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關於李自成的謠言數不勝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讓人忍俊不禁

世上關於李自成的謠言數不勝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讓人忍俊不禁

李自成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負盛名、成就最大的草莽英雄。

金庸先生在他的封刀之作《鹿鼎記》中稱李自成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反賊”。

的確,數千年來,能與李自成相提並論的,此前只有一個黃巢,此後只有一個洪秀全,僅此而已。

李自成在短短十來年內迅速膨脹、坐大,並突如其來的滅亡了龐大的大明王朝,可謂是橫空出世,毫無徵兆。

與李自成同時代的官紳民眾一時搞不清楚李自成的來頭、底細,從而謠言並起,眾說紛紜,構成了一個多彩多姿的李自成形象。

就因為各式各樣的明清史料筆記汗牛充棟,雖然彼此矛盾,卻又自成其說,結果讓人真假莫辨,於是,李自成的祖籍、身世、起事的由頭、早年活動經歷等等,至今仍存在有許多未解之謎。

出現最早、且影響力最大的關於李自成的說法是:農民起義大將軍李自成,原籍陝西延安府,其祖父曾任兵部尚書之職。其父親在李自成年幼時已去世。崇禎七年,天下大旱,百姓無糧交稅。時年二十八歲的李自成仗義疏財,代百姓納稅。官僚昏庸,將之逮捕入獄。災民不忿,劫獄而出,起兵造反。

這種說法,誕生於崇禎十年前後,影響力巨大,甚囂塵上,以至得到了很多極有名望的史學家的採信,稱李自成為“李公子”。

比如說,彭時亨的《中興制寇策》就記載說,反賊所尊稱的“李公子”,佔據了中原,吞併了江漢,襲取了三秦,欺凌晉地,橫跨蜀地,佔據四國,猶如高屋建瓴。縱觀古代帝王成功的過程,還沒有這樣快速的,這是民心向背使然啊。

劉尚友的《定思小紀》也記:天下大亂,無知愚民幸災樂禍,爭說等李公子來了,會給每一個窮人五兩白銀,因此興高采烈、搖頭擺尾,象盼著過年過節一樣盼著李公子來。

就連顧炎武在《明季實錄》也說:李自成的別名又叫李炎,人稱李公子,嘯聚一方。

這種說法,還於崇禎末年流傳入朝鮮、日本。

日本德川幕府儒官世家出身的林恕、林鳳岡父子編撰有一部名為《華夷變態》的海外情報集。書中主要收錄和解的“風說書”,兼收漢文文書。“風說書”是唐通事問詢抵日商船乘員後採錄並上呈幕府的有關來船情況及海外聲息的報告,其中收錄有《大明兵亂傳聞》和《抄錄李賊覆史軍門書》,所載李自成就是大明兵部尚書之後,代百姓納稅被誣入獄,由災民劫獄出來,揭竿起義。

顯然,這種說法是極不靠譜的。

因為,李自成釋出的永昌元年詔書就明確交代有:朕起於布衣之中,親身經歷和體會過各種勞累和苦難。(“朕起布衣,目睹憔悴之形,身切痌痐之痛。”)

即李自成可不是什麼大明兵部尚書之後。

計六奇的《明季北略》卷23《補遺》所記最富傳奇色彩:李自成的父親是陝西米脂縣廣義鄉的財主李十戈,李自成是殺星降凡,乳名闖兒,自小飽讀詩書,聰明可愛,才智過人。

世上關於李自成的謠言數不勝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讓人忍俊不禁

十六時,老師出上聯“雨過月明,頃刻頓分境界”,讓少年李自成對答;李自成張口就來:“煙迷霧起,須臾難辨江山”。可謂對仗工整,而且頗有氣勢。

老師還出題讓李自成賦詩詠螃蟹。

李自成揮筆而就,一首《詠螃蟹詩》,流傳於世:

一身甲冑肆橫行,滿腹元黃未易評。

慣向秋畦私竊谷,偏於夜籪暗偷營。

雙螯恰似鋼叉舉,八股渾如寶劍擎。

只怕釣鰲人設餌,捉將沸釜送殘生。

老師讀了這首詩,吃驚地說,他日你會發達的,不過,屬於亂臣賊子,不得善終。

崇禎二年(1629年)冬,清兵入關,京師被圍,崇禎詔天下兵馬勤王。

李自成慨然投軍,為隊長,隨軍開拔北京。由於旱災,欠軍餉,諸軍鼓譟。李自成率眾起義,號闖王,名著三秦。

不過,同是《明季北略》,其卷5《李自成起》又記:李自成,陝西延安府米脂縣雙泉堡人,父親名叫李守忠,是當地富農。李守忠生有二子,長子李鴻名,次子,李鴻基,也就是李自成。李鴻名中年病故,留下一子李過與李自成同歲。李守忠送李自成和李過去私塾,無奈奪兩人不喜讀書,酷嗜拳勇,各不相下。

李自成、李過十三歲那年,他們與同齡的劉國龍同飲於村肆。

酒酣耳熱之際,李自成單臂舉起關廟神像前一座重七十三斤的鐵爐,繞殿一匝。

劉國龍驚絕,拜之為大哥。廟中道士稱讚說:你父親一生積德行善,所以才生下天賦異稟的人你啊。

李自成口出大言,說:“大丈夫當橫行天下,自成自立,若株守父業,豈男子乎?前三歲曾夢偉將軍呼予李自成,今即改名自成,號鴻基。”

不久,李自成私走延安,跟隨一個姓羅的武師習武,武藝超軼。

為了約束李自成,其父親李守忠為他訂了一門親事,娶鄧姓女。

李自成一心要擇美婦,推託了半年,娶韓金兒。

世上關於李自成的謠言數不勝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讓人忍俊不禁

這個韓金兒豔而淫,十四歲曾嫁西安老紳為妾,因為行為不端,被趕了出來。後來又嫁給延安某監生為妾,很快又被拋棄了。

李自成把韓金兒當作寶貝一樣娶回來。

當晚,父親李守忠夢見土地神好心相告:“你家災星入門,百日內必有大災,你趕快和你孫子前往河南避禍。倘若不聽我話,後悔無及。至於你兒子李自成,雖有禍無害。”

李守忠醒覺,依言和孫兒李過託言進香往泰安去了。

李自成到延安習武,韓氏與同鄉惡棍蓋虎兒有姦情。

李自成夢見韓氏與少年同床共寢,拔刀要殺少年,少年驚走,於是殺韓氏復睡。

李自成夢醒回家。

回到家時,是黎明時分。李自成入屋,眼前景象與夢境一模一樣,於是舉刀直前。蓋虎兒驚走,李自成只殺得了韓氏。

和宋江殺惜相似,殺人後的李自成亡命江湖,遁走甘肅。

崇禎二年冬,清兵十萬人越薊薄京。京師戒嚴,徵兵勤王。

李自成投軍,居甘肅巡撫梅之煥、總戎楊肇基麾下。

以李自成釋出的永昌元年詔書為據,無論是說李自成是大明兵部尚書之後,還把他說成是富貴人家的兒子,都是不對的。

但關於李自成投軍、爾後因鬧餉叛亂的經歷,卻是眾多史籍資料共記的。

粗粗統計,有《綏寇紀略》卷9、《鹿樵紀聞》卷下、《懷陵流寇始終錄》卷7、《罪惟錄》卷31以及鄒漪《明季遺聞》、馮甦《劫灰錄》、毛奇齡《後鑑錄》等,均有記李自成到甘肅投軍,為梅之煥部下,後來在金縣發起了叛亂。

其中的《綏寇紀略》卷9,還記述了與《明季北略》,其卷5大略相同的殺韓氏情節(“自成年十八,娶韓金兒,豔而淫。自成以事往延安,金兒與裡棍蓋虎兒奸。適自成歸,殺金兒,蓋虎兒逸。”)

人們對李自成的認識,除了欽定《明史》的《李自成傳》外,影響最大的就是姚雪垠著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

姚雪垠的《李自成》基本沿襲了《明季北略》的記述,寫:李自成原名李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同侄兒李過一道往甘肅從軍。是農民起義軍領袖高迎祥的外甥,高迎祥死後,被推舉為闖王。會作詩,曾寫有七絕《商洛雜憶》:

收拾殘破費經營,暫駐商洛苦練兵。

月夜貪看擊劍晚,星晨風送馬蹄輕。

似乎,李自成投軍經歷事是確鑿無疑的了。

可是,《明史》中《李自成傳》卻是這樣描述李自成的身世的:李自成,米脂人,世代居住在懷遠堡李繼遷寨。父親李守忠,婚久無子,到華山祈神,夢見神告訴他說:“我把破軍星給你做兒子。”後來生下了李自成。李自成小時給本鄉大姓艾氏牧羊,長大後,充當銀川驛站的驛卒。李自成善於騎射,兇狠無賴,多次犯法。知縣晏子賓逮捕了他,將要置他於死地,被他逃出,當了屠夫。天啟末年,盜賊作亂,安塞馬賊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也聚眾響應,自稱闖王。李自成和侄兒李過前往投奔,號稱闖將。

瞧,《明史》沒提李自成投軍這一茬。

大家都知道,小說是最不可信的,而正史是最可信的。

那李自成在造反前,到底是不是正規軍人出身呢?

有趣的是,《明史》和《李自成》都尊重了李自成永昌元年詔書中“朕起布衣”的說法,把李自成定位為窮苦人家的孩子,曾給地主放羊,還當過驛卒。

而記述李自成當過驛卒(亦稱驛書)的史料,計有《鹿樵紀聞》卷下,《國榷》卷89、《明史紀事本末》卷78、《石匱書後集》卷63、康熙《陝西通志》卷31以及《崇禎編年》、《豫變紀略》、費密《荒書》、馮甦《劫灰錄》、毛奇齡《後鑑錄》、鎖綠山人《明亡略述》和康熙《米脂縣誌》卷5、道光《懷遠志》卷4等書。

其中《豫變紀略》的作者鄭廉曾在李自成軍中生活多年,他的材料來自農民軍中,史料價值較高。另外,道光《懷遠志》錄自《乾隆志》和康熙《延綏鎮志》與康熙《米脂縣誌》,編修時間與事發時間很接近,又是本地人所修,記載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李自成是當過驛卒的。

當驛卒和投軍有什麼關聯呢?

問題就在於,李自成既然當驛卒當得好好的,為什麼又要去投軍呢?

幾乎所有提到李自成當驛卒的書都指向了同一個原因:明廷裁驛,李自成失業,生活無著落、借人高利貸、殺人,最後往甘肅投軍,在金縣舉義。

可是,給事中劉懋疏請裁驛的時間是崇禎二年四月,明政府正式實行裁驛是從崇禎三年開始。而金縣明兵起義發生在崇禎二年十二月,甘肅巡撫梅之煥也在這時被罷免。

由此可見,說李自成投軍在梅之煥麾下、參加了金縣明兵起義,其實是以訛傳訛。

在這一點上,《明史》沒記李自成投軍是準確的。

世上關於李自成的謠言數不勝數,有的啼笑皆非,有的讓人忍俊不禁

但《明史》和《李自成》都有提到李自成是闖王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初時稱“闖將”,禎九年(1636年)七月,高迎祥被害,李自成由義軍眾推為“闖王”,這事是不準確的。

上面列舉的很多書、包括當時的許多明朝塘報都已明確指出:李自成和高迎祥不是甥舅關係,他們的隊伍也不是從屬關係,甚至傳說中那個轟轟烈烈的“滎陽大會”也是不存在的。

在邊大綬《虎口餘生錄》中,收錄有一份塘報,其中還提到:“李自成幼曾為僧,俗名黃來僧。為姬氏牧羊奴。”

塘報內這一說法出於李自成同鄉人李成之口。李成曾為李自成祖父李海營葬,與李自成家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是確切可靠的。

姚雪垠的《李自成》寫李自成小字黃來兒,依據應該是出自這兒。

也許是由於李自成小時候出家當過和尚,李自成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遇難後,很多人不肯相信,認為李自成是潛到了湖南石門縣夾山寺出家當了和尚。

這個說法的發肇者是乾隆年間任澄州知州何璘,其寫了一篇題為《書李自成傳後》的文章,影響很廣。

金庸小說《碧血劍》、《鹿鼎記》、《雪山飛狐》對此說推波助瀾。

但,誠如前面所說,小說屬於虛構類的文學題材,最不可取信。

《鹿鼎記》還寫,“古往今來第一大反賊”李自成和“古往今來第一大美女”陳圓圓有一腿,生有一女阿珂,誰愛信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