身下飄揚,四周天花飄落

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中原式畫風,以線描為主體,運用了中原平塗法輔以色彩,從而是色彩對比更強烈,明快爽朗,顏色鮮豔濃重,輪廓清晰,一改過去西域式的簡單粗狂的形式。隋唐時期是莫高窟壁畫發展過程中最鼎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莫高窟中飛天形象的種類最多,其姿態和服飾也最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