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本我在感受到威脅時提出的一種警示。他把焦慮劃分為三種類型:客觀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焦慮。

客觀性焦慮是指個人在現實世界遇到實際危險時產生的恐懼。神經性焦慮是在擔心因為表達本能慾望而擔心被懲罰時產生的。道德焦慮是在從事或者是思考違背良知的行為時產生的。個體發展出自我防禦機制來減輕自己的焦慮,如無意識地拒絕或者歪曲現實。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一、焦慮

焦慮含指憂慮、不安、關切和引起焦慮不安的原因、渴望等。

弗洛伊德從分析神經症患者心理異常入手,探討焦慮所產生的原因。起初他假設焦慮是由於自我對本我的性本能壓抑的結果,後來他推翻了這種假設,認為壓抑過程是焦慮的結果。

弗洛伊德認為,嬰兒出生時和母體的分離是人類體驗到的最大的也是最早的焦慮,誕生的創傷是後來出現情感焦慮的基礎。即所謂的“誕生焦慮”。是指嬰兒來到這個世界,臍帶剪斷和母親的身體分離後所帶來的內心感受。

起初,弗洛伊德認為焦慮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現實的焦慮和神經症的焦慮。現實的焦慮是來自對外部的危險及預料到的傷害的反應。而神經症的焦慮則與此有明顯的不同,他認為神經症焦慮的產生與“力比多”的節制有關,力比多被喚起了,但卻未能給予滿足,這種未給予滿足的力比多直接變成了焦慮。

後來弗洛伊德創立了他的人格結構理論,把人格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是焦慮的所在地,人在生活中常會受到外界的威脅,本我不合時宜的衝動和超我的制約。與此相對應,焦慮分為三種:

1、現實性焦慮

它來源於人們對外部世界中真實的、客觀的危險的感受,只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動,就可以從客觀方面解決這種焦慮。如,在公園看到老虎和在深山老林中看到老虎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人們可以採取行動或措施來消除和降低現實的焦慮。

2、神經症性焦慮

它是由於擔心本我的衝動會戰勝自我,並導致個人做某些使他將要受到懲罰的事情的一種恐懼。人的意志能戰勝外界的威脅,但有時就是不能戰勝自己的某些慾望或衝動,如有的人總是在擔心自己無法控制的不合時宜的性衝動或越軌行為。

3、道德性焦慮

自我的行為受到超我懲罰的威脅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即是道德的焦慮。自我既要應付外界的威脅,又要應付本我的衝動,還要接受超我的監督。如果自我的行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會對自我進行懲罰,從而產生道德上的焦慮。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二、抑鬱

弗洛伊德於1917年發表了“哀傷與憂鬱”一文,他希望“透過比較哀傷和憂鬱來進一步理解抑鬱的性質”。

弗洛伊德在文中指出,哀傷是通常對失去所愛之人或是失去某種抽象事物的反應,儘管哀傷涉及對生活的正常態度的嚴重偏離,但是不會被視為病理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解決。但是,同樣的影響在有些人那裡引發的不是哀傷而是抑鬱。

哀傷和抑鬱在症狀上的主要區別是:在哀傷中是沒有自尊擾動的,而在抑鬱裡卻有對自尊的明顯貶低。我們也會觀察到這兩種狀態的差異,在哀傷情境中,人們會體驗到外部刺激(如喪失重要他人)的逐漸減弱;但在抑鬱狀態下,自我逐漸消融或毀滅,像漫長冬日,貧瘠而毫無生氣。哀傷會隨著情緒的緩解逐漸平復,抑鬱卻始終縈繞於心、綿延不絕。

為什麼有些人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平復哀傷,而有些人則深陷抑鬱無法自拔呢? 弗洛伊德注意到,抑鬱和哀傷一樣,也可以是對喪失所愛客體的反應,但刺激的原因不同,抑鬱存在的是一種更為想象化的喪失。他提出,哀傷的過程主要發生在意識層面,而抑鬱則主要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因為抑鬱者無法在意識層面理解自己喪失的東西。

弗洛伊德在文中又闡述了抑鬱者的“憤怒轉向自身”。與哀傷不同的是,抑鬱者充滿了對自我的責備和詆譭,這讓人無法理解。這種“憤怒轉向自身”是怎樣發生的呢?弗洛伊德認為,客體選擇也就是力比多附著在一個特定的人身上,然後由於來自這個被愛者的真實的輕視或失望,這一客體關係被擊垮了。但是獲得自由的力比多並沒有置換到另一個客體上,它被撤回到自我中,服務於建立自我與被拋棄客體的認同。這種從客體投注轉向自我投注的變化就解釋了抑鬱者為什麼興趣減退、快感缺失,而對自我卻極為關注,陷入自責的漩渦。

弗洛伊德還指出,抑鬱者表現出的強烈的自毀傾向,是對客體以及自我的愛恨矛盾情感加以強化的結果。同時,抑鬱者的自我譴責之中也帶有對客體的攻擊,它源於對自己和客體的施虐和仇視傾向,透過得病的方式,對原始客體進行報復,折磨他們所愛的人,而無需直接表露內心的仇恨。因此,抑鬱者的自我懲罰在潛意識層面也是攻擊客體並實施報復的一種方式。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三、投注

投注被定義為人、客體或慾望想法的一種心理和情感能量的“投資”過程。人內在所有的需求和慾望都是利用投注的方式完成的。

弗洛伊德認為投注是對性慾的一種“投資”,當然,這裡講的性慾,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兩性關係中的性慾,而是支撐生物體存活並尋求滿足的願望。比如說“夢”是如何受到不同程度情感的影響,實際上夢的出現就是那些無法實現的願望被壓抑後,重新取得投注獲取滿足的一種方式。 這是一種很好的力比多利用投注的方式得以釋放的範例,很難想象人如果要是沒有夢在起作用,人的生活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一種投注或情感專注可能是正面的或負面的。

弗洛伊德還經常用擬物的術語來描述精神效能量的功能,例如,作為一種被阻礙的(被投注)能量,最終會不斷上升,並以其他方式釋放,“此路不通,另尋他路”。同時呢,弗洛伊德還用了“反投注”一詞來形容自我是怎樣用一種倒退、固著的方式來阻止釋放自己的投注的。也就是說,當自我想要壓抑這種慾望的時候,性慾的投注就像蒸汽機引擎一樣會不斷上升,直到找到替代的宣洩口,最終結果無外乎利用昇華或者一些外顯症狀的出現(比如自殘)。

反投注,有人也把它翻譯成“反能量投注”、“反精神投注”。也是一個精神分析的理論術語。與“感情投注”相反。指自我或超我對本能衝動的抑制作用。弗洛伊德認為,當人的本能需要為社會道德準則所不容,同時即將表現出來時,超我就會擴充套件自己的能量來阻礙這種本能需要得到滿足。

該作用的實質是延遲,是在等待找到一種能使本我和超我都滿意的活動方式。透過觀察個體在尋求目標時克服障礙的活動表現,可確定個體在發揮這一作用時所動用的全部心理能量的強度。

例如,一個嬰兒的肚子餓了,他就會很自然地把他的力比多投注到媽媽的乳房上。再比如,一個接近婚齡的男青年,一心想著找到自己的夢中情人,他會朝思暮想地四方打探。此時,他的力比多就投注到女性身上。如果沒有找到女性的話,他就會採取“反投注”的方式來釋緩內在力比多的躁動。如,看一些A片或者是色情讀物等。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四、戀父、戀母情結

戀父和戀母情結這一現象就發生在“性器期”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男孩的“戀母情結”和女孩的“戀父情結”是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有的情感現象。孩子在大概3歲到6歲期間,必然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的一方。男孩更依戀母親,女孩更依戀父親,這是多數孩子進入3—6歲階段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

這時只能有四種可能:戀父、戀母、全戀或者都不戀。 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男孩的戀母心理必須適時地淡化,甚至割斷。如果任其發展對男孩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他們長大以後可能仍然深戀著母親,而不容易把對異性的感情轉移到別的女性身上,甚至不能順利組成家庭;嚴重者還會導致性心理發育或其他方面的障礙,影響日後的生活,現實中男性性功能障礙都與之有關係。人們總是習慣地把戀父、戀母情結看作是親情問題,如果孩子不依戀父母,許多人會以為是因為自己對孩子不夠好,所以加倍給予補償,但與此同時卻忘記了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淡化這種情結。

不然,很難讓自己的孩子從心理上離開自己的異性父母,同時也沒有辦法完成以下兩個願望:

1、男孩長大後找一個不是媽媽的女人,把對媽媽的愛給予她。

2、女孩長大後找一個不是爸爸的男人,把對爸爸的愛給予他。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喜歡找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異性結婚,看似平淡,也不妨礙任何人的事情。但是,從我們的專業角度來講的話,我們就可以假設ta在這一時期度過得不是很順暢。

很多家長不同意自己的女兒嫁給長者,甚至認為這是家庭的恥辱。有的母親感嘆自己的兒子總是不想結婚,但是有多少家長認真地想過,這種結果的直接責任者往往就是家長自己。實際上,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過於黏連出現的一系列我們不願看到的現象比比皆是。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五、“閹割焦慮”和“陰莖羨慕”

男孩的閹割焦慮主要出現在弗洛伊德提出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的性器期。 在這個時期裡,潛意識幻想的性萌動在程度上加深,此時的注意力放在性器上一一即男孩的陰莖和女孩的陰蒂。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性器期的基本衝突深藏在潛意識裡,對於異性的父親或母親有性愛的慾望,但因為這種感覺是不被允許的,所以會受到壓抑;然而,這些感覺是日後性方面的發展與調適的重大決定因子。隨著想佔有異性的父親或母親,在潛意識裡會想要“祛除”跟同性的父親或母親競爭的念頭。

弗洛伊德認為,此時,母親成為男孩性愛的物件,而在他的幻想與行為中,母親是他渴望的物件。但他很快就瞭解父親是個更強大的對手。但不管怎樣,當母親成為男孩子性愛物件時,壓抑的作用也同時啟動。

此時,男孩通常會有一種與陰莖有關的特定焦慮,弗洛伊德稱之為“閹割焦慮”,是男孩在這個時期中生活的主角兒。他最終的恐懼是父親會閹割他,特別當他看到小女孩都沒有陰莖的時候,這一焦慮會隨之加深。由於這個焦慮的產生,使男孩壓抑了對母親性的渴望。如果戀母情結適當地解決,男孩會以另一種較為人接受的情感方式來對待母親;同時也會對於父親產生強烈的認同。從某種意義來看,就是說如果他無法打敗父親,則只好順從父親。透過認同的防禦機制,男孩體驗到了各種滿足,他變得更像父親。

相對於男孩的“戀母情結”,女孩也有“戀父情結”。女孩第一個性愛的物件也是母親,但在性器期裡轉移到父親身上。女孩在此時期裡對母親會發展出負面的感覺,因為她發現自己沒有陰莖,這就是所謂的“陰莖羨慕”,與男孩的“閹割焦慮”是一樣的心理機制。當她發現母親也沒有陰莖的時候,就潛意識地感覺是媽媽觸犯了什麼戒律,也被閹割了。

此時,女孩想要跟母親爭奪父親的注意,但當她發覺自己無法取代母親時,她開始認同母親行為上的特徵,變得更像母親了。

從動力學角度來講陰莖為男性外顯的具有攻擊性的器官,具有“強大”、“佔有”的心理意義。在女性方面,如果能夠生個兒子,在很大程度就相當於自己有了陰莖,具有了“攻擊性”,如同兒子成為自己陰莖的延伸。

陰道作為女性的生殖器,就父性社會的女性地位來講,代表著迎合和被動,代表著隱忍和屈從。這就是為何很多婦女自己內心也存在著男尊女卑念頭的原因,她們對自己身份的不認同導致了社會上過分地強調男女平等而非男女有別。事實上,能夠給女性帶來榮譽的是乳房(及其附屬品),我們常常說:“是母親的乳汁哺育了我。”然而,全世界著名的廚師均是男性(而廚房是女性的領地),動力學的意義在於,男性根深蒂固地憧憬著母嬰關係中的“共生依賴”,這種感覺提供了男性踏向社會,自信於外界的基礎。這種感覺的缺陷導致男性發展廚藝,在供養成千上萬的食客時充當了母親並滿足了當年未從母親那兒獲得營養(信任與安全)的願望。所以,“乳房嫉羨”不僅成為男性追求豐乳肥臀的象徵性標誌,也是眾多女性爭相效仿的動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陰莖羨慕”也好,“乳房嫉羨”也好,應該屬於人格發展的正常過程,但可能會被社會、家庭及文化背景所誤導,而變成單邊的“男權主義”或“女權主義”。

弗洛伊德堅信日後的人格問題可歸因於閹割焦慮或陰莖羨慕。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六、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之謎是來自於世界三大悲劇劇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這樣的:

拉伊俄斯是特拜國王拉布達科斯的兒子,他幼年喪父,監護人被政敵殺害,被奪去作為特拜國王的一切權力。後來投奔了珀羅普斯,為珀羅普斯的兒子克律西波斯做家庭教師。可是拉伊俄斯愛戀上了美少年克律西波斯,將其誘騙並導致其死亡。

珀羅普斯認為拉伊俄斯背叛並殺害了自己的兒子,就將“會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的詛咒施給了拉伊俄斯。

隨後,拉伊俄斯成為特拜國王,與伊俄卡斯特結婚,這個來自珀羅普斯的詛咒——“將被兒子所殺”的神諭再一次印證。對這個預言和神諭感到萬分恐懼的拉伊俄斯為了避免孩子的降生,一直迴避和妻子伊俄卡斯特同房。

拉伊俄斯在某日醉酒之後和妻子伊俄卡斯特的一夜交合,導致了主人翁俄狄浦斯的降生。也就是說,伊俄卡斯特的懷孕是男性一方並不情願的性交合的結果,而俄狄浦斯是在冒犯了其父親拉伊俄斯意志的前提下出世的。

隨後,拉伊俄斯指使牧羊人把剛出生的嬰兒拋到喀泰戎的荒山中,他的意圖顯然是要將這個他根本沒有為其命名的兒子殺死,並把他的腳後跟用鋼筋穿透,以防再次返回。只是他並沒有親自動手,而是囑託牧羊人將嬰兒遺棄到一個無法獨自存活的環境中使其自然死亡。

但嬰兒被柯林斯國的牧羊人解救了下來,並因受傷腫脹的雙腳被命名為俄狄浦斯,這是拉丁語“腳腫”的意思。

隨後俄狄浦斯成為特拜鄰國——科林斯國沒有孩子的國王波里波斯和王后墨洛柏的養子。在王宮中被當作親生兒子撫養成人、並被定為王位繼承人。

俄狄浦斯長大後,因德爾菲神殿的神諭說他會弒父娶母,不知科林斯國王與王后並非其親生父母的俄狄浦斯為避免神諭成真,便離開科林斯併發誓永不再回來。

這時,在特拜城內,為懲治拉伊俄斯對克律西波斯所犯下的罪行,希臘神界的女王赫拉送來了獅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全城正陷入極度的恐慌之中。正像廣為人知的那樣,斯芬克斯要求過路人解答“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的動物是什麼”的謎語。由於無人能解開謎底,所以她就不停地吞食著特拜城的市民。

特拜國王拉伊俄斯希望透過神諭找到擊退斯芬克斯的方法,在走向特爾斐神廟的途中,與朝著特拜城方向行走的俄狄浦斯狹路相逢。因為狹窄的道路只能容納一人透過,而兩個人又互不相識,國王拉伊俄斯粗暴地命令俄狄浦斯讓路,俄狄浦斯盛怒之下與拉伊俄斯發生了爭鬥,最後將其殺死。當然他並不知道殺死的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俄狄浦斯進入特拜城之後,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謎語,謎語的答案就是人,早上=幼年(爬行),中午=青年(兩條腿走路),傍晚=老年(用柺杖)。由此使得女妖斯芬克斯在羞愧中回頭縱身跳入懸崖。

拯救了特拜城的俄狄浦斯受到人民的推崇被選為國王,按照習俗將與失去丈夫拉伊俄斯的王后伊俄卡斯特成婚,同時也應驗了他將“弒父娶母”的神諭。

俄狄浦斯和他的母親伊俄卡斯特之後生下了名為波呂尼刻斯和厄特俄克勒斯的兩個兒子,以及名為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的兩個女兒。

由於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弒父娶母”的滔天大罪,瘟疫和饑荒降臨到了特拜城。後來,受俄狄浦斯統治的國家不斷有災禍與瘟疫,在尋找災難肆虐的原因時,國王俄狄浦斯向神祇請示,想要知道為何會降下此災禍。最後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俄斯的兒子,終究應驗了他之前殺父娶母的不幸命運。

震驚不已的伊俄卡斯特羞愧地上吊自殺,而同樣悲憤不已的俄狄浦斯,詛咒自己的眼睛竟然看到這樣一幅景象,他用母親的胸針刺瞎了自己的眼睛,走到市民面前承認自己是殺父的兇手,是娶母為妻的丈夫,是神諭詛咒的惡徒,是大地的妖孽。

他請求為他不幸的母親建造一座墳墓。他還把無人照應的女兒交給新國王。至於自己,他願意被放逐流浪,因為他以雙重罪孽玷汙了這塊土地。他說,自己應該被燒死在喀泰戎山頂上,那裡是父母遺棄他的地方。是生是死,全由神祇作主了。

最後他又一次把女兒叫來。用手撫摸她們的頭,同她們訣別。並祈禱全體國民永遠受到神祇的保護。此後,俄狄浦斯在安提戈涅的陪伴之下漂泊四方,後來得到曾擊退怪獸彌諾陶洛斯的特修斯的保護,最終死於眾女神的聖地。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七、初級思維和次級思維

所謂的初級思維也就是一種未整合的、即刻滿足的、比較原始的思維方式。次級思維是指跟邏輯、延遲滿足和高階象徵化有密切關聯的思維方式。

次級思維簡單講就是在自我發展成熟之後表現出來的用以協調本我與社會規範、本我與超我之間的關係,滿足本能慾望的方式,其中比較典型的特點就是延遲滿足。而與之相對的初級思維,其特點就是追求即刻的滿足,是在本我支配或自我未發展成熟的時候(一般指嬰幼兒時期,如果出現在成人身上則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現)用以滿足本能慾望的方式。

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嬰幼兒,他想吃的時候,必須馬上吃到,吃不到,他就哭。那長大一點後呢,媽媽說,孩子,等爸爸回來後咱們一起吃飯好嗎?這個時候的孩子就會老實地坐在那裡等待著爸爸回來。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八、原發性獲益和繼發性獲益

獲益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透過一個媒介我可以能得到好處。這個媒介,在精神分析理論裡,被稱作症狀。

所有的症狀,都伴隨著獲益——這應該是弗洛伊德有關症狀的最基本的論斷。

在精神分析的視角下,症狀是一個廣義詞。所有的行為幾乎都可以是一種症狀,症狀未必和“病”有關係。或者,換一個詞,症狀也許略帶貶義,我們用“現象”來說,就中性多了。所有的現象都帶來獲益。

原發性獲益是指直接給當事人帶來的好處。如壓抑,直接帶來不需要思考和心理鬥爭,不需要冒著尷尬的危險。安娜·歐喝水嗆咳的案例,就是用症狀說話,而不傷及和牽扯任何他人。

而繼發性獲益,就複雜多了。

還是沿著安娜·歐的案例,我們虛擬下去。假如安娜·歐活在當代——當代可比維多利亞時期寬鬆多了。安娜·歐一直只喝果汁,而且這也是被允許的。久而久之,安娜·歐的身體出現了糖尿病的症狀,只好辭職在家休息,而且眾人對她關愛有加,安娜·歐從此過上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生活。這就叫作繼發性獲益。

在繼發性獲益中,症狀帶來的是掩蓋了最原始的衝突,繼發性獲益可不是個好東西,症狀帶來獲益,但同時被潛抑的願望只是更加難以分辨,更加難以治療了。

換成一個當代的例子來說可能比較直觀一些。一個孩子出於種種原因,人際交流不順暢,於是他就回避有可能遭受挫折的人際交往。這就是免於痛苦的原發性獲益。後來到了找工作的年齡,由於沒經歷過人際關係的訓練,找工作一直不順利,只好待業在家,人也變得更加孤僻。結果家族裡的富有親戚出手援助,給他安排了一個既輕鬆又收入不錯的工作。這就是繼發性獲益。由於繼發性獲益,可能會讓原本的症狀更難治療。首先,這個孩子本身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了——人際關係不良帶來的必然挫折居然消失了。

繼發性獲益在臨床中非常普遍,原發性獲益倒是非常少見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3)

丁俊貴

2022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