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企圖用語言為工具改變臺灣社會的文化和民族認同不可能得逞

國臺辦:企圖用語言為工具改變臺灣社會的文化和民族認同不可能得逞

圖為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王承昊、劉歡、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應詢表示,民進黨當局蓄意將臺灣民眾使用的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普通話劃分為所謂“本土”和“外來”,包藏著處心積慮“去中國化”的禍心。任何人企圖利用語言作為工具,改變深植於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是不可能得逞的。

當日國臺辦例行新聞釋出會上,有記者問,民進黨當局透過所謂“語言發展法”,從2022學年起將閩南話、客家話、臺灣少數民族語言等所謂“本土語言”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作上述迴應。

她指出,事實上,臺灣地區的閩南話、客家話都是漢語方言,是漢語在長期歷史中形成的地域性分支或變體,由福建、廣東地區先民帶到臺灣地區。

“我是廣東梅州的客家人,我講的客家話,臺灣桃園、新竹、苗栗、屏東、高雄的客家人都聽得懂。”朱鳳蓮接著換用客家話說,“所以,我希望有機會去臺灣,和桃園、新竹、苗栗、屏東、美濃的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尤其是用客家話交流,自家人講自家話。”

她還指出,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臺灣地區的少數民族與大陸很多地方的少數民族一樣,有自己的語言,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有臺灣記者問,兩岸在交流感受上存在一些差異,比如,大陸民眾友善稱呼臺灣民眾的“灣灣”一詞,近期在臺灣一個票選中被列為“最不可接受詞彙”,有網友認為有貶義。請問應怎樣加強兩岸交流,消除類似歧見或矛盾?

朱鳳蓮回答說,這項所謂“最不可接受詞彙”的票選居心不良,很有誤導性。兩岸民眾由於生活環境和流行文化不同,在一些習慣用語上存在差異是很自然的現象。比如“土豆”,大陸很多地方也叫“馬鈴薯”“洋芋”,而在臺灣指的是“花生”;再如“窩心”,在大陸指“受委屈”“難受”,在臺灣指“暖心”“心裡很舒服”。“灣灣”是很多大陸民眾對臺灣民眾的暱稱,有一種萌萌的感覺,遺憾的是在臺灣卻被一部分人故意汙名化了。

她說,隨著兩岸交流漸趨緊密,我們相信人為製造的藩籬漸被拆除,兩岸民眾越來越能讀懂對方的用語習慣,越來越瞭解不同用語背後的故事,進而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文化內容,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繁榮、多元和創新。

“我們希望民間和基層交流為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提供更多內在動力,將一如既往為兩岸交流合作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兩岸民眾擴大交流,加深理解,增進認同,一起弘揚善的力量,正義的力量。”朱鳳蓮說,“也希望兩岸民眾都提高警惕,絕不被民進黨當局、綠營網軍和特定媒體帶亂節奏、帶偏方向,加深誤解和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