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如今,在健康消費理念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網友都會選擇購買無糖、代糖食品。中秋將至,高熱量的月餅自然也要推出符合風向的產品。

前段時間,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吃了知乎的“健康低糖月餅”後,開始鬧肚子。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微博網友截圖)

之後,官方道歉並解釋稱在採購環節,選擇了用麥芽糖醇代替蔗糖的低糖月餅,導致部分人群不耐受,從而出現腹瀉等不適症狀。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號稱“零卡”食物的麥芽糖醇是什麼?

不少人都發出疑問,麥芽糖醇是什麼?食物中加入麥芽糖醇是否真的無糖?

麥芽糖醇(英文名Maltitol)是由澱粉水解、氫化、精製而得的雙糖醇,是白色結晶性粉末或無色透明的中性黏稠液體,屬於功能性甜味劑食品。麥芽糖醇作為蔗糖替代品,通常被用作糖的替代品。月餅中放入麥芽糖醇,並不是企業出於降低成本而為。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麥芽糖醇作為月餅配料是因為其化學物理特性可大大提高月餅品質。如:(1)麥芽糖醇可以保證月餅有更好的黏度;(2)麥芽糖醇的吸溼性,使月餅保水性提高的同時也可防止蔗糖的結晶析出;(3)麥芽糖醇具有耐熱的特性,加熱後不會發生美拉德反應(是一種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氨基酸)食物在高溫下呈現褐變的現象)而改變產品顏色;(4)麥芽糖醇作為甜味劑,其甜度雖然與蔗糖基本相當(是蔗糖甜度的80%-95%),而熱量僅為蔗糖的1-5%,正好滿足了當下越來越多的無糖標籤和“零卡路里”食品追求者的需要,因此也往往被宣傳為“零卡”食物。

為什麼吃了含麥芽糖醇的月餅會拉肚子?

麥芽糖醇的優勢特點雖然被公認並且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於糕點、糖果、乳製品等食品配料中,但其在人體中只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極低,容易造成大腸內的滲透壓升高,導致水分不易被腸道吸收。

因此,如果人體過量攝入麥芽糖醇,會引起胃痙攣和腹脹,出現腸鳴、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雖然有文獻報道說攝入量超過100g/人/天,才會導致腸胃不適症狀,然而,由於個體差異,並沒有達到這個量也可能會出現腹瀉症狀,尤其是患有胃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的糖醇吸收不良發生率相對更高,出現的症狀也會比較嚴重。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與其他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含麥芽糖醇食品時,會加重胃腸不適症狀。

麥芽糖醇的這個不利因素會在一些產品標籤上作為“具有強效通便作用”警告。

含有麥芽糖醇是否真的無糖?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實際上很多無糖、代糖食物中含有麥芽糖醇並不意味著真的無糖。

這是因為食物中雖然沒有新增糖,然而由於以麥芽糖醇或其他糖醇作為甜味劑改善了口感,人們會不知不覺中攝入更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如餅乾、糕點等,或攝入無糖卻高脂的奶蓋奶茶、無糖巧克力等,增加了額外的能量。

另外,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於0。5g/100g即可標註為無糖。

為什麼吃了“0糖食品”還會變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也都變得精細了許多,每天攝入大量的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因此造成體脂超標,隨著年齡的增長肥胖、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越來越多,從此減肥、降血脂、降血糖成為了生活的目標。左手“零糖”,右手“低卡”,很多人衝著這些自帶健康光環的字眼,毫不猶豫地將食品加入了購物車。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從卡路里攝入角度來說,無糖飲品所含能量非常低,確實可稱作是“零卡路里”飲品,但喝這種甜飲的人,體重還會照樣增加。有研究表明,甜味劑的甜味會讓人感覺吃了含糖的食物,進而刺激人體產生胰島素,導致血糖下降,讓人產生飢餓感,食慾增強。此外,由於飲用者覺得“喝的是零卡路里飲料”,下意識地放縱自己攝入過量食物,導致熱量超標。

另外要提醒大家,所謂的“0蔗糖酸奶”“無蔗糖餅乾”等,其實可能含有麥芽糖漿、麥芽糊精等成分,同樣可升高血糖,且升高血糖的效率比蔗糖還高,不利於控制血糖。雖然產品沒有額外新增糖,但有些食品原料本身就含很多糖分。某些粗糧餅乾口感粗糙,給人“健康”的心理暗示,但為改善口感會加入很多油脂,屬高熱量食物。無糖食品吃起來也會有點甜味,是因為含有代糖,包括天然甜味劑和人造甜味劑。人造甜味劑因成本低常被使用,且安全性仍有待探究。

“低脂低糖”代餐食品火爆,該怎麼選擇?

“低糖”翻車?知乎月餅引爭論,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嗎?

為迎合消費者減肥需求,很多飲料喜歡以“0糖0脂0卡”“低糖低脂低熱量”為廣告語,代餐食品同樣如此。

代餐食品大行其道,與不少消費者存在認識誤區有很大關係。一些消費者把代餐食品和健康畫上了等號,對商家的宣傳篤信不移,甚至以代餐食品取代正常的一日三餐。然而,市面上很多代餐食品配方單一,這並不符合代餐的本意。既然稱“代餐食品”,就應當講求更為系統、全面的營養配方。以穀物代餐粉為例,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熱量雖然夠,但維生素和礦物質明顯不足,和本來宣稱的健康飲食背道而馳。然而,商家出於逐利的考慮,往往以偏概全,在包裝上標註“0糖0卡0脂”“低糖低脂低熱量”等標語,以獲取消費者青睞。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每100毫升飲料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分別低於或等於0。5克,就可以標註“零脂”和“零糖”,每100毫升飲料的能量低於或等於4大卡即可標註“零卡”。因此,代糖飲料的“零”,實際上不等於一點都沒有。

據瞭解,目前許多代餐食品不使用蔗糖,而是使用三氯蔗糖。朱毅說,三氯蔗糖屬於人工代糖,到目前為止,科學界尚未對代糖的健康風險達成共識,但有臨床觀察發現長期食用三氯蔗糖,對胰島素敏感度有影響。不鼓勵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人工代糖飲料。

(大眾網·海報新聞 編輯 趙曼 綜合整理於央廣網、法治日報、人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