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這一數字下降了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11月30日,《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自2018年起,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會同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每年對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開展全國調查併發布研究成果。

今年的報告基於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26349名未成年學生、13283名家長、1632名教師的抽樣調查,從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網路接入環境、網路使用特點、教育監管、網路安全與權益保護等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主要趨勢及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有關建議。

報告顯示,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持續提升,

網路依賴程度有所下降

。2021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91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6。8%,較2020年提升1。9個百分點。未成年人過度上網情況有所改善,工作日、節假日日均上網時長與2020年相比均有下降。未成年網民對網際網路的主觀依賴程度和家長認為孩子上網時間過長的主觀感受都呈下降趨勢。

具體來說,66。0%的未成年網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在半小時以內;51。8%的未成年網民節假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在1小時以內;工作日日均上網2小時以上的比例為 8。7%,節假日日均上網在5小時以上的比例為 9。9%,較2020年均有2—3 個百分點的下降。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這一數字下降了

未成年網民日均上網時長

未成年網民中,認為自己對網際網路沒有依賴心理的比例為42。0%,較2020年提升3。3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城鄉未成年人在網際網路普及率方面的差距已基本彌合,但在網路使用方面仍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為農村未成年網民上網裝置相對單一、長時間上網情況更突出、使用休閒娛樂類應用比例較高、使用學習資訊類應用比例較低。未成年人網路使用存在城鄉差異,農村未成年網民教育管理相對不足。

2021年未成年網民經常在網上聽音樂、玩遊戲、看影片、看短影片、看直播,以及參與網上粉絲應援的比例均有所下降。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路保護”專章,對網路娛樂和社交服務做出明確規範。“青少年模式”對減少未成年人網路依賴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雖然八成以上未成年人和家長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設定過的不到五成,實際運用中還有改進升級的空間。

報告發現,接近半數未成年人透過短影片和影片平臺獲取社會重大事件資訊,但資訊鑑別能力有限,平臺內容質量會對其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影響。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面資訊,其中佔比最高的是炫耀個人財富或家庭背景,宣揚不勞而獲、躺平思想等消極負面的內容,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需要重視。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這一數字下降了

未成年網民獲取社會重大事件的資訊渠道

網路安全環境持續改善,新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未成年網民遭遇網路安全事件的比例較2020年下降,知道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權益維護或舉報的未成年網民比例提升,多數未成年網民會關注與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相關的新政策、新法規。同時網路安全方面也出現一些新的風險隱患,部分未成年網民網路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網上詐騙、個人資訊洩露等網路安全陷阱“與時俱進”,智慧手錶、智慧檯燈、智慧音箱、詞典筆等新型上網裝置存在資訊保安風險等。

報告還指出,家庭對未成年人上網影響重大。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網的主要場所,家長對未成年人上網的管理和引導方式直接影響未成年人上網行為和習慣。上網時長是否受到家長限制、是否與父母共同生活,顯著影響未成年網民的網路依賴程度,家長自身的上網行為和網路素養也對未成年網民有直接影響。

為加強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報告呼籲,強化法治保障,提升未成年人網路環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推動青少年模式改良升級,在預防未成年人網路沉迷方面發揮更加積極作用;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提升農村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應用能力;學校、家庭、平臺企業各盡其責,形成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合力。

(圖片均來源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