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史上最早的東交民巷俯瞰長圖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 記者 黃加佳

庚子事變之後,《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拍下了這張《列國使館修繕環檢視》。歷史影像研究者陶然野佬告訴記者,這幅照片是1901年莫理循站在東交民巷德國使館樓頂拍攝的。

照片從左至右拍攝下前門甕城、尚未修建完成的六國飯店地基、美國臨時使館、天寧寺塔、宣武門城門、俄國使館、西班牙使館、英國使館、阜成門城門、天安門、日本兵營、法國兵營、法國使館、比利時使館、德國使館等東交民巷周邊重要的建築物。

這幅長卷也是目前已知拍攝時間最早的東交民巷180度全景照片,照片原底洗印,清晰度極佳,品相完好,是研究清末北京城市變遷的珍貴實物。今天我們就為您簡單解說一下這幅長卷。請您把手機橫過來先看看這幅長圖↓↓

1901年,史上最早的東交民巷俯瞰長圖

1、前門甕城

正陽門又稱前門,位於北京內城九門南垣的正當中。在各城門中,前門規模最大,包括城樓、箭樓、甕城,還有箭樓兩側的關帝廟、觀音廟,以及箭樓前的正陽橋和五牌樓。帝國時代,正陽門的正門只有在皇帝出巡,或到天壇、先農壇祭祀時才開啟。平時車馬、行人只能從兩側的“閘門”進出。城門洞裡行人、牲畜、車輛終日摩肩接踵,臭氣熏天。

庚子事變之後,城門“向夕而閉”的規定廢止了。但是第二年,京奉、京漢兩條鐵路修到了正陽門城根。此時,不但出入北京內外城者要鑽正陽門門洞,全國各地坐火車到北京的旅客,也得鑽門洞才能進入內城。隨著往來客商的增多,前門地區的商業更加繁榮。除了至今仍很紅火的大柵欄,當時正陽門甕城城牆根兒的小攤販也數不勝數。這麼一來,出城的、進城的、賣東西、買東西、剛下火車的、忙著趕火車的,把正陽門堵得水洩不通,交通擁擠的情形有時一直持續到深夜。

2、六國飯店地基

六國飯店是英國人於1900年建造的,為四層樓房。六國飯店建成後,各國公使、官員及上層人士常在此住宿、餐飲、娛樂,形成達官貴人的聚會場所。一些下臺的軍政要人也常常來此避難。老北京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和六國飯店有關。本片拍攝於1902年,當時六國飯店還是一片地基。

3、美國臨時使館

1862年,美國正式設立駐華使館,使館建立在東江米巷路南、鄰近路北的俄國使館。庚子前美國駐華使館館址面積超過一畝,原為不同建築風貌的民房。

1900年的庚子事變中,東江米巷使館遭到圍攻,美國使館處於列國使館的西南防守區域,遭受了來自南面城牆上清軍炮火的襲擊,破壞很嚴重。一年後,《辛丑條約》簽訂,美國使館暫時佔用東江米巷三官廟(位於東江米巷御河段南端和東交民巷交匯處西側)作為臨時辦公之用。

4、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據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考證,天寧寺塔的建造年代為遼代大康九年(1083年)。但寺的始建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初名光林寺。隋仁壽二年 (602年)稱宏業寺。唐代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更名大萬安禪寺。元代寺院毀於兵火,殿宇無存。明永樂時重修,宣德間改今名。

天寧寺坐北朝南,現存古塔一座,清代重建的山門、彌陀殿以及乾隆年間兩次重修天寧寺碑記等建築遺蹟。經明、清兩代多次修葺,天寧寺塔是北京著名的古塔之一,在當時也是人們遊覽朝拜的佛教聖地。

5、宣武門城門

宣武門位於西城區南部,是內城南面三門之一,與東側的崇文門相對,在命名上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為取武為意,城門守軍訓練用的護衛校場就設在宣武門外。明正統元年,明朝政府增建宣武門甕城、箭樓、閘樓。與正陽門不同,箭樓下並沒有門洞,人們是向右拐進閘樓卷門,進入甕城、再穿越城樓門洞進入城內。

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 囚車經常從此門出入,人稱“死門”。這裡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莊嚴地對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裡喊出“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

6、俄國使館

俄羅斯公使館是東交民巷中最早的一處使館。1727年,中俄簽訂了劃分國界的《恰克圖條約》。俄國正式在東交民巷設俄羅斯館。俄羅斯館位於玉河西岸,東交民巷路北,是後來俄國公使館的雛形。

庚子之前,俄羅斯公使館是純中式佈局,四個門,中央有大客廳,四周是廂房。《辛丑條約》簽訂後,俄羅斯藉機侵佔了周邊的鴻臚寺、太醫院和欽天監,擴建了新的俄羅斯公使館。新俄羅斯公使館拆除了大部份中國式的建築,建起了包括公使館主樓在內的5棟兩層的俄式洋樓及3棟俄式平房。1959年底,最高檢察院進駐原俄羅斯公使館辦公。如今,院內還儲存著建於1732年的“聖瑪利亞”教堂。

7、西班牙使館

1864年10月10日(同治三年),清廷與西班牙國在北京簽署了有關建交和通商的條約。1868年5月21日(同治七年),西班牙首任駐華公使克維度則已經抵達北京就任。同年,在東江米巷靠近御河中橋(今正義路與東交民巷交界口)的西側,東江米巷路北西班牙使館建立。庚子年間,西班牙使館毀於戰火。

8、英國使館

1861年英國在北京設立公使館之初,英國公使額爾金看上了怡親王府。但是,清政府不同意,他又提出將肅王府改建為公使館。考慮到肅王府是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豪格的府邸,若將其改建為英國公使館有礙國體,清政府還是沒準。最後,英國公使額爾金用每年1200兩白銀的租金,租下東交民巷北邊玉河西岸的梁公府。

梁公府本是清康熙帝第七子愛新覺羅·允祐的宅邸——淳親王府。根據清代爵位降等世襲的制度,到了其孫奕梁這輩,爵位已降為鎮國公。英國公使館基本沿用梁公府的建築,只是新建了一座二層凱旋門形式的大門。

9、阜成門城門

阜成門是北京內城九門之一,包括城樓、城門、箭樓、甕城、甕城門各一,其規制較元大都城門為高。城樓為三重簷歇式重樓建築,臺座呈梯形狀,連同城樓通高35。1米。城內道路亦改稱阜成門街,街南側有巡捕廳等機構。城外官道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

10、天安門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11、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其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大清門,其後有太和門。

12、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標誌性景點。北海白塔據建塔石碑記載,當時“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於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圓下方,富有變化,為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13、景山萬春亭

景山五亭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萬春亭坐落在中央,高17。4米,亭內面積是18平方米。萬春亭裡供奉著一尊毗盧遮那佛,佛像全身均為銅塑。原供奉的佛像“文革”中被搗毀。現在的佛像是1998年重塑歸安的。萬春亭置於景山山巔,並不是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它還和山腰處對稱而置的周賞亭、富覽亭、觀妙亭和輯芳亭互為對景,以萬春亭為中心構成一幅完整和諧的景觀。

14、鐘鼓樓

鐘鼓樓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北端。古代,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極有規律。古人將黑夜分為五更,每更次為一個時辰,即現代的兩個小時。清代規定報時方法為: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敲鐘,其二至四更則只敲鐘不擊鼓。乾隆後改為只在夜裡報兩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點—21點)和亮更(即五更,3點—5點)先擊鼓後撞鐘。定更時鐘聲響城門關,交通斷,稱為“淨街”;亮更時,鐘聲響城門開,所謂“晨鐘暮鼓”。擊鼓和敲鐘的方法相同,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如此兩遍,共108下。”

15、日本兵營

日本公使館最早設在東四六條的民房內。1884年7日,日本購買法國公使館西側的民宅加以改建。改建工程由日本第一代“四大建築師”之一片山東熊主持。1885年5月開工,次年8月完工。圖中的日本公使館大門就是片山東熊設計的,大門採用拱券門形式,券頂以菊花紋樣裝飾。

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期間,日本公使館並沒有遭到損毀。不過,《辛丑條約》簽訂後,日本以舊館地域狹小,不敷使用為由,佔肅王府、詹事府及柴火欄一部分,興建新館。新公使館由日本著名設計師真水英夫主持,1909年建成使用。因此,在東交民巷有兩個日本公使館。

16、肅王府舊址

肅親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一個皇子,從乾隆十五年繪製的《乾隆京城全圖》上來看,當時肅王府還稱為“顯親王府”。在王府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門、銀安殿、東西翼樓、 神殿、後罩樓等。西面是花園,北面還有家廟。庚子年間,肅親王府被八國聯軍燒燬,只存垣牆。

17、奧匈帝國使館

奧匈帝國公使館原為清順治帝第二子裕親王福全的宅邸。英法等國在北京設立公使館後,奧匈帝國也以“利益均沾”為由,要求在北京設立公使館。

庚子年,奧匈公使館遭受重創,原有的歐式建築已成為廢墟。《辛丑條約》簽訂後,奧匈帝國像各國一樣,藉機擴大了使館面積,較之前面積擴充數倍,並修建了新公使館和兵營。如今儲存下來的奧匈公使館是1910年前後建成的。使館主樓坐北朝南,地上二層,南立面中央三開間及兩端兩開間略向外凸。進入主樓大廳,迎面是雙分式大樓梯通向二層。 建築雖然已逾百年仍氣度非凡。奧匈帝國分裂後,此處劃過匈牙利。

18、東直門城門

東直門是位於北京城內城東垣北側的一座城門,主要包括城樓、箭樓、閘樓和甕城。城樓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進深15。3米,高34米。甕城同西直門,四角皆為直角,東西為62米,南北為68米。南側甕牆闢券門,門上建閘樓。在當時,東直門專走磚瓦、木材車。那時磚窖都設在東直門外,由南方透過通惠河和壩河運來的貨物,從這裡進入。因以木材居多,所以當年東直門內多設有木材加工廠。

19、法國兵營

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中規定允許列強在中國駐兵,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法國兵營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臺基廠三條路北,範圍東起新設的高弼路,西到臺基廠大街,北到臺基廠二條,佔地面積約23000餘平方米。1900年之前,此地為民宅區。

20、法國使館

法國公使館原為輔國公純堪的宅第。純堪的祖先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二子輔國公博和託。1860年中法簽訂《法中北京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法國公使葛羅提出,清政府應提供與英國公使館規格相同的一座府邸作為法國公使館。後經協商,清政府決定把純公府作為法國公使館,租金與修葺費比照英國公使館。在義和團運動中,法國公使館大部分建築都被損毀。

21、法國郵局

法國郵政局位於東交民巷19號,是一排西方二十世紀初折衷主義風格的平房。法國郵政局建於1910年,與東交民巷5號的法國使館同處路北,隔門相鄰,又與東交民巷34號法國東方匯理爭行斜對。建築主體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南正立面作左右對稱圖形,東西兩側各開一門,門兩側是堅固的花崗石壁柱,更顯突出醒目。法國郵局建於1910年,是指1910年法國郵局開始辦公,而不是此平房建於1910年,其實該建築在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22、聖米額爾教堂

聖米額爾教堂,又名臺基廠天主堂,是北京城區最小的天主教堂。教堂位於東城區東交民巷,原屬法國領事館,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教堂內北側是一座灰磚砌二層西式樓房,供神職人員居住。西部的聖堂為哥德式建築,建於高臺上,坐北朝南。聖堂南為兩座錐形尖塔。東側是一排民居平房。

23、德國醫院

1900年,德國軍隊攻入北京之後,在使館區內設定了一座戰地醫院,1904年又進行了擴建。德國醫院是清末到民國北京城內最主要的綜合性醫院之一,1945年10月由著名醫學家吳潔先生奉命接收,後改組為市立北平醫院,即今北京醫院的前身。

24、朝陽門城門

朝陽門是北京內城東面靠南的城門,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臺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

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此。門下走糧車,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穀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官糧的倉庫。

25、崇文門城門

崇文門是北京內城南面東側的城門,與西側的宣武門“一文一武”,遙相對應。崇文門以甕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崇文鐵龜”之名遍響京都。崇文門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初,為了調劑在京滿人官吏的收入,“京師九門,皆有課稅,而統於崇文一司”,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門生畏。

26、比利時使館

比利時使館舊址位於臺基廠十字路口東北角,是一座鄉村別墅式的,現為紫金賓館。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退還了攻佔的各國使館與教堂,將東交民巷地區闢為列強專用的使館區,用庚子賠款讓列強重修再建使館、教堂。除西班牙外,包括比利時在內的列強十餘國均肆意擴大其使館的地盤,於其內修建兵營,出租地產,建造由洋人經營的銀行、郵電、商業行館。這些帶有昔日屈辱印記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保留至今,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同時也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

27、德國使館

德國公使館修建於1875年至1879年,設計師為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奧爾末1847年出生於漢諾威王國(今屬德國),是一名旅館老闆的兒子。奧爾末十幾歲加入一支商船隊前往中國。1867年,他在廈門開設了一家照相館,開始了專業攝影師的生涯。不過,沒過多久奧爾末就北上京城,供職於北京海關。1872年至1880年,奧爾末在北京工作期間,經常到燒燬不久的圓明園遊覽。圓明園蒼涼但仍精美絕倫的殘垣斷壁令他著迷不已。憑著職業攝影師的敏感,奧爾末留下了12幀圓明園的照片。這些照片,目前被公認為是圓明園被毀後最早的影像資料。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時期奧爾末還受邀,設計了德國公使館。

圖 | 華辰影像(圖中標註地點由劉陽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