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

又有另一俗話說,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若是太平盛世,大家營營役役,都忙碌於養家餬口,圖個三餐一宿,則誰是英雄豪傑,誰是凡夫俗子,不大容易分得出。

而一旦到了大廈將傾、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芸芸眾生在號啕痛哭、爭相逃命之際,真英雄、真豪傑才會在這時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以扭乾坤,充當萬眾矚目的中流砥柱。

明末閻應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閻應元原辭籍通州,到江陰任典史。

這個典史,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公安局長。

在任期間,閻應元最為人稱道的事蹟,就是捕殺過海寇顧三麻子的賊眾。

也因為捕殺海盜有功,朝廷本調他轉任廣東韶州英德縣主簿。

但古代交通不便,從江陰到英德千里迢迢,而閻應元的母親病倒了,故而一直沒能成行,全家閒居在江陰城外砂山腳下。

閻應元原本以為,等母親的病好了,自己還可以繼續到英德赴任。

但是,風雲突變,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殉國;滿清入關,定鼎中原,南明小朝廷崩塌,弘光帝就擒!

一連串的變故猶如電光火石、讓人目瞪口呆。

閻應元原來的上司,江陰縣縣令林之驥知事不可為,不願降清,解印去職。

清知縣方亨前來繼任,循例頒佈剃髮令,張貼從常州府發來的剃髮文書上,赫然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字眼。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江陰士民一片譁然,大呼:“頭可斷,發決不可剃!”

大家在諸生許用的帶領下,擒住方亨、斬殺清差,推舉當時的典史陳明遇為首,設太祖高皇帝像,且拜且哭,樹“大明中興”大旗,自稱江陰義民正式反清。

陳明遇雖有一腔忠肝義膽,卻自感缺乏軍事組織才能,極力推薦賦閒在家的前典吏閻應元出山,委派十六人連夜前往邀請閻應元。

閻應元二話不說,帶領江陰城祝塘少年六百人,執械入城,召集眾父老,說:“今日之事,非有所強於諸君者,諸君其無以生死計!”

眾人振臂應諾。

閻應元於是詳加調查全城的戶口,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民兵,力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將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由明入清的降將劉良佐統重兵包圍江陰城。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劉良佐本人親到城下勸降,耀武揚威,喝道:“弘光已北,江南無主;諸君早降,可保富貴。”

閻應元高踞城樓,瞋目怒喝道:“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降附。閻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絕不服事二君。將軍位為侯伯,掌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反變身為敵前驅,有何面目見我江東忠義士民乎邪!”

劉良佐老羞成怒,揮軍強攻,一時火箭齊發,殺聲震天。

但閻應元守城得法,指揮有方,劉良佐終是屢攻不下。

清朝親王多鐸聞知江陰久攻不下,先派恭順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協攻,又派貝勒博洛和貝勒尼堪帶領滿洲兵攜紅衣大炮前往攻城。

貝勒博洛率二十萬大軍來到江陰城下,命人綁縛明降將黃蜚、吳之葵到城下勸降。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閻應元在城樓俯視二降將,痛叱道:“敗軍之將,被擒不速死,奚喋喋為!”

吳之葵再拜泣下,黃蜚默默無語。

博洛見閻應元義不可動,發起總攻,以竹籠盛火炮,鼓吹前迎,炮手披紅掛綵,輪番攻城不息。

閻應元指揮防禦,浴血奮戰。

這場攻防佔歷時八十一天,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閻應元以弱抗強,以寡敵眾,機變百出,計謀用盡,詐降、偷營、火攻、釘炮眼、草人借箭、登陴楚歌……擊殺清軍數萬人,重挫了清軍銳氣,鉗制了清軍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

邵長蘅所寫《閻典史傳》記:“凡攻守八十一日,大軍圍城者二十四萬,死者六萬七千,巷戰死者又七千,凡損卒七萬五千有奇。”

而與清軍搏殺的江陰軍民,不過六萬餘人而已。

江陰城最終陷落於中秋節後的第七日。

《明季南略》記,城陷前“城中益急,人人有必死之志。中秋,家家暢飲,如生祭然”。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城破之時,閻應元端坐於東城敵樓之上,看見事急,目眥盡裂,下城,向人索筆,在城門上題:“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題訖,帶著千人上馬與清兵展開巷戰,力盡被俘。

在清貝勒博洛等人跟前,閻應元拒不下跪,脛骨被刺穿,“血湧沸而僕”,壯烈犧牲。

清軍進行瘋狂屠城,百姓或力戰到底,或坦然就義,都以先死為幸,婦女多忠義之邦貞烈,投河而死。七歲孩童皆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

兩日後,清軍封刀,“城內百姓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近世有這樣一種聲音,說閻應元和陳明遇等人沒有辨清形勢、沒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逆時而動,帶頭生事、負隅頑抗,從而招致了清軍的瘋狂大屠殺,連累了滿城無辜百姓。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還有人認為,因為宋末、明末的人民放棄了抵抗,所以華夏民族才儲存了下來,卻不肯深思,八載抗戰,如果不是全民族拼死奮戰,人人皆兵,根本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江陰被屠後不久,被南明士紳擁戴起的隆武帝知此事,淚如雨下,顧喟左右:“吾家子孫遇江陰人,雖三尺童子,亦當加敬也!”

閻應元江陰守城事分見於《明史》、《清史稿》、《通鑑輯覽明季編年》、《小腆紀年》、《隨園詩話》、《明季南略》、《南天痕》、《聖安本紀》《三藩紀事本末》、《續明紀事本末》、《畿輔通志》、《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清朝通志》、《鹿樵紀聞》、《明季三朝野史》、《明季遺聞》、《南疆繹史》、《江陰守城紀》、《江陰城守後紀》、《蕉軒隨錄》、《爝火錄》、《東山國語》、《清稗類鈔》、《江上遺聞》等書。

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江陰地區的人對清朝採取了不合作態度:不當清朝的官,不應清朝的舉。

一百三十年後,乾隆帝為了安撫江陰百姓,實施懷柔政策,給閻應元修祠,主動示好,對閻應元和陳明遇分別賜諡“忠烈”、“烈愍”。

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死前做了一事,乾隆被迫隆重給他上諡號

江陰地區的怨氣才稍稍消減,局面才有了改觀。

《江陰城守後紀》記:“閻應元軀幹豐碩,雙眉卓豎,目細而長曲,面赤有須。每次巡城,身邊有一人執大刀跟隨左右,頗有云長再生之感。清兵望見,以為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