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路鉅額消費屢現,身份識別機制不能再缺位

近日,河北保定的趙女士向媒體反映,她11歲的兒子用親戚的手機玩《逃跑吧少年》等三款遊戲,在4天時間內充值66次,總計14684元。親戚發現扣款賬單後,要求趙女士向蘋果客服申請退款,但未透過稽核。趙女士又向遊戲方提交退款申請。截至5月19日,趙女士並未收到退款。蘋果方面表示,已經由客戶關係部門處理此事。

未成年人用家長、成人的手機玩遊戲、看直播並充值打賞,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件屢屢發生,平臺判定為成人賬號,而家長事後反映是孩子在玩手機,雙方因為退款事項往往會發生扯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已經出臺了諸多法律法規,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對未成年人進行網路保護;有關部門明確要求遊戲平臺必須建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實施未成年人平時一週只能玩3個小時遊戲的最嚴規定;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等等。但是,如果不能解決對未成年人身份有效識別這一問題,這些嚴格的規定也很難起到實際效果。

因為缺乏對未成年人身份的有效識別機制,所以未成年人可以透過購買二手賬號或用成人賬號繞過防沉迷系統,實現不受限地上網、玩遊戲。還有不法商家藉此牟利,向未成年人兜售破解防沉迷系統的技術。這導致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

要堵住這一漏洞,最簡單的辦法是讓所有賬號在參與遊戲、直播打賞等網路活動時,都必須進行身份識別。這樣一來,未成年便無法登陸成人賬號。當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在技術上實現身份識別並不難,可為何沒有實施?平臺從自身商業利益出發,實施防沉迷系統可能導致使用者減少;一些成年消費者也認為,每次登陸都要進行身份識別,不僅影響上網體驗,也有侵犯隱私之嫌。

事實上,網路遊戲普遍實行實名認證,在使用者註冊賬號時,相關資訊便已被平臺收集。所以,增加一道識別程式,並不會造成太多影響。但此舉卻可以最大限度對未成年人實施網路保護。

只有嚴格實施身份識別,才能壓實平臺的責任。由於沒有對未成年人身份識別,所以孩子拿著成人賬號產生鉅額消費後,監護人要拿回充值款不易,也很難追究平臺的責任。如果讓身份識別成為必要流程,那麼只要出現未成年不受限制玩遊戲或鉅額充值、打賞,就能明確追究平臺責任。

而在壓實平臺責任後,家長也應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由此才能真正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落實到位。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