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想表達的意思啥?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在這裡是說枕頭的高度。別小看這句話只有短短八個字,但對於枕頭與睡眠的關係形容得恰到好處,而且這句話不但揭示了枕頭與健康的關係,還是解讀古人長壽的解碼,究竟這句話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古人不像現在夜生活很豐富,在那個娛樂非常匱乏的年代,早早入睡就成了祖先們的習慣,而睡覺的時間佔到了古人一天時間的近三分之一,而古人對於睡覺如何舒服,自有自己的見解,而這個見解,就很能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話體現出來。

老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想表達的意思啥?

“三寸長壽”既說明古人枕頭的高度,也是對於實踐的總結,三寸既是枕頭的高度,既現在的9至10釐米左右,四寸也就是14釐米不到,也就是說古代人的枕頭高度就介於9至14釐米之間,這和我們現在用的枕頭比起來好像都比較高,為什麼古人非要堅持用這麼高的枕頭呢?

這首先得從以前做枕頭的材料說起。古時候枕頭本來就分為兩種,一種是軟的一種是硬的。軟的當然是用布帛、絲綢等織物做的,硬的最早就是石頭的,後來到隋朝才開發出瓷枕,除此之外,硬枕還包括竹、木等材料做的。

古人並不是把睡覺當作單純的休息,而是把睡覺與養生結合起來,睡覺時的講究“背要暖頭要涼”。古人頭髮厚,頭上太熱了,光冒汗就沒法睡了。

老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想表達的意思啥?

把枕頭做得高些,其實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枕頭高,頭部就不會亂動,大家也知道古人是非常重視自己的頭髮的,因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是不會經常剪的,因此古代女子、男子大多都是長髮及腰的。梳髮髻對於長髮之人也就是個麻煩的事,耗時耗力。所以睡覺時頭部不能亂動,亂動就會讓頭髮凌亂,而保持頭髮不會亂的辦法,就是把枕頭做高一些,以便讓頭部睡覺時不會亂動,以免讓自己的頭髮早起來一團亂。

而相關研究發現,當人們睡覺時用10釐米左右高度的枕頭,腦電波會出現最為平穩的波形,人也會更容易進入到深度睡眠。深度睡眠也是質量最高的睡眠,睡眠質量越高,身體也就越健康。從醫學角度說,三寸到四寸高度的枕頭雖然枕得不舒服,但好處還是很明顯的,一旦枕了這種硬且高度合適的枕頭,頸椎會更加向前屈,這樣對於頸椎病更加有好處。

老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想表達的意思啥?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話前現還有兩句話,那就是“仰臥枕頸,側臥枕頭“,一般側睡的話,枕頭的高度要比平睡要高一點。而趴睡的姿勢是很不提倡的,這樣會使頸椎受到更大的壓力,長時間趴睡就會誘發頸椎病,所以我們平時看古代的影視劇,發現晚上睡覺時,他們不是仰頭睡,就是側枕著睡,很少看到他們有其他奇怪的睡覺姿勢。

那為什麼現在人用的枕頭非常高的不多見了呢?其實這還得感謝現在的科技,因為現在考慮的綜合因素,再加上現在材料科學的發達,枕頭的樣式與形狀也有多種多樣,而且人們對於睡眠已經沒有了很多的約束,比如說對於頭髮的保護等要求,所以現在人才不會把枕頭做得那麼高。

就歷史來說,最早出現枕頭雛形的當然是在原始社會,當時的條件簡陋,人們通常都是用石頭或者將草捆做一團墊在脖子或腦袋下面。《說文解字》雲:“枕,臥所見首者”,由此可見枕頭對人們的睡眠何其重要,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普遍使用石枕,木枕,玉枕,還有瓷枕。商朝時期,據記載有玉做虎頭枕,這種枕頭上有圖騰花紋,是當時用來做辟邪驅魔的。

老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想表達的意思啥?

到了宋、金、元時期,也多采用瓷枕,人們會在瓷枕上面裝飾各種花紋。如著名的人物故事枕,花鳥枕等,其瓷枕的形狀也更多樣,不再拘泥於長方形,如獸形枕,人物形枕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定窯孩兒枕,此形狀是一個孩童臥在榻下,兩腳微微翹起,模樣可愛栩栩如生。明朝後,瓷枕逐漸被絲枕、布枕所替代,枕頭從以前的硬枕變為軟枕。因明代刺繡業的發達,人們常用刺繡來裝飾軟枕,民間百姓新婚之時,會給新婚夫妻送上鴛鴦枕。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古人對於枕頭那是要求非常高的,原因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服飾與禮儀的客觀發展有關,而把枕頭做得高,既是身體條件的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動修行,既有對客觀環境的考慮,也是一種自我警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