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合一,以“清明”之名品嚐春天|人境·物候

□李建中

清明,又叫三月節、祭祖節、踏青節等,時間在每年仲春與暮春之交,公曆的4月4日或5日。清明既是春天的一個節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

作為自然節氣的清明,在先秦時期便已存在。早期和其他節氣一樣,只是一個生產性的農事節氣。這個時節,南方地區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出春和景明之象;北方地區陸續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氣溫升高,雨量增多,草木萌動,正是春耕、春種、春管的大好時節。在川渝農村,世代流傳著“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種菜,有吃有賣”“清明種瓜,車裝船拉”這樣的農事諺語。在全國各地,也流傳著很多總結清明時節氣候、物候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關的諺語:“清明宜晴,穀雨宜雨”“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冷,好年景”等等。

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合一,以“清明”之名品嚐春天|人境·物候

龔武 製圖

與清明節氣同時並存的,還有上巳節和寒食節,節期與清明節氣相鄰,它們恰如三條並行流淌的河水。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清明逐漸吸收了上巳節、寒食節的內容,原本並流的三條河水匯合在一起,以“清明”之名流淌至今。合而為一的清明節,在繼續作為農耕節氣的同時,還成為了人們寄放情感和享受春光的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賞春是清明節的兩大民俗文化主題。

上巳節:洗浴祈福、宴飲遊樂

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合一,以“清明”之名品嚐春天|人境·物候

盧春陽 攝

古人有春天臨水洗浴以去除不祥的傳統,稱為“禊祭”或“祓禊”。上古時以干支紀日,祓禊的時間早期為三月上旬的巳日,故稱為“上巳節”。後來,節日時間逐漸固定在三月初三日,故又稱“三月三”等。這一天,人們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到水邊去洗浴,以去除汙穢和不祥,讓災厄與疾病隨水而去。

上巳節正值春暖花開的時候,人們相約來到水邊洗浴。魏晉以後,社會上流行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上巳節禊祭的內涵大大減弱,而賞春遊樂的意味逐漸濃厚起來,並派生出野炊宴飲、曲水流觴等民俗活動。與此同時,其節期也逐漸固定在三月初三日。王羲之的名作《蘭亭序》,記的便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他和謝安等名士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溪水邊曲水流觴、宴飲集會的場景,被後世傳為佳話。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也記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的話語。“曲水”,是指在風景秀美的地方挖渠引水迴環繞行;“流杯”又稱“流觴”,是指將酒杯放在上水處,任其順著“曲水”漂流,漂到誰的面前,就輪著他取杯飲酒。

唐朝時,上巳節成為非常隆重的節日,內容除祓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杜甫《麗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詩句,便描述了上巳節的盛況。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卷二》中有“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之語,說的正是唐朝時在上巳當日,長安城內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到曲江畔宴飲、郊遊的景象。

在古代,上巳節還流行鬥草、戴柳等民俗活動。唐朝時鬥草的方式有文武之分:“文鬥”是互相比試誰採摘的花草種類最多;“武鬥”則是比試各自所持草莖的韌性,方法是將草莖相交結,各持己端向後拉扯,以先斷者為負。至於戴柳的風俗,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有唐中宗在三月三日賜給侍臣細柳圈的內容,還說戴了之後可以免遭蛇蠍之類的毒蟲。

到了宋代以後,上巳節在北方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但在西南部分地區仍有流傳。至今流傳於雲南傣、阿昌等民族中的三月三潑水節,其源流與上巳節有一定關係。至於流觴聚會的禊飲風俗,宋以後各地都少有流傳了。對此,范成大還懷著不捨的心情寫道:“三月天氣新,禊飲傳自古。今人不好事,嘉節棄如土。”在上巳節之名逐漸消散的同時,其民俗活動逐步融入到了清明節中。

寒食節:禁火冷食、緬懷祖先

寒食節,又名禁菸節、熟食日等,也是古代三月的一個重要節日。寒食節的時間在冬至後的第105天,隋唐時多將其定在清明節的前兩天。寒食節的主要民俗,是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先秦時期,我國北方地區有著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禁火、改火的習俗。在新火未到之時,人們只能吃早就準備好的冷食,故稱寒食節。據《周禮》記載,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也易引起山火。於是,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這便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謂之“改火”。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方式度日。

暮春來臨時為什麼要禁火呢?一說是這個時節在天象上“大火”星開始出現在南方天空,人們如果用火的話易發生火災;一說是古人用火採取的是儲存火種不滅的方法,但長年不滅的火種又可能成精作祟,因此每年仲春暮春之交就應該滅舊火換新火,也就是“改火”。但在民間,影響更深遠的說法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晉國貴族,跟隨晉文公重耳經歷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其間在缺糧捱餓時,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掌權,遍賞隨從臣僚,卻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秉性清高,於是攜母隱居到綿山上。晉文公知道後再三請介子推出山都沒成功,便放火燒山逼他出來,誰知介子推堅守不出,竟被燒死在了山裡。為了悼念他,晉文公就下令禁止在介子推被燒死的日子裡生火做飯。於是,禁菸冷食的寒食節便成了紀念和緬懷介子推的節日,後來又逐步把紀念介子推與早已存在的掃墓祭祖習俗結合在了一起。

唐朝時,寒食節發展成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還保留著皇帝賜百官新火的儀式。唐末時,寒食節影響漸小。到宋代,寒食節的名稱還會被人提起,比如蘇東坡便寫有著名的《寒食貼》。宋以後,幾乎沒有關於改火風俗的記載了,寒食節的內容逐漸融入到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除了早期的禁火冷食、後起的掃墓祭祖外,歷史上還有盪鞦韆、擲骰子、拋球、打馬毬、蹴鞠、鬥雞、踏青、插柳、放紙鳶、吃棗團等民俗活動。與此同時,寒食節還有多達數十種的的節令食品,一些品種流傳至今。

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賞春

上巳和寒食這兩個節日在時間上常常重疊,寒食和清明又緊緊相連。所以,三個節日在唐代便已基本融合在一起了,清明節逐漸包容了另兩個節日的民俗文化內涵。

宋代時,上巳節已基本退隱,寒食節禁火改火的習俗基本消失,原本並行奔流的三條河水終於合而為一,匯成了清明節這條大江流淌至今。此時的清明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節氣,而變成了一個盛大的民俗節日。但“清明”沒有脫離原來節氣的時間和名稱而成為另外的民俗節日,而是以一種“大江納支流”的姿態,把上巳和寒食兩個節日的諸多民俗活動收納到自己名下。這以後的清明節日,具有了農事節氣和民俗節日的雙重內涵,其民俗活動異常豐富,祭祖和踏青是其中的兩大主題。

掃墓祭祖。清明祭祖的特色是墓祭,所以被稱為掃墓。墓祭的風俗起源很早,秦漢時已成為重要的禮俗活動。發展到現代,清明節還是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節日,同時也成為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回鄉掃墓祭祖、體現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節日。清明掃墓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整修墳墓,清除雜草,培添新土,趕在雨水之前為先人灑掃修葺墳墓;二是供奉祭品,焚香燒紙,叩頭行禮祭拜。在四川民間,掃墓的時間是以清明節前一週為好,通常不在清明節當天或節後。

踏青賞春。踏青,又叫“踏春”“探春”等,指春天時到郊外田野踏著青草賞春遊玩。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候、物候特點上,為清明踏青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此時春光明媚,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出遊的大好時光。與此同時,掃墓之餘人們因利趁便,也是踏青賞春的一個理由。

清明會。在明、清至民國時期,川渝地區清明節盛行打“清醮”和辦“清明會”的民俗。清醮原本指道士在廟宇設壇祈求一方太平、風調雨順的祭祀活動,後來通常指民間舉辦的清除疾疫、送“瘟神”的祭祀活動。在水陸碼頭和大的集鎮,清明會常常連續舉辦多日,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類小吃攤點、農副產品、雜耍玩意兒,應有盡有,目不暇接。

插柳戴柳。清明節一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為什麼清明節插柳戴柳呢?一種說法是為了驅鬼辟邪,民間普遍認為柳樹枝有驅鬼驅蟲和辟邪的作用;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介子推。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柳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清明時節正是柳樹發芽抽綠的時間,新發的柳枝插到哪裡都能活,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冷食野餐。清明的冷餐習俗,首先是來源於寒食節的深遠影響;其次是掃墓祭祖的食物不能扔掉,在順道郊遊時野餐,自然是吃冷的了。在山東泰安,一直有清明節用冷煎餅卷生苦菜吃的習俗,據說吃了眼睛明亮;在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艾草糕等。在今天,清明掃墓踏青的人們依然常在郊外聚餐,也多是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

吸收了上巳節和寒食節內容後的清明節,還有放風箏、盪鞦韆、蹴鞠、鬥雞等等民俗活動。從諸多民俗文化活動看,清明節是莊重肅穆的,也是熱鬧歡快的;清明節既表達著我們對祖先的敬重和緬懷之情,也代表著我們戰勝悲傷和困難的勇氣以及擁抱春天、積極向上的心態。

連結:

上巳節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出自唐代崔顥《上巳》

“上巳”意為“上旬巳日”。魏晉時期,將上巳節的時間固定在農曆3月3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到了唐代,因為三月三靠近清明,有時候甚至會重合在同一天。於是,上巳節的一些活動就漸漸轉移到清明,兩節一塊過,上巳節的內容則逐漸從節令文化中消隱了。

寒食節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出自唐代韓翃《寒食》

寒食節在冬至後第105天,又稱“冷節”“熟食日”“禁菸節”。一說是古人取水用火不方便,特別是火,一旦打出來之後,便加以保護。到了寒食節,滅掉舊火,提取新火,以示除舊迎新。二說是民間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後來,因寒食、清明離得太近,唐代宗大曆十二年詔令:“自今而後,寒食同清明。”從此,以官方檔案的形式確定寒食、清明兩大節日融合。

清明節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出自宋代高翥《清明日對酒》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又稱三月節、祭祖節、踏青節等,清明節氣的時間,在干支歷每年的三月初。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