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以下文章來源於何加鹽

,作者何加鹽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35歲,是特別容易迷茫的年紀。

一方面,職業生涯已過三分之一,年輕時的夢想依然遙不可及,生活的重擔卻早已壓在身上。

另一方面,職場對35歲以上人士,也未必友好。甚至在某些行業,35歲還沒能升到高位,職業前景就堪憂了。

尤其是近兩年,面對各種不確定,很多人開始中年焦慮。

在每一個熬夜刷手機的夜晚,35歲的男男女女們,都免不了在內心深處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嗎?

我還有沒有別的路可走?

未來我還能成功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那些叱吒風雲的大佬們,35歲時都在幹嘛。

1

任正非

任正非的35歲,是1979年,那時他還在當兵。

當時的他,絕對想不到自己以後會辦企業。

從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他就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基建工程兵。作為當時少有的大學生,他在部隊裡擔任的是技術人員。

1977年,33歲的任正非研發出一個名為“空氣壓力天平”的小儀器,這填補了當時我國儀表工業的一項空白。第二年,他被選為代表,參加了全國科技大會。

所以35歲時,任正非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科學家,擔任著研究所的副所長。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年輕時的任正非/圖源:百度百科

又過了幾年,他不得不轉業,到地方工作。

好在分配的職位還不錯,被派到深圳,擔任南油集團下屬某電子企業的副總經理。

他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但很快,市場就狠狠地教訓他了一頓:由於沒有經驗,不知社會險惡,任正非賣出去200萬的貨,貨款卻遲遲收不回來。

在當時,200萬是一筆鉅款。任正非作為負責人,要承擔責任,他被單位給開除了。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此時他的家庭也出現了危機,妻子和他離了婚。

40出頭的任正非,事業失敗、妻子離異、窮困潦倒。

他和父母、侄子擠住在深圳租來的十幾平米小房間裡。他的母親,要在菜市場收檔時,去撿地上的爛菜葉子、買最便宜的死魚爛蝦,來維持生活。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走投無路之下,任正非不得已走上了開辦公司這條路。當時的深圳規定,開辦公司最少需要2萬元註冊資金。任正非東借西湊,終於湊到21000元,註冊了一家公司。

這就是華為的由來。

在經歷過早期倒賣商品之後,任正非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產品:“程控交換機”。

他從代理這種產品開始,到幾年後自主研發成功,終於在通訊行業立住了腳。此後,他歷時32年,一步一步,千辛萬苦地把華為做到了今天的地位。

2

董明珠

董明珠的35歲,是1989年。

那時她還在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當行政人員,同時還是一個單親媽媽。

她本來有一個無比幸福的小家庭。有穩定的工作,恩愛的丈夫,可愛的兒子。

可是30歲那年,丈夫突然因病去世,留下她帶著兩歲的兒子,艱難度日。

孩子沒人照顧,董明珠只能帶著去上班。每天早上抱著30多斤的兒子,走路半個多小時到單位,中午再抱回家,簡單做點飯,吃完飯又抱回去,晚上再抱回來,每天四趟,風雨無阻。

這一抱,就是一年多,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放下。

由於害怕重新組織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她一直沒有再嫁。

到35歲這年,孩子已經上小學,可以不用天天跟著照顧了;而董明珠也在研究所工作了十幾年,她心裡開始想:也許我可以換一種生活?

第二年,她毅然把孩子交給外婆照顧,自己辭職下海,來到廣東打工。

她先是在深圳一家化工企業繼續做行政人員,後來一個偶然機會到珠海玩,一見之下就愛上這座小城,便跑到珠海找工作。

珠海的工作機會比深圳少,要找到對口的工作不容易,董明珠只好尋找其他的機會。最後輾轉進入一家虧損的空調小廠,當銷售人員。

董明珠從未做過銷售,但她當時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只好接受了這個崗位。

一代傳奇從此開始。

在度過最初的惶恐與艱難之後,董明珠很快就憑藉自己堅強、勇敢、用心,成為廠裡的銷售王牌,一個人的銷售額,佔到了全廠1/8。

後來,董明珠成為全中國最會賣空調的人,被稱為“營銷女皇”。

再後來,董明珠回到工廠總部,從經營部部長做起,一步步成長為格力電器董事長。

看著今天的董明珠殺伐果斷,手握世界500強企業的大權,你還能想到,35歲的董明珠,曾經是那樣一個氣質溫婉,每天圍著孩子打轉的行政辦公人員嗎?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不同年代的董明珠對比

3

雷軍

雷軍的35歲,是2004年,那時他處於極度的糾結之中。

雷軍是年少成名,28歲就成為金山軟體的總經理,併成立了卓越網,是國內IT圈大佬級別的人物。

此時,馬雲還在潘家園蝸居,搗鼓商務部的國富通公司;馬化騰還在潤迅公司當主管,人稱“小馬”,後面沒有“哥”;李彥宏則還在矽谷山景城種菜。

雷軍入行很早,平臺很好,他的能力極其出眾,做事也非常拼命,而且有一大群人才追隨,但不知為什麼,一大幫人累死累活,事業卻總是不溫不火。

到他35歲時,後起之秀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的事業都已經遠遠超越了他。而他連續帶領金山4次衝擊上市,都沒有成功。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金山時期的雷軍

好在,卓越網踩中了網際網路興起的風口,從電腦資訊和軟體下載起家,後來轉型成為電子商務網站,在音像和書籍領域做到了第一。

雷軍的糾結之處在於,他同時管著金山和卓越兩家公司,分身乏術。而且卓越想要繼續做大,需要大量燒錢,他覺得有點吃不消了。

最終,在35歲這年,他把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作價7500萬美元。雷軍個人從中套現多少錢沒有透露,猜測是6000萬人民幣左右。據他同事稱,雷軍以前都很焦慮,卓越網套現之後,就比較淡定了。

有了這筆錢,雷軍做起了風險投資。35歲時,他投了第一個專案拉卡拉,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又陸續投了歡聚時代、UC瀏覽器、凡客誠品、小鵬、獵豹等,成為著名的投資人,形成中國風險投資版圖裡呼風喚雨的“雷軍系”。

另一面,卓越賣掉以後,雷軍工作重心迴歸金山,重點放在金山新推出的網遊上面。憑著網遊的幫忙,金山終於在2007年上市成功。

那時,雷軍都已經38歲了。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金山上市時的雷軍(右),左為求伯君

他辭去金山總經理的職位,過了兩年退休老幹部的悠閒日子,同時反思自己前半生為什麼這麼累,卻總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思考的結果是:他沒有順勢而為,總是“在鹽鹼地裡種莊稼”。

雷軍決定,後半生要做就做“在臺風口放風箏”的事,並說出一句名言:“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於是就有了小米的橫空出世。

那是2010年,雷軍41歲。

7年後,小米成為人類商業史上最快營收過千億的公司。

4

黃崢

黃崢的35歲,是2015年,那時他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還沒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過去的若干年,黃崢的人生可以說是一路開掛。

小學畢業就進入浙江省名校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畢業直接保送浙江大學混合班,後來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畢業後進入谷歌工作。

早在求學之時,他就已經認識了丁磊、段永平這樣的前輩,並和他們成為知交好友。

27歲那年,黃崢離開谷歌,開始創業生涯。

他先是做了電商網站歐酷,後來覺得幹不過劉強東,3年後賣掉了。

然後做了電商代運營公司樂其,將其做成淘寶母嬰品類最大的代運營公司,但黃崢覺得代運營賺錢太慢,又新成立了遊戲公司“尋夢”。

尋夢做了2年,就已經發展到每個月淨利潤超百萬美元。

到35歲的時候,黃崢創業8年,已經連續做了3個專案。

雖然用一般眼光來看,這些專案發展得都還可以,但黃崢卻始終覺得這些事業太小,沒有發揮出他應有的能力。

2015年,他開始運作一個全新的專案,用這個專案承載他遠未滿足的野心。

這個新專案,名為“拼多多”。

大佬們的35歲: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

圖:黃崢

當時國內電商已經有淘寶和京東兩大巨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市場格局已定,兩強之下不會再有第三家能做起來。

而拼多多透過發掘微信移動社交的價值,以拼團+低價的模式,從“五環外”人群切入,硬生生擠出一片新天地。

到現在,拼多多成立僅僅5年,已經是一家月活躍使用者5。69億,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電商巨頭,與淘寶和京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黃崢一生真正事業的發端,正是35歲。

5

35歲

太老還是正好?

回顧一下上面寫到的幾個人:

任正非35歲還是技術專家,43歲才創立華為;

董明珠35歲是一個圍著孩子轉的單親媽媽,做了十幾年行政人員,36歲才開始賣空調;

雷軍35歲雖然已經是金山總經理和卓越董事長,但是做得又累又迷茫,直到41歲創立小米,才開始一飛沖天;

黃崢35歲之前還沒找到人生的方向,做了幾個創業專案,但離自己想要的目標還太遠太遠,直到做了拼多多,才總算找到一個可以盡情揮霍才華,實現人生理想的平臺。

從這些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年齡並不是幹事創業的障礙。不管是35、36、41還是43,你都可以開啟自己人生的事業,並且獲得成功。

他們五人並不是特例。像他們這樣,在35歲或者更晚才開始“人生事業”的人,還有很多。

曹德旺37歲才承包鎮上的玻璃廠,41歲才成立福耀玻璃;

柳傳志40歲才離開中科院,參與建立聯想;

宗慶後42歲才承包一家校辦企業的經營部,44才成立娃哈哈;

芒格38歲才踏足投資行業,54歲才正式加盟伯克希爾;

張忠謀56歲才創辦臺積電;

山德士66歲才創立肯德基;

……

所以,已經35歲或者已經過了35歲的我們,何必慨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呢?

只要心中還有夢想,就別怕時間已經太晚。

正如丹比薩·莫約所說: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