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識:膻中,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能治一切氣分病

【別名】元兒、元氣、元見、亶中、胸堂、上氣海、心包募。

【特點】心包募,氣會,任脈、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手太陽經、手少陽經交會穴

【釋詞】羶,同袒。中,指兩胸之中,並有內義。膻中,心包絡名。

【釋義】該穴為心包絡的募穴,位於兩乳之間,必須袒露胸膛,方能取得此穴。又膻中為心包絡之名,為心之外圍,代心布命,居於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穴位知識:膻中,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能治一切氣分病

【位置】在胸部,橫平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上。

【解剖】面板→皮下組織→胸骨體。主要布有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靜脈的穿支。

【快速取穴】 在胸部,當平男性乳頭所在肋間,當前正中線上即是。

【主治】本穴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善治咳嗽,氣喘,咯血,胸痺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鼓脹。

穴位知識:膻中,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能治一切氣分病

【按摩】用拇指按揉膻中200次,每天堅持,能治胸痛、氣短咳嗽。

【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於治療胸痛、咳嗽。

【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用於治療胸痛、心痛。

【刮痧】從中間向兩邊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於治療產後缺乳。向下刮拭可用於治療咳嗽、呃逆等疾病。

穴位知識:膻中,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能治一切氣分病

【配伍】

配天突,治療哮喘。

配中脘、氣海,治療嘔吐反胃。

配肺俞、豐隆、內關,治療咳嗽痰喘。

配厥陰俞、內關,治療心悸、心煩、心痛。

配肺俞、尺澤,治咳嗽、喘滿。

配肺俞、尺澤、身柱,治急性支氣管炎。

配肺俞、尺澤、脾俞、膈俞、腎俞,治慢性支氣管炎。

配曲池、合谷 (瀉法),治療急性乳腺炎。

配氣海、水分、三里、行間、三陰交、照海,治單腹蠱脹,氣喘不息。

配照海、風門、合谷、風府,治傷風感寒,咳嗽脹滿。

配乳根、中脘、水分、大杼、胃俞、足三里,治翻胃。

配肺俞、支溝、大陵、腎俞、合谷、太淵、中府、列缺、上巨虛,治肺癰。

配內關、三陰交、巨闕、足三里,治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配乳根、合谷、三陰交、少澤、灸膻中,治療產後缺乳。

配天井、至陽、關元、中脘、內關、足三里,治冠心病。

配三里、太白、公孫,治氣膈五噎,欲食不下。

配中脘、膏肓(灸百壯)、內關、食倉、足三里、心俞、膈俞、脾俞、天府、乳根,治膈噫。

配照海、水分、關元、氣海、三里、行間(治血)、公孫(治氣)、內庭、支溝、三陰,治婦人胎氣、血蠱、水蠱、氣蠱、石蠱。

穴位知識:膻中,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能治一切氣分病

膻中繫心包絡之募穴,任脈與脾、腎、小腸、三焦諸經之會,又為氣會,有益氣舉陷、寬胸利膈、止咳定喘之功。故因氣機不利而導致的疾病多取此穴,《行針指要歌》有“或針氣,膻中一穴分明記”之驗。主治胸痞氣喘,噎膈呃逆,產婦乳少,哮喘,咳逆。蓋古時稱君主所居為宮室,故由中庭再進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臟外衛充盈之氣,俗稱心氣,又名中氣。倘中氣有所減損,則人體各部之氣,均來填補。猶諸侯之會師勤王者,故稱膻中為氣會,又稱為上氣海,以諸氣有時來歸也。有因此中氣之傷,致人體全域性之氣,因之削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氣分之病。由此宮城再進則玉堂、紫宮矣,蓋古人寓言取譬者也。本穴主治頗關要害,故《針灸大成》示人禁針。但實證可以淺刺,虛證則灸之。

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證實,膻中穴對心臟功能有特異性調整作用。以超聲心動圖觀察針刺前後的變化,結果針刺後左室後壁振幅及心搏量較針前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說明針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左室功能。針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後,血管明顯擴張,證明針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迴圈障礙,降低心臟的前後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有利於缺氧時心肌的能量代謝,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臟功能。艾灸膻中等穴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球結膜微迴圈障礙。針刺膻中穴能夠顯著升高乳少症患者的腦垂體泌乳素,促進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