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職場人是主動選擇“空窗期”試圖將其變成“保養期”或“轉換期”

職場人對待職場空窗期的態度如何?這段經歷是否真的影響求職結果?11月21日,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釋出《2022職場空窗期調研報告》。

近八成職場人經歷“職場空窗期”

“職場空窗期”是指職場人士在結束上一份工作而未找下一份工作之間的時間,可分為零工作經歷的“絕對空窗期”以及中斷連續就業過程的“相對空窗期”。《報告》顯示,近八成職場人士經歷過這一狀態,大部分受訪者空窗時間不超過6個月(61%),超過1年的人群佔比較低,為11。2%。

調研發現,多數職場人是主動選擇“空窗期”,試圖將其變成“保養期”或“轉換期”,但仍有15。3%是裁員後被迫經歷這個特殊階段。在陳述自己主動選擇的原因時,37。7%的人表示想要好好休息和放鬆;23。7%的人身處職業轉型期,需要停下來考慮清楚未來的方向,甚至有創業的計劃,還有少部分人藉此機會整理情緒和處理家事。

多數職場人是主動選擇“空窗期”試圖將其變成“保養期”或“轉換期”

在決定空窗期之前,職場人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報告》,儲蓄數字越大,職場人空窗期的底氣就越足。分別有49。3%和30。7%的受訪者表示,當兜裡存款不低於2萬、10萬時才敢於按下暫停鍵。仍有14。7%的人不在乎存款數字、有“說走就走”的底氣,這份底氣佔比最高的的群體是00後的職場人。

85.3%坦然接受空白經歷,利用間歇期進行職業充電

《報告》顯示,對於職場中的空白經歷,85。3%的職場人會坦然接受,在他/她們看來,人生有時候就是需要停下來。而在經濟放緩的當下,14。7%受訪者在這個階段深感不安,並表示生存的壓力大於生活的意義和尊嚴。具體到年齡層,人到中年的80後“不安全感”比例最高(20%);95後們則是最淡定的人群,不安感的佔比僅7。4%。

多數職場人是主動選擇“空窗期”試圖將其變成“保養期”或“轉換期”

調研發現,提升工作技能(57。7%)、兼職勞動(32。3%)、旅行出遊(31。3%)是職場人度過空窗期最常見的三種方式。除此之外,處理家事、陪伴家人(23%);讀書充電、學習進修(21%);結交新朋友、拓展人脈資源(13%)也是另類充電形式。也有32%表示這期間一直在找工作,瞭解行業動態,保持市場敏感度。

據《報告》,87。7%的受訪者表示這段經歷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去了幫助,在他/她們看來,暫時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42。7%),利用這段時間可以深入思考和學習(45%)。不過,也有部分受訪者表示空窗期的經歷使自己喪失了更多機會、沉沒成本較高(4%);行業迭代快,職場空白會削弱個人的競爭力(8。3%)。

39.3%職場人因空窗期經歷被質疑,3年內工作經驗適應能力強

“職場空窗期”從來讓人愛恨交織,愛的是這份自由,恨的是背後的風險。再次求職時,長時間的空白期可能陷入職場困境,在市場與行業快速迭代的當下,企業僱主對求職者的空白經歷期或多或少產生質疑,包括能力、狀態以及穩定性。參與訪談的HR表示,不是排斥空窗期的候選人,而是這些疑問催生了危機感,擔心這段經歷背後的原因和可能帶來的影響。

《報告》顯示,在接受調研的人群中,39。3%的受訪者曾經因為“職場空窗期”被公司質疑從而失去工作機會。空窗期的長短似乎是HR篩選求職者的標準之一,調研發現,時長在6-12個月的受訪者被拒絕的比例最高(56。5%)。

前程無憂資深職場顧問王劍認為,空窗期並不是無解題,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可以有所規劃地展示經歷空窗期的主動性和必要性,將其作為職業規劃的重要部分,畢竟整個職業生涯很多時候需要一定的緩衝。調研發現,在經歷空窗期重返職場後,31%的職場人銜接自然,能夠快速融入環境。56%適應期在3個月左右,11。7%適應期在6個月左右。其中,1-3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適應能力較強,37。3%能夠快速適應職場氛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