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海知貸”: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知產”轉“資產”

人民網海口3月11日電 (宋彤桐)現在在海口,只要你的企業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就可以申請單筆最高300萬元的貸款,還能得到政府貼息支援。

作為入選海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推廣的第一批最佳化營商環境示範案例,海口“海知貸”創新智慧財產權融資新模式由海口市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範圍內創新推出,目前已幫助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無需固定資產抵押的情況下成功申請貸款。3月10日,跟隨省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記者走近職能部門、受益企業、資金管理方,近距離了解“海知貸”。

“海知貸”是什麼,有哪些亮點?據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科科長陳慧芳介紹,“海知貸”以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進行質押,不需要固定資產進行抵押,單個企業單筆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的貸款。目前,海口市政府設立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3000萬元),並對企業以智慧財產權質押方式向銀行獲得的貸款給予貼息支援。“智慧財產權與企業的創新創造緊密相聯,是企業有形勞動的無形結晶。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創新推出‘海知貸’產品,能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加快企業發展意義深遠。”陳慧芳說。

作為“海知貸”專案的第一批受益者,海南馳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奕忱感慨頗深。該公司主攻裝配式建築,在裝配式豎向構件及泡沫砼生產領域擁有十餘項國家專利。2021年,該公司建了三個生產基地,同時加上研發支出擴大,導致流動資金緊張。在貸款融資過程中,王奕忱瞭解到“海知貸”。

“海知貸”幫助海南馳冠科技有限公司盤活其擁有的專利,向銀行申請到300萬,解決了燃眉之急;同時,放款流程之快也讓王奕忱忍不住點贊。

王奕忱坦言,公司2019年從內地來到海口發展,既是看中了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機遇,也看好海南發展裝配式建築的廣闊前景。兩年多來,公司的發展也見證著海南營商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政策出臺,讓公司能夠利用好企業所得稅、人才引進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節約成本,更好地提升產能,發展的勢頭也愈來愈好。而“海知貸”的出現,則讓他對今後的發展更有底氣,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裝配式建築產業,持續投入技術專利研發,進一步降低成本、擴大產能、提高產品效能。

瞭解“海知貸”,還可以從該專案資金管理和風險分擔的模式入手。海口金控相關負責人蔣偉表示,“海知貸”面向物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透過形成“政府+銀行+評估+擔保”四方共擔風險的模式,讓企業無需固定資產抵押就能實現將手頭“知產”轉“資產”。

“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較,“海知貸”模式引入的合作方和風險承擔比例稍顯不同,能夠更有效地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蔣偉介紹,以往小微企業普遍被認為風險較大、企業發展週期較短、智慧財產權變現能力較弱。而“海知貸”四方共擔風險的模式,讓政府以50%的比例承擔風險,合作評估機構則承擔4%的風險補償資金,解決了銀行面對中小企業“不願貸、不敢貸”的情況,也讓評估機構在開展評估時更加謹慎,確保評估結果更加可信,為擔保機構提供可靠的價值認定,將風險進一步壓低。

在蔣偉看來,“海知貸”模式的風險共擔,“讓各方更有動力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援和服務”。他認為。政府出資50%的行動足以看出其利用多元化商業模式助力企業發展,進一步最佳化海口科創環境、營商環境的決心;同時,“海知貸”的推廣將形成一種“智慧財產權能變現、變現資金又進一步促進專利研發”的良性迴圈,助推企業的研發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