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之前有一部電影叫做《記憶大師》,它是一部有關於犯罪題材的電影,並且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其實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把深入的犯罪心理作為切入點,並透過對於犯罪動機以及罪犯的救贖,來展開故事,從而吸引了觀眾。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有學者認為:“電影的型別在幾個方面與社會生活相關:它是社會問題、社會心理的隱形表現,是在想象中處理一個社群、一個國家或一個時代的人類心理情結(complex)的重要領域;它的題材和藝術形態組合成的型別尤其集中於人類生存的某些永恆性悖論和困境,這些悖論和困境就是我們的神話所關注和處理的人類內心的迷思。”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而這部影片所屬的犯罪題材,也是很多藝術創作者所熱衷的表現物件之一。犯罪行為是對人類的道德情感和社會秩序的僭越,這種強烈的衝突可以引發人們的探討與思考。在此類影片中,透過對人物一些心理活動的刻畫,可以讓整個故事顯得更為真實,也顯得十分重要。而這部電影正是透過對人物內心動機以及救贖的描述,來讓整個故事更有感染力的。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一、

犯罪與動機

犯罪動機作為一個法律術語,其意義在於解釋犯罪者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原因。動機可以簡單地被分為四大類:一是報復,二是情感,三是錢財,四是精神病和變態心理。其中變態心理是最能引起公眾注意、併產生強烈的社會影響的。這部影片中設定了一個意外結局,真正的兇手原來是警察沈漢強。幼時的沈漢強目睹母親深受父親的家暴,卻不敢擺脫。驚恐中的沈漢強深愛著母親,不忍她備受折磨,但是自己卻無能為力。最後他給母親服下安眠藥,目睹她溺死在浴缸中。成年後的沈漢強又遇到同樣受到家暴卻不願離開丈夫的李慧蘭,他向李慧蘭提供幫助並表達了愛意,卻遭到拒絕,於是他痛下殺手。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沈的犯罪動機竟然是出自於愛,聽起來很讓人驚訝,但是人的心理是矛盾和複雜的。沈的母親作為家暴的受害者本身無法擺脫暴力,只好屈服於施虐者,幫助甚至認同犯罪者。同時年幼的沈漢強無力拯救母親,在目睹父親的暴力後戰戰兢兢,歸根結底,他也是父親家暴的受害者,整個身心都被暴力征服,甚至認為母親擺脫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死亡,最後以弒母完成了對父親的認同。國產犯罪題材電影深挖犯罪心理的屈指可數,這部影片可以說填補了這一空白。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二、

罪惡與救贖

展現罪惡並不是犯罪電影的終極目標,無論哪種形式的衝突,我們都期待它們能夠得到解決,而罪惡的結局一定是救贖。罪惡與救贖是犯罪題材電影一貫的主題,由衝突走向平衡,由越軌迴歸秩序,這也深刻地契合了大眾心理。型別化的元素如驚悚、懸疑等釋放的是觀眾的表層心理,更多的是透過直接刺激觀眾的感官,激發潛意識的恐懼、憂慮等心理壓力。然而善惡、罪惡與救贖這類深層次的話題,探索的是社會和文化心理。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這部影片的故事主線是追查兇手,另一條暗線是江豐和妻子的感情糾葛。沈漢強和江豐同時在記憶大師那裡刪除記憶,沈刪除殺人記憶,江刪除情感記憶,兩人卻意外拿錯了自己的記憶磁碟。江在恢復記憶的過程中,腦海中不時閃現出殺人片段,記憶中的殺手正是他。而記憶片段是黑白色的,影片透過色彩劃分了現實和記憶兩種不同的時空,現實和記憶時空的交織,也使得江在尋找真相、保護愛人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表現出暴力傾向,比如他暴打記憶大師中心的管理人員,或是為了逃出警局逼迫同室的囚犯吞下刀片。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故事的暗線在最後才展開,沈設下陷阱,企圖殺死江與妻子張代晨。緊要關頭,張代晨細數自己與江的初戀甜蜜以及婚後的隱忍付出,希冀喚起移植到沈大腦中的情感記憶。然而正是這段江豐對妻子的真情記憶,讓感同身受的沈漢強在最後一刻也不忍下手。這種記憶對調,正是柔情對暴力的置換,透過這種情感置換,殺手不再認同暴力,而是迴歸到了人類的道德情感的陣營中。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殺手沈漢強的靈魂也得到了淨化,從暴力中得到了解脫。江與張夫妻兩人之間的情感縫隙也因為這次歷險而得到了彌合。由此,故事從衝突迴歸到秩序和平衡,罪惡者得到了救贖。

電影《記憶大師》是透過這2個部分,來表現其主題的

犯罪題材電影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型別片,這是因為此類電影可以融合型別化的娛樂元素,並揭示出深刻的主題,達到商業和藝術的完美平衡。小編也期待其他的影片可以借鑑此片的亮點,來讓此類電影可以得到更長足的發展,同時也能出現更多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