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喜迎國慶節,一場特別的文化盛事格外打動人心。9月30日,《李兆芳民歌演唱藝術人生》圖書贈送儀式在濟南舉行。

今年86歲高齡的著名歌唱家李兆芳和老伴孔德宏一起出席活動。一聊到山東民歌,李兆芳就有說不盡的話。她說:“有的同志說山東民歌就是大蔥味、大白菜味,我只能同意一半,另一半我說山東民歌還有一個大蔥蘸甜醬,為什麼呢?山東民歌又甜又美又有山東味兒。這麼多年,我演唱山東民歌,就是這樣探索著前進。”言談話語間,都是對藝術、對山東民歌的深深熱愛,又透著對藝術、對山東民歌的樸實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李兆芳是山東歌舞劇院老一輩獨唱演員,被譽為新中國“第一代山東民歌演唱群體的傑出代表”。時至今日,她還經常應邀走進高校,向音樂專業的學生傳授民歌演唱技藝。

9月28日,《大眾日報》文化版“文化訪談”專欄,刊發了《李兆芳:演唱民歌一定要心中有愛》一文,向大家介紹李兆芳璀璨的藝術生涯和多方面的藝術貢獻。

(文章連結)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20928/Articel16001MT。htm

《李兆芳民歌演唱藝術人生》一書由李兆芳口述,劉萍、王培源、呂季明編著,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該書編者之一、山東省社科聯社會科學進修學院名譽院長呂季明接受大眾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本書全面展示了李兆芳的成長經歷和演唱藝術,同時精彩呈現了山東民歌演唱家群體的舞臺人生,展示了山東民歌的獨特魅力、藝術價值。

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目前,《李兆芳民歌演唱藝術人生》已經由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方誌館、南湖革命紀念館等機構收藏,供讀者查閱。

省內多位歌唱家、音樂家、舞蹈家參加贈書活動。看到這麼多老姐妹、老同事、老朋友前來,李兆芳心情非常激動。她說:“我說句心裡話,我感動得想哭,咱們在一塊相處、在一塊演戲六十多年了,哪一個同志跟家庭的親姊妹待過60多年?我們是互相之間從小看著長大的。”

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對於在藝術之路上熱情幫助自己成長的朋友們,她真誠地表達深深的感謝。她深情地說,我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小學文化,在藝術成長的道路上,大家都是我的老師,我不是謙虛,大家確確實實在文化、音樂方面給予我很多很多幫助。我原來就說過,我非常羨慕你們拿著譜子就能唱詞。你們都是拿過來就唱,我得先唱譜子,再一句一句對詞,所以我也是被大家託著、捧起來的,沒有我親愛的這些姊妹們,沒有我們演唱隊同事們的關心支援幫助,我也取得不了那麼多成績。

在山東民歌的演唱方面,李兆芳大膽創新,在很多唱法上“走了另外一條路”,令人耳目一新。到底怎樣唱,才能既好聽,又不失山東特色?李兆芳談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我覺得,山東民歌經常給人一種傻、侉、裂的感覺。我總覺得不能光這樣,有的同志說山東民歌就是大蔥味、大白菜味,我只能同意一半,至於另一半,我說山東民歌還有一個大蔥蘸甜醬。為什麼呢?先打個比方,北京烤鴨外國人都吃,它也是用的大蔥,但是沒有甜醬他不吃,他嫌嗆得慌。所以,我認為,咱們山東民歌應該加上甜醬味,既甜又有山東味兒,這是我的想法,從很多年以前,我就這樣摸索著向前走。現在有很多老同志都說,兆芳你這個歌處理得還挺細,我覺得唱山東民歌,別管唱什麼歌都要有歌的靈魂,山東民歌就要有山東人民的美,不要老讓別人覺得山東人又侉又裂,我總認為這樣太偏了。應該是有甜,既甜又有山東味,所以我在一些歌的處理方面,我在唱法的處理上,傾向於甜的多。”

山東民歌,還有大蔥醮甜醬的味道嘞

同時,李兆芳還談到,山東民歌要注意細小的東西。“什麼叫細小?上滑音、下滑音、顫音、抖音、兒化音,我覺得這些東西在山東民歌裡面比較突出。”她舉例,比如說有一個小歌,“正月那得兒裡來”,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地方,要“打得兒”,所有的山東民歌都要有“打得兒”,小字眼都要有。這個“打得兒”得用舌頭尖去打,不是用舌頭尖的後面打,後面打它叫“騰兒”,舌尖打叫“得兒”。這就是山東民歌的精華,演唱的時候,只要把這樣的精華抓住了,才能把山東民歌的味兒唱出來,唱得好聽。(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國鵬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