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丨花木蘭的裝備

趣歷史丨花木蘭的裝備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不斷南下騷擾,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規定每戶人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於是木蘭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木蘭辭》中這樣寫道“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從軍的一身裝備原來是自己掏腰包置備的。

在另一本著名的小說《唐·吉訶德》中,主人公唐·吉訶德是一個愛讀騎士文學的小貴族,他嚮往中世紀的騎士,於是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找到了一柄生了鏽的長矛,戴著破了洞的頭盔,僱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出門過了一把騎士的癮。

唐·吉訶德如果真正帶上整套騎士的裝備,那麼真實的價格非常驚人。在11世紀晚期,騎士的一匹戰馬價格相當於5到10頭牛的價格,假如摺合成今天的價格,粗略估算在15萬到30萬人民幣,相當於一輛不錯的汽車。

然而這還沒完,騎士可不能赤膊上陣,頭盔6索裡達(古羅馬貨幣),劍和劍鞘7索裡達,長矛和盾牌2索裡達……而當時一頭牛的價格約為3索裡達。騎士還得有鎧甲,鎧甲是比戰馬更貴的裝備(唐·吉訶德只有破頭盔和盾牌,沒有鎧甲),當新式的鎖子甲出現後,騎士們紛紛用它替代了舊式的皮革鎧甲,而鎖子甲的價格相當於戰馬的4到10倍,光是這套鎧甲,就相當於今天我們二三線城市的一套房子。

有了這些仍然是不夠,公元1101年,弗蘭德斯的羅伯特二世伯爵派給英國國王1000名騎士,並按照每名騎士三匹馬來配置,因為只有嚴格配置行軍的馬,騎士才能正常履行職能。事實上,經濟實力較強的騎士,常常會準備幾匹,甚至十幾匹馬。

花木蘭身處北魏時期,這個時期實行的是“府兵制”,屬於專業的“軍戶”,軍戶平時不承擔賦稅和雜役,這有點兒像日本的武士階層。因為是專門從事戰爭的職業軍人,並且平時還享有免稅的優惠,所以一旦上前線就得自掏腰包購置裝備。

根據《宋書》記載,南北朝一匹馬的價格大致在兩萬文銅錢左右,用米價換算粗略可得木蘭當時買一匹馬花了今天10萬元人民幣左右。和木蘭相比,中世紀維持一個騎士的開支要驚人得多,據測算,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士大概需要300到450英畝的耕地來維持,還有人估計“大約是一個相當大的村莊全年的收入”。騎士的裝備一般由領主提供,自身通常透過“采邑”的形式獲得報酬,也就是被分得土地。

就裝備而言,中世紀的騎士更加豪華。如果說木蘭是自費開著一輛寶來汽車參軍,那麼騎士則是開著保時捷前去打仗。因此,戰死騎士的鎧甲和裝備就會成為瘋狂掠奪的物件,甚至時常發生負傷的騎士被覬覦奢侈裝備的步兵或隨從殘忍殺害的事例。相比較木蘭,她只需對付眼前的敵人,而不必為自己的裝備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