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快評丨“熊孩子”的“可惡”,不是為打人者開脫的理由

評論員 張泰來

勸人止暴者,自己卻先壓不住火,將巴掌揮向了弱小的男童。

近日,一則“家長上門一掌扇倒幼兒園孩子”影片在網路熱傳,引發廣泛關注。9日,南京警方就此釋出通報,掌摑男童的男子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的通報和網路影片,還原了事發經過:打人者,魯某某,系南京某醫院社會聘用制人員。8日晚,因不滿兒子被同班男童戳破頭皮,魯某某一家三口到對方家中討要說法。期間,魯某某情緒激動,突然一把打在男童面部,男童應聲倒地。男童祖父見狀與魯某某發生肢體衝突,被魯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任誰看見孩子被打,也難以淡然處之。孩子被打,有很多解決途徑,魯某某偏偏選擇了極端的暴力方式,嘴裡說著“不能拿東西打人”,手上卻一巴掌揮向了坐在他面前接受教育的男童。這一巴掌,不僅打掉了穩妥解決問題的可能,而且把自己置於違法犯罪的境地。

從這個意義上說,魯某某被刑拘,實是罪有應得。在事件曝光之初,網路上對於魯某某基本全是批評、批判的聲音。但經過一天的時間,關於此事的輿情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在網路上形成了觀點對立的兩派。

有人認為魯某某行為不可接受,理應被罰。也有人認為魯某某孩子被打在先,其打人是愛子心切,同情魯某某,為其打人行為洗白,甚至還有人因此攻擊被打男童的媽媽。

客觀而言,在校園欺凌備受關注的當下,不少家長都有害怕自家孩子遭受欺凌的擔憂。現實中,也確實有一些頑皮的“熊孩子”行事“乖張”,卻往往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教育,頻頻“惹禍”。故而在社會上存在著一種厭惡“熊孩子”的心理。

擔心自家孩子遭受欺凌的擔憂和對於“熊孩子”的厭惡,讓不少年輕的父母在此事中有了很強的代入感,因為“熊孩子”“可惡”,所以魯某某的打人行為似乎也就有情可原,有了為其開脫的理由。這也是輿情出現翻轉跡象的緣由所在。

但不管怎麼說,用暴力解決問題終究不妥。毆打老人和兒童涉嫌違法犯罪,沒有洗白的空間。

在譴責暴力的同時,也要正視“熊孩子”這一問題。一方面,要看到,“熊孩子”的問題往往不是孩子的問題,對於“熊孩子”的頑劣行為,家人要及時制止,根據其認知特點對其加強引導教育,不能放任其在“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熊孩子”也只是孩子,其頑劣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成長階段的特點,是“天性”表現,對於“熊孩子”也不妨多一分包容,不要過份壓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對於孩子家長來說,對“熊孩子”更應該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寬容別人家孩子,其實也是在為自家孩子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