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在當代社會,人們享受著優越的物質生活,也要面對較高的經濟壓力,在追求生活質量的路上,很多人常常無法承擔產生的經濟壓力,因此走上了

超前消費

的道路。

超前消費是年輕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消費模式,透過使用貸款來投資未來的經濟基礎

,就可以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然而很多人也因此深陷欠債危機。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超前消費的定義非常廣泛,

嚴格來說車貸、房貸都算是超前消費

,而當代年輕人更熱衷於“消費貸款”,也就是將貸款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消費,國內的超前消費最早應該是信用卡的使用。隨著科技的進步,

電子支付越來越普遍

,各大平臺也相繼推出了更加便捷的“

迴圈貸款

”,比如:花唄、白條、金條、借唄等等。

2021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對信用卡資料統計發現,

國內銀行卡的髮卡量高達91.1億張,光是信用卡就佔了其中的7.9億

。如果按照中國14。1億人口資料來看,除了2。53億未成年人外,成年人數量11。58,和信用卡數量相比,幾乎10個人有8個都擁有信用卡,也就是五分之四的成年人都被信用卡覆蓋,由此可見國人對信用卡的依賴程度。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話說回來,借貸平臺給年輕人提供瞭解決經濟壓力的途徑,既不用向別人低聲下氣,也不用提太高的申請條件,只要有需求,成年人幾乎人人都能找到貸款途徑。唯一不變的是貸款都是要還的,這也導致

年輕人身上存在債務的情況大量增加

,而一旦債務還不清,就要面臨催債,就拿信用卡來說,銀行會對欠債人不斷催收,而且也

有權利起訴

銀行面對長期欠款不還的客戶是有權力催收、起訴的

,但是生活中人們在使用信用卡和其它借貸專案時,由於各種意外,逾期不還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似乎

很少遇到被起訴的案例

,就連新聞上除了涉案資金過大的,也很少看見有因信用卡欠款不還被起訴的,這背後有何貓膩呢?難道是銀行好心,不想影響客戶的徵信嗎?答案是否定的!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銀行並非起訴逾期不還的客戶,而是有選擇性地起訴

。當信用卡存在逾期不還,有的人是意外,一時忘記了,很快就還上,那就沒有問題,最多會有相應的利息,但是逾期時間也不能毫無限制,所以一般各大銀行對本行的信用卡都會制定一個還款期限,信用卡出現逾期會提醒客戶,如果超過了逾期還款的期限會再次通知借款人,並且開始催收。

如果催收期間欠款人積極配合,有可以理解的理由,雙方可以協商還款方案,只有欠款資金巨大,欠款人還不配合,無法收回欠款這時,銀行就會想到法律途徑來解決。不過法律訴訟也是需要花時間和金錢的,因此

銀行最先考慮起訴的往往是資金超過5萬元的客戶,這種一般按照刑事案件起訴。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欠款低於5萬元的客戶銀行不會輕易起訴,否則訴訟費可能連欠款都無法抵消,所以會透過各種途徑,催收無效後,

銀行迫於無奈會選擇民事訴訟來解決

。不過,不管欠多少錢,一旦客戶不配合還款,達到起訴條件,多半會被判斷為老賴,徵信會受到影響,生活中也會有消費限制,對家人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一般人都不願意到這一步。

銀行之所以做這麼多都不願意起訴欠款人,

第一個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起訴費用

,信用卡使用也是有額度大小的,在申請時欠款人的工作資訊、資金狀況都會被收集,所以大多數欠款的往往是金額較小的。有資料顯示,國內2013到2021年有1578萬人成為“老賴”,如果每一個都起訴,估計訴訟費都要賠本,並不符合銀行設立信用卡賺取利息的初衷。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第二個原因是銀行一般是不會親自催收的

,一般在還款期、逾期期限銀行可能會提醒客戶注意還款,但是一旦到了催收階段,由於客戶數量大,催收也比較麻煩,銀行也會委託專門的催收公司來解決,而催收公司就透過這種方式賺錢,本身利潤低,如果輕易起訴就要花更多的錢,這時候銀行和催收公司都不會半途而廢。

第三個原因是銀行也有可能將債務打包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

,由它們對債務進行追討,這個時候銀行甚至會對債務提供一定的貼現,來轉移風險,之後欠款人是否需要被起訴就不關銀行的事了。

信用卡逾期,銀行寧可催收也不願起訴,背後有何“貓膩”

說到底,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老賴,影響自己的信譽,更多的是確實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欠款,不管起不起訴結果都一樣,而銀行如果起訴又達不到收回欠款的目的,也是白白花錢而已,因此大部分情況下,

銀行也都比較傾向於和欠款人溝通,定製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還款方案。

超前消費解決了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經濟難題,用

好自然是萬事順遂,用的不好也會因為債務風險而惹來麻煩,尤其是一些借款機構並不安全,本身就是高利貸、套路貸、裸貸等非法機構,因此人們面對超前消費一定要時刻保持理智,不要被一時利益衝昏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