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當代心理學把情緒定義為一種軀體和精神上的複雜的變化模式。通俗來說,就是人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以後,感覺到的喜怒哀樂,以及做出的行為反應。

社會發展過快,導致人心也變得惶恐不安起來。一輩子的時間太短,可是卻有太多的目標要去完成。所以情緒不穩定,成了現在大多數人的通病。

心理學: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但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總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就會得到更多積極向上的反饋。比如在學校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

一,“情緒晚於軀體反應”

很多人以為,情緒是先於反應的。你會朝某人伸出拳頭(反應),是因為你感到憤怒(情緒)。

美國的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卻提出這樣的理論:一個人的感覺其實是晚於他的軀體反應。他認為:“我們感到難過,因為我們哭泣,氣憤是因為我們鬥爭,害怕是因為我們顫抖。

理性的人便懂得在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前,先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反應。所以,保持情緒穩定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保持良好的日常習慣。

心理學: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每天定時進行規律性的健身,就像那句話所說的: 跑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跑五公里,專治各種內傷。十公里跑完,百毒不侵,內心坦然。

除此以外,飲食上也要保持清淡的口味(蔬菜水果以及穀物是日常伙食首選食物)。充足的睡眠時間,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和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些也都很重要。

在每一個太陽東昇西落的日子裡想去做一些讓自己能感到身心愉悅的事情,情緒就會處在很愉悅的狀態。這是一種很好的因果迴圈。

二,把壓力變成動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90後體驗到的壓力總體高於60年代的人。高節奏高消耗的生活雖然給人們帶來了更好的物質,卻也帶來了更糟的情緒狀態。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考試考砸了,工作做不好,失戀和原生家庭的問題等等。這些壓力使我們的情緒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成年人的崩潰總是在一瞬間的。

可是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壓力,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嗎?每天吃喝不愁,無憂無慮,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頹廢,成為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上進心的行屍走肉。

心理學: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就像《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裡寫的:沒有了困難去克服,沒有了新的領域去開拓,也沒有了理由去加速運轉你的頭腦或提高你的能力。每個有機體都要面臨來自外界環境和個體需求的壓力。個體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生存下去並興旺起來。

就像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一段話:

你喜歡的人,應該是你的動力,而不是你的傷口。你喜歡的事,應該讓你充實,而不是讓你焦慮。

每當遇上生活的壓力時,試著用積極樂觀的態度,把它看成是一種動力,就會有更穩定的情緒,和更好的結果。

三,不要追求快樂,追求平靜

蔡康永在一期訪談節目裡說:人為了索取快樂,做出很多不太應該做的事情。這個人會擺盪得很厲害,他越是努力地要找快樂,結果越是花越大的力氣去抓,也抓不到。

所以如果把人生寄託在快樂上面,其實不是一個值得寄託的地方——平靜才是值得寄託的那個地方。

人一生最高的境界就是追求自我圓滿。而圓滿就意味著心理的和諧和寧靜。當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們就不會有大悲大喜的情緒波動,反而能用更好的心態面對生活的刁難。

美籍德裔社會心理學家埃裡希·弗羅姆在《愛的藝術》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現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滿足消費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他們消費商品、圖片、食品、飲料、香菸、人、雜誌、書籍、電影,真是無奇不有。世界只是為了填飽他們的肚子,就像一個巨大的蘋果,一個巨大的酒瓶和一個巨大的乳房,而我們是嬰兒,永遠在期待,在希望,卻永遠是個失意者。

正是慾望太多,才會有很多失落鬱悶的時刻。人活在這世界上,並不是要很多東西才能活。少一點比較,少一點物慾。多一點對自己的欣賞,多一點對生活認真的態度。

我們便會成為情緒穩定,又覺得萬物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