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

8月17日殷老師讀書與實操分享:《潛力量》第十一篇

當我們不能擺脫故事的束縛,不能從當下學習和全身心體驗時,我們就會依賴過去的經驗。

從那以後,我意識到:在工作中或其他情況下,如果有個像隨身聽一樣的東西幫我的話,我就可以取得突破性的結果。這種方式能讓人專注在產生高水平表現的目標和理念上,而不是被幹擾因素所阻礙或被自我侷限的故事所影響。這種方式可以釋放信念和熱情。我們將在第4章討論能夠產生這種專注的流程方法。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

(故事化是一種推演模式,基於的是我們的原有信念(觀念)+過去經驗的揉和在情緒的影響下生髮。)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是“我辦不到”,當人們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時,他們總是會編一個故事並把故事作為理由來解釋他們為什麼做不到。最常見的故事就是“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如果這些故事不改變,人們就永遠不會有突破。

(在看這段內容時,大腦會想些什麼?

我就是這樣的!

。。。那件事他(她)就是這樣解釋的!

對,孩子總是找一堆理由說明自己為什麼沒做到,沒做好!

還是讀一讀,恩,感覺到這段說的有道理,然後那?

沒有然後,腦袋空空,恩,是這樣的。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

我是怎麼樣的?我讀到內容時我會想到些什麼?我怎樣解讀的?我是如何將內容與生活、工作、家庭、人建立聯絡的?

這些都是自我覺察的部分,幫助我們去了解,我的大腦是如何進行資訊加工的,是怎樣一種資訊處理的模式。這樣的模式下,我會是怎麼想,怎麼做?

這些問題僅僅還是第一個層次的自我覺察。更高層次的,我和你之間,還會有互動影響……

接下來,想想,我或我的家人,是這樣的模式嗎?並且常用故事推演作為理由來解釋,我們能做些什麼讓自己改變?

認知思維升級,顯然是必需要經歷的)

改變很難,因為我們傾向於認為自己所說的就是真相,但其實那只是我們對於真相的看法而已。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

(我們對真相的看法通常以:我覺得……,我發現……,我認為……,應該該,不應該……,是不是這樣……,

的話述來表達,這樣的模式來思考推理。

培養出能帶來高水平表現信念的關鍵就是認識到:我們有改變想法的能力。

總之,我們選擇信念,信念決定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決定結果。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

熱情

熱情和能量及激情有關。我們經常在一些做出偉大或激動人心事蹟的人身上看到這種熱情。

這些人不僅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以及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也包括偉大的音樂家和運動員,

還包括那些投入大量時間的志願者,他們有的在掃盲識字中心、食物供給中心,或為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提供醫療救助;那些犧牲了業餘時間來給落後地區的孩子們上課的老師;那些給地震和海嘯受害者募集捐款的小學生;那些無私地用時間、精力和資源來養育健康、快樂孩子的父母。

熱情是一種動力,能夠激發人們超越自己的能力範圍,去戰勝挑戰,打破世界紀錄,做出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如抬起發生車禍的汽車把自己所愛的人救出來。

變革之心

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科特(John Kotter)和德勤諮詢負責人丹·科恩(Dan Cohen)一起出版了《變革之心》一書,他們在書中指出:“想要改變人們的行為,僅僅透過幫助人們進行分析來影響他們的思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人們看到事實,從而影響他們的感受!思考和感受都是需要的,而且在一個成功的組織中兩者都要具備。但是讓人們改變的核心在於觸動感受,

所以‘看到-感受-改變’的方式比‘分析-思考-改變’的方式更有效。”

(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教育——促成孩子們的體驗感知的變化——進一步促成孩子們行動的變化,這是發生變化的核心!

回到原生家庭中,為什麼會有退化?

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孩子們回到原有:看到,聽到——感受到之中——促成了退化性改變。

所以,我所有的學生家長,百分百要求與孩子們共同學習,這些學習內容,並非學科知識,學習的目的是讓家長們不僅僅看到變化了的結果!

還要清晰的看到,過程中孩子們看到了什麼?體驗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如何促成改變的?

促成改變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方法論我們如何運用?如何迴歸原生家庭中,在親子生活中,我們也能促成“看到-感受-改變”

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家長親,是否有所改變,是否也經歷著相似的過程,相似的感受。

同理心,共情力,自然而然中成長 !)

我們經常陷入的一種讓自己一蹶不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