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上週,美國幾乎獨攬藝術界重磅訊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穫一批珍貴的翁氏六代家藏書畫,大大填補了館藏的中國晚期書畫;在華盛頓,史密森尼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美國國家美術館各自宣佈了歷史上的首任女性館長,打破男性一統的格局。在新奧爾良與舊金山,建築師博埃裡與藝術家塞爾敏帶著充滿想象的作品來到人們面前。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週藝術人物”,報道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美國波士頓 | 翁同龢後人、百歲老人翁萬戈

向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捐贈翁氏六代家藏書畫文物共計183件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翁萬戈

上週,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在其官網宣佈,接受了史上數量最多且意義最為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翁萬戈家藏。這批捐贈文物共有183件,該家族收藏共傳承了六代人之多。執行此次捐贈的是今年100歲的翁萬戈及其家人。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王翬與宮廷畫家焦秉貞合作的《安歧像》卷(1698)。畫面描繪了富甲一方的鹽商及藝術收藏家安歧以及其庭園別業。翁萬戈捐贈。

翁萬戈是清代翁同龢的五世孫,他本人是一位中國書畫收藏家、鑑賞家,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先祖在19世紀蒐集奠定。翁氏家藏可謂是美國頂級的中國藝術品私人收藏,並以其作品質量上乘、大師序列恢弘、保藏狀態良好和流傳著錄清晰而見長。此次捐贈共有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橫跨了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並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的收藏優勢。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中國藏品以早期宋元書畫為特色;此次捐贈大大填補了館藏的晚期書畫領域。

翁萬戈表示:“我從小就看中國畫,整個人生都和中國書畫聯絡在一起,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我來美國後到訪的第一家館,這裡也是我很有歸屬感的一個地方。我很高興我的家藏最終和博物館館藏匯聚在了一起,猶如命運使然。”

翁萬戈本人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表示,預計將在2019年秋季在其亞洲展廳舉辦翁氏家藏精選展。

不過,翁萬戈數次向美國的博物館捐贈如此大量的文物也激起了大量爭議。

有觀點甚至從其祖上談起,“翁同龢,光緒帝師,長期位高權重,然其雖深居高位,卻無大才,心胸狹窄。因與李鴻章早年有舊仇,後處處與李針鋒相對,全然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處處制肘導致甲午海戰,財力不濟,無法把先進軍艦買回來,

最後被罷官奪職,黯然回鄉,今天我又看見他的五世孫翁萬戈將183件屬於中華民族的珍寶捐給了波士頓,也許是我狹隘,但是我就是想說,這些東西不屬於某個人,她們屬於國家,屬於中國這片土地,文物也是有國界的,不管這片土地給過你什麼不好,它也是哺育你長大的地方,羊有跪乳報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我覺得是時候反思一下了,翁老!”

也有讀者認為,這個結果,雖然讓國人抱憾,但也不必苛責,“現在是人是美國公民,東西是美國公民的私人財產,捐給誰人家有自己的考慮,我們無權置喙。波士頓博物館技術條件良好,未嘗不是文物的好的歸宿。”

但更有讀者在“澎湃新聞”留言認為,目前中國對文物前所未有的重視,國有博物館儲存條件也非常之好,這些文物是當時文物是國家混亂時出境的,如果現在,未必可以出境,因為這些並不都可以理解為私人收藏,更是國之重寶,翁氏家族把這麼多國寶無償捐給美國,而多年前給上海圖書館的古籍卻是透過拍賣收取了450萬美元,兩相對照,讓人多少不是滋味。“中國文物在國外就一定被善待嗎?未必,英國收藏的《女史箴圖》就被遭到了很大的破壞。”

一位讀者感嘆說:“前兩天去清華大學博物館看日本一美術館館藏的西方油畫,人極多。我跟女兒說,西畫在中國幾乎沒有收藏,來到中國不容易,要抓緊去看。看了翁家捐贈美國如此多文物,鬱悶啊,中國書畫、祖宗的寶貝,想看的話,也得去那麼遠的波士頓看。要是一輩子不去波士頓,還就無緣得見了。”

華盛頓 | 史密森尼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新館長安西婭·哈蒂格

1964年建館以來首位女性館長,任期內講述關於美國女性的歷史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安西婭·哈蒂格

據《紐約時報》訊息,史密森尼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即將迎來該館54年曆史上的首任女性館長安西婭·哈蒂格(Anthea M。 Hartig),目前她擔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歷史學會的執行董事和執行長。

作為1964年建館以來的首位女性館長,2019年2月,哈蒂格將領導262人的員工團隊並動用50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其新任期的2019及2020年,她將展開有關“史密森尼美國女性歷史計劃:源自她的歷史”的3項展覽。她還將領導博物館西翼12萬平方英尺的翻新工作。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2019-2020年,“史密森尼美國女性歷史計劃”將帶來3場展覽

史密森尼學會秘書長戴維·斯科頓(David Skorton)表示,作為優秀領導者、組織者和傑出歷史專業學者的安西婭非常適合出任博物館的最高領導。

史密森尼協會將哈蒂格稱為公共歷史學家、教授、作家及城市規劃者,她曾領導加州歷史學會七年。此前她擔任過美國國家歷史保護信託西部地區的主管。目前,她還擔任加州州立公園和遊樂設施委員會的文化資源專家。

在安西婭·哈蒂格之前擔任館長的是約翰·格雷(John Gray),結束了六年館長生涯的他已於今年5月退休,過渡時期領導該館的是目前的副館長蘇珊·弗魯赫特(Susan Fruchter)。

(文/陸斯嘉)

華盛頓 | 美國國家美術館新館長凱雯·費爾德曼

成為美國國家美術館第一任女性館長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凱雯·費爾德曼

據《ARTFORUM中文網》報道,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美術館(NGA)上週宣佈,凱雯·費爾德曼(Kaywin Feldman)已被選為該機構的下一任館長。費爾德曼將成為美術館的第五任館長,也是該機構77年曆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者。她接替厄爾·A·鮑威爾(Earl A。 Powell III),後者將在27年執掌美術館後於2019年離職。

“凱雯·費爾德曼是一位充滿活力和高度原則性的領導者、優秀的合作者,更是一名具有在二十一世紀領導國家美術館的技能和遠見的創新者,”NGA主席弗裡德里克·W·班奈克(Frederick W。 Beinecke)說,“二十多年來,她作為一名藝術博物館館長,在她曾工作過的三個機構中都取得了重大成功。”

費爾德曼目前擔任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的館長和主席。自2008年擔任這一職以來,該博物館擴大了收藏範圍,增加了社群參與力度,並使其參觀人數增加了一倍。費爾德曼還主導了實驗性和社會參與活動的建設,如該機構新的移情和視覺藝術中心(Center for Empathy and the Visual Arts),並創立了當代藝術部門,增加了新的展廳空間用於展示非洲藝術。

(整理/陸斯嘉)

美國新奧爾良 | 建築師斯特法諾·博埃裡

在城市裡建“森林”,強調建築師改善城市環境的責任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特法諾·博埃裡

近日,在《紐約時報》發起的“明日城市”論壇上,義大利知名建築師斯特法諾·博埃裡(Stefano Boeri)以“都市森林”對世界城市生活及空氣質量的改善為主題發表了演講。博埃裡提出了建築碳排放所帶來的影響,也強調了建築師利用建築環境來改善城市的可能。

博埃裡以他的“地拉那2030”規劃和米蘭垂直森林為例,表示“城市具有成為一場鉅變主角的資源和潛力,這場鉅變旨在應對碳排放帶來的巨大影響,使城市變得更加綠色和健康。”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地拉那2030”規劃

“城市中一棵成年的樹每年能夠釋放110千克氧氣,並且吸收幾百克由交通而產生的不可見毒氣。總的來說,城市中一棵樹每年能夠吸收大約400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增加世界各地城市的樹木和植物的數量,在住宅、學校、博物館、購物中心的外立面和屋頂上引入綠植,那將為環境帶來巨大的改變。”

博埃裡以“地拉那2030”規劃為例,在該專案中,建築師計劃透過綠色長廊系統來改變這座阿爾巴尼亞首都的面貌。為了防止城市的“無計劃擴張”(urban sprawl),一座由200萬棵新樹組成的“軌道森林”(orbital forest)將圍繞地拉那。該計劃將使市中心的綠化空間擴大至三倍。

“迪拉熱2030”著眼於城市尺度的干預,與此同時,博埃裡指出了垂直森林的潛力,米蘭的垂直森林相當於將2公頃的森林集中於1500平方米的建築外立面上。博埃裡打算將這個米蘭專案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城市。

據archdaily網站報道,“明日城市”論壇聚集了政治家、市長、企業家、學者和記者,旨在應對城市在未來若干年中所面對的巨大挑戰,其中氣候變化、城市交通、貧窮以及都市孤獨。

(文/錢雪兒)

美國舊金山 | 維哈·塞爾敏

“建造”一件作品,精確度令人稱奇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維哈·塞爾敏

近日,據artnet網站報道,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於12月15日起舉辦藝術家維哈·塞爾敏(Vija Celmins)的個展,塞爾敏今年80歲,出生於拉脫維亞,現在在紐約工作生活。artnet在報道中表示,那些認為當代藝術是“他們的孩子也能做到的東西”的批評家們應該去看看塞爾敏的作品,因為她的作品充滿令人驚訝的精確度,那是兒童絕對無法做到的。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領略塞爾敏從1960年代至今對於自然世界“提純”式的表達,其中既有夜空中的星系,也有大海中的浪花。她的畫作具有一種文藝復興油畫的重量,散發出經由刻苦的身心勞動而產生的莊嚴感。

一週藝術人物|翁同龢後人捐美183件文物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塞爾敏,大海,1968-1977

“我一度認為自己一生將只會重複畫一張畫作,”塞爾敏在Art21於2003年所播放的“時間”一集中說道。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誇張,然而塞爾敏對此卻有條不紊,甚至沉浸其中。

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集中展出了塞爾敏的近150件作品,其中包括她為“二戰”戰鬥機所作的共五幅作品以及一系列石頭,它們的旁邊則是塞爾敏在五年時間內細緻描繪而與原物看上去一模一樣的青銅鑄件。

如果看過了塞爾敏的作品,再看大海也許會感覺不一樣,這些“大海”是塞爾敏1968年至1977年間完成的作品。在與Art21的對話中,塞爾敏描述了凝視大海的感覺,“我想,我就這麼一遍遍畫下去,也許就會出現什麼讓人驚奇的東西。”雖然最終她著手進行新的創作,但是她常常會選擇一個物品,執著於此,透過版畫和油畫等媒介去複製。

這樣的過程無疑需要大量的勞動。“我會重複畫一幅畫很多次,新的畫覆蓋舊的畫,然後我再把它刮掉,”塞爾敏說,“這些都只是作品的一部分,即‘建造’一幅畫。”

(文/錢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