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明:史帶財險一不做車險二不做健康險

周昊明:史帶財險一不做車險二不做健康險

史帶財險擬任CEO 周昊明

新浪財經訊 1月3日訊息,“2020慧保天下保險大會—穿越週期·韌性前行”今日在上海召開。

史帶財險擬任CEO周昊明在演講中表示,車險非常大,但是盈利非常不容易。

我們兩件事不做,一是車險不做,二是健康險不做,兩大險種佔很大的保費。

周昊明還表示,是不是外資有一些產品更好,財產險、責任險,產品部一樣,

其實,我覺得同質化也挺嚴重。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如果真的保險公司之間或者是外資公司之間有些亮點,就是人不一樣,你可以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推動總公司,像我們公司授權都在本地,不存在總公司管那麼多,所以其實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就是“人的做法”。

以下為文字實錄:

周昊明:

第一次參加“慧保天下”的聚會,非常激動。上午聽了各位嘉賓的發言很受啟發,我記下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資訊,比如說“沒有保險的保險,國際市場的硬週期,中國市場的軟週期,國際市場硬週期,各位同仁一定能夠體會到去年整個市場天翻地覆的硬週期,漲價非常厲害。還有直保有直保的難處,再保有再保的難處,四化、五化、螞蟻金服講的報銷金,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昨天晚上討論發言的題目,主辦方要求從行業現狀出發,有點有面,有些高度,還要有點啟發性。聽完前面的發言,就有點難了,我們上午有講“畫餅”的,我是“烙餅”的。說點實在的,接下來分享一些具體的經驗以及公司在這個時代的發展路徑。

今天市場的生態非常艱難,但是從我本身參與市場那麼多年,我覺得幾點:“車險非常大,但是盈利非常不容易”。四五年前決定不繼續做車險,這是當時聽起來比較有爭議的話題,當時看的不是很清楚,今天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沒有人懷疑。

“農險不是每個公司都可以機會參與的,賠付率變動太大”。

“健康險,增長很快,盈利怎麼樣”。我們兩件事不做,一是車險不做,二是健康險不做,兩大險種佔很大的保費。中小公司,車險又做不到,或者又沒有辦法盈利,非車險也很困難,特別大的公司,非車險小公司都擠不進去,客戶不一定接受,所以這是一個現象。很多新開始的中小企業做一些零分的分入,而不是直接開發一些直接保險的業務。

最後兩點體會特別深,在中國保險市場,觀察外資在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很多是外資定價總部費率來做中國的保險,但是往往是定價太高,這個費率不行,我們全球測算出來不能做,前一陣在中國香港也談過這個問題,50層樓的高樓費率應該是多少,香港50層樓,都是50層樓,而歐洲很少。

如果這樣的話,歐洲在相關的產品定價上一定沒有什麼經驗,香港則相反,不能拿總部歐洲的費率在中國香港套用。“外資企業對今天本地市場的費率很難滿足總部的要求”。很多外資公司,包括我們核保人都在忙寫報告,風險怎樣,費率怎麼樣,會到亞洲全球來審批,這個是有這個現象,因為不知道費率這麼低還能掙錢。

所謂“外資公司市場規模佔中國比例非常的小,做不大,水土不服”。我相信各位有更多的見解,今天的財險市場,我們史帶是怎麼做的?有什麼樣的差異化?

從市場風險來看,要麼大要麼小。從大來看,航空、衛星,我們承保郭十幾億元的衛星、核電站、包括三峽工程,這些都是風險特別大的工程專案。另外一端是碎片化的旅行險、延誤險,這些風險的大小誰都明,我們怎麼做?外資怎麼做?

今天的主題是“穿越”。這個公司100年出了兩個董事長。這是主持人介紹的,從大眾保險轉型為史帶保險,從不做車險到經營車險,我們大概用了將近6年的時間,到今天,從保費規模來講,不出意外應該是前三名的保費規模,算是小有盈利的公司。

剛剛講了風險從大的角度看,小的角度看。大的怎麼做?一是對核保要求很高;二是需要很大的承保能力,例如15億元的衛星,如果出險,哪家公司都承擔不起;三是本地的團隊能力,中國有多家外資保險公司,其中本地化好的公司,可能就更接地氣。如果完全一天內部寫報告報到總部審批,等你報告回來黃花菜就涼了,一定要有本地的團隊;四是從行業統計的保費資料來看,我們排名非常低。因為保費排名通常是按直接保險的保費收入核算,而我們公司這些年轉型發展,最關鍵是跟保險公司合作,所以我們總的收入當中,有很大一部分,超過50%的收入是跟保險公司合作,而不是來自直保業務。

產品創新方面,我們確實有一個得獎的產品,但是光靠這樣的產品養不活公司。這麼大的團隊光靠這幾個產品比較難,剛剛講了有二百家員工,去年的保費收入還不知道,估計是均收入在500萬元的盤子。

所謂這三個特點外資公司都在講,是不是外資有一些產品更好,財產險、責任險,產品部一樣,其實,我覺得同質化也挺嚴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如果真的保險公司之間或者是外資公司之間有些亮點,就是人不一樣,你可以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推動總公司,像我們公司授權都在本地,不存在總公司管那麼多,所以其實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就是“人的做法”。

最後一點,是我們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定位,一是海外是主場,我們是外資公司,雖然有中資背景,但是海外是主場,所以在海外相關的承保專案上還是有一些優勢的,比如說“一帶一路”。國內就是一個補充,是不是在中國市場做一些競爭?別的保險公司沒有把我們做競爭對手,我們就是做一個補充,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合作開發或者服務。

不管魔鬼在細節或者細節在魔鬼,旅行險我們海外有一個支付,直接就付了。出了事醫院不用給錢,你就直接付了,這些細節的東西,如果都有,那跟別的公司競爭就比較容易一些。

最後是一個政策,一個本地化,還有員工的態度。我來到這個公司之後,這個公司對大家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非常高,成長非常高,我見過一些朋友,好久沒見,都快我逼瘋了,要求很高。我們招的這些人,而不是你來之後,覺得是很容易的工作,薪水很高,辦公室很漂亮,而是一起把事情做好。今年花五年的時間做成這麼一個規模,如果再給三五年的時間應該到一個新的高度。

最後一句話,實際上就是一個態度,

人決定公司的發展。

感謝大家!

新浪宣告: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